转眼,正月十五元宵节就快到了。正月十四那天,赵悦早早地回到姥姥家,满心欢喜地准备在十五这天大展厨艺,为家人带来一场美食盛宴。
一进家门,赵悦就像个经验丰富的大厨般,开始有条不紊地指挥起来。姥姥姥爷看着这个小大人模样的外孙女,脸上满是宠溺的笑容。赵悦事先去中药店精心挑选了卤药,准备调制一锅香浓的卤汤。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新鲜鸡肉不好买,赵悦便买了些冻鸡壳。她用姥爷换票能换到的食材,准备大显身手。
赵悦先将卤药放入锅中,细心地熬制卤肉汤。趁着卤汤熬制的间隙,她开始处理父亲打来的兔子。这兔子老早就按照赵悦的叮嘱,由姥姥泡软、泡发好了。赵悦熟练地将兔子清洗干净,放入卤汤中卤制。不一会儿,锅里便飘出阵阵诱人的香味,姥爷和姥姥不禁赞叹:“这卤汤可真香啊!”赵悦听了,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接着,赵悦又用姥姥买的肉片,卤了豆腐。看到猪大肠没人吃,赵悦灵机一动,指挥姥姥:“姥姥,您把买的葱叶子别扔,用葱叶子抓洗猪大肠。猪大肠得翻过来,葱叶子有粘性,能把猪大肠洗得很干净。洗完以后,再抓一把面,把猪大肠再洗一遍,这样才能彻底洗净异味。”姥姥依言照做,先认真地用葱叶子反复抓洗猪大肠,随后又用面仔细揉搓,猪大肠在姥姥的手中渐渐变得干净起来。
赵悦将清洗好的猪大肠先焯水,然后放上葱姜辣椒,进行炸、煮,最后再放入卤汤罐子里卤上一卤。
“姥姥,这卤药和卤汤用过这次就不要了。”赵悦说道。姥姥有些心疼:“那多可惜啊。”赵悦解释道:“开春了天气暖和,卤汤容易坏。咱们把能卤的都卤了。”说着,赵悦又卤了鸡蛋、鸡爪子,还把卤好的猪大肠告诉姥姥:“卤好后,您可以切了拼盘,也能直接爆炒。”
除了卤味,赵悦还大展身手做了其他菜肴。她干煸兔子,将兔子肉煸炒得外酥里嫩,香气四溢。又用姥姥买到的食材,焖了一大锅猪肉排骨,那浓郁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此外,赵悦还亲手做了地道的北京涮羊肉火锅,铜锅炭火,涮上鲜嫩的羊肉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闹非凡。
饭桌上,大家品尝着赵悦做的美食,赞不绝口,尤其是那卤兔子,更是赢得一致好评。“好吃,好吃!”大家纷纷说道。赵悦开心地回应:“好吃的话,明天咱们再泡泡,再卤一个。”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大家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聊到了学业上。赵悦的母亲和三姨是 1977 年考上的大学,而小姨则是在 1978 年考上的。如今,他们四人都即将面临实习。姥爷放下手中的碗筷,脸上带着欣慰又关切的神情,开口说道:“你们四个都快实习了,要知道,大学生实习是有补贴的。要是你们三个(两个舅和三姨和)能拿到生活补贴,我们这养四个大学生的担子就能轻松不少啊。”姥姥在一旁连连点头。
姥爷接着问道:“你们对实习都有什么规划呀?”赵悦的母亲率先说道:“我想着实习的时候,多跟前辈学习学习,争取能在专业领域里多积累些经验,以后工作也能更得心应手。”三姨也跟着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实习单位要是不错,说不定以后还能留下来呢。”俩舅舅则有些羞涩地说:“我还没想那么远,就想着先把实习工作做好,别出岔子。”
赵悦在一旁听着,心中为家人们感到高兴,同时也深知他们一路走来的不易。她想着,等自己学好多种语言,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更好地帮助家人。然而,母亲那尚未明朗的恋情始终像一块石头压在她心底,不知道会给家庭带来怎样的变化。
赵悦凑到小舅舅和母亲跟前,压低声音道:“妈、小舅,北大的俞敏洪,还有清华80年入学的张朝阳,这俩人将来必定大有作为。你们在学校里要是碰上了,能帮衬就帮衬。”
母亲原本翻着报纸的手一顿,挑眉道:“俞敏洪我有印象,看着就是个从农村出来的朴实孩子,模样也不出众。你这消息从哪儿听来的?”小舅舅也推了推眼镜,目光透着疑惑:“张朝阳我倒是听过名字,不过一个刚入学的新生,怎么就说他会有出息?”
赵悦眨眨眼,故作神秘:“我们外国语学院不少人都在传,说他俩将来了不得。我琢磨着,多交个朋友总没坏处。”屋内陷入短暂的寂静,母亲和小舅舅对视一眼,眼里皆是不解——这两人入学时自己都快毕业,谁能预见毛头小子的未来?但看着赵悦笃定的模样,还是相继点头:“行,遇上了自然不会怠慢,能帮就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