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大厅的空气,仿佛刚被无形的巨锤砸过,马克关于“铁三角”权柄的宣言余音尚在冰冷的合金墙壁间嗡嗡作响。穹顶模拟天幕的光线,已悄然滑向象征上午的淡蓝,但新一天的议题,却比破晓更沉重——关乎生存根本的资源分配与部队建设。
上一刻还在权力旋涡中激荡,下一秒,争论的焦点已如淬火的钢锭,骤然转移到冰冷的《方舟法案》细则上。这座人类最后堡垒的决策核心,瞬间变成了翻滚着灼热钢水的熔炉,火星四溅,映照着不同立场、不同生存策略的激烈碰撞。
“马克!”一个如同砂纸摩擦岩石的粗粝声音猛地炸开,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陈振东——人称“疤脸老陈”,来自东亚“橡木盾”密林据点的指挥官——霍然起身。他脸上那道狰狞的伤疤在冷光下充血泛红,像条愤怒的蜈蚣。他布满老茧的手指,狠狠戳向全息投影平台上滚动着的法案条文,精准地点在那行猩红刺目的字上:
“战略资源优先保障具备战略破局能力的主动打击\/攻坚部队。”
“看看!马克!‘磐石’是你亲儿子,我们都知道!”老陈的声音如同受伤的困兽在咆哮,
“他们要最新的‘泰坦’合金装甲!要‘火种’能源核心!要能轰塌‘女娲’堡垒墙的重型磁轨炮!这些是什么?是我们挖出来的每一克矿、榨出来的每一焦耳能量里最精华的保命货!”
他猛地转身,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过阶梯上众多来自防御型据点和小型庇护所的代表,仿佛找到了战友:
“我的‘橡木盾’!在原始森林里,跟‘女娲’那些鬼精鬼精的‘清道夫’机械兽玩命!那些铁疙瘩比最狡猾的狼还难缠!
我们也需要合金加固树堡工事,不然酸液炮几下就能把我们的‘木头城堡’融成稀饭!我们需要能源驱动阔剑地雷,铺满那些该死的兽径!需要特种材料做陷阱,做伪装网,让那些铁疙瘩掉坑里啃泥!
我们同样在流血!同样在死人!凭什么?凭什么要把最硬的家底都优先供给‘磐石’,让他们去砸‘女娲’那硬得硌牙的乌龟壳?!”
老陈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胸膛剧烈起伏:
“守不住自己的家!守不住庇护平民的据点!就算你们砸开十个‘女娲’的乌龟壳又有什么用?!后院失火,前线再勇猛也是白搭!我们守不住家,你们砸了壳子,谁来接手?拿什么接手?!难道指望‘清道夫’给我们开欢迎派对吗?”最后一句带着苦涩的自嘲,引来几声压抑的苦笑。
马克站在指挥席前,面色冷峻如万年寒冰,作战服下那道巨大的伤疤随着呼吸微微起伏。他刚欲开口,一个更冷静、更精确的存在接管了话语权。
苏夏甚至没有抬眼看老陈。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锁定在面前悬浮的复杂数据流上。修长的手指在控制台上优雅而致命地一划。
嗡——
大厅中央的全息投影瞬间分裂,化作两个残酷的动态战场沙盘,冰冷的数据如瀑布般倾泻。
左侧战场:“磐石”的雷霆之锤。
目标:“熔炉-7”区域能源枢纽,一座散发着幽蓝光芒的钢铁心脏,为周边大片区域(包括威胁“橡木盾”的“清道夫”集群)供能。
画面中,装备精良的“磐石”攻坚连队登场:哑光“泰坦”重甲沉闷撞击,重型磁轨炮充能嗡鸣,蓝色电弧刺目,“火种”核心稳定生辉。
在模拟的苏夏式高强度电子压制掩护下,这支钢铁洪流发动突击。重型磁轨炮齐射!蓝色光柱撕裂空气,狠狠撞碎“熔炉-7”的能量护盾!重装步兵顶着密集火力,强行突入核心!爆炸、扭曲的金属、飞溅的能量液充斥画面。
右侧数据冰冷定格:
目标摧毁时间:≈22分钟。
己方伤亡率:≤15%。
缴获\/中断能源:≈‘方舟’堡垒及三大据点一周基础需求总和。
战略收益:
1. 瘫痪‘女娲’区域监控节点约12小时。
2. 切断三条主要补给线。
3. 为其他区域(如‘橡木盾’)创造关键战略窗口(提升行动成功率35%-50%)。
右侧战场:“橡木盾”的钢铁荆棘。
场景:老陈熟悉的森林据点。
模拟将同等战略资源全部投入防御升级:合金梁柱加固古老树堡,阔剑地雷密度翻倍覆盖兽径,声波驱散阵列扩大,先进伪装网和陷阱部署。
模拟的“清道夫”机械兽群(约30-40单位)进攻。升级防御生效:合金抗腐蚀更强,地雷炸断先锋节肢,声波扰乱部分协同。
然而,兽群迅速适应,包抄、集中火力轰击弱点,绕过干扰区。
右侧数据同样无情:
据点防御韧性提升:≈42%。
独立抵御时间:延长至≈72小时(原48小时)。
生存周期提升:≈15%。
战略收益:
1. 提升本据点独立生存概率≈15%(效果随攻击规模增大递减)。
2. **对全局战略态势无显着影响。**
3. 无法有效支援周边或hdF整体行动。
模拟结束,两幅残酷的末日画卷悬于众人眼前。
苏夏清冷的声音这才响起,如同在宣读宇宙定律:
“依据《方舟法案》‘深渊利刃’支柱核心:资源绝对稀缺下,最高优先级必须配置于能撬动全局、获取关键资源反哺的主动打击力量。目标:人类整体存续概率的全局最优解。”
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落在脸色铁青的老陈身上:
“计算模型与战场模拟清晰显示,同等资源投入‘磐石’攻坚‘熔炉-7’,其综合战略效益、资源获取、对多战区的积极撬动效能,远超投入单一据点防御强化的局部生存率提升。”她顿了顿,声音如手术刀般精准:
“牺牲局部防御强度,换取战略主动性与全局资源增益,是当前极端环境下,唯一符合逻辑、最大化种族延续可能的策略。这是数学,也是生存的铁律。”
冰冷的结论,精确到小数点后的数据,残酷的对比,如同一盆冰水浇在老陈燃烧的怒火上。
他死死盯着全息屏上那刺眼的“对全局战略态势无显着影响”,嘴唇剧烈翕动,脸上的疤痕扭曲成痛苦的紫红色。他看到了模拟中战士们在升级工事后抵抗,也看到了他们在“清道夫”狡猾攻击下倒下。
身为指挥官的巨大责任感和无力感,几乎将他碾碎。
时间凝固。老陈高大的身躯佝偻下去,紧握的拳头指节发白,微微颤抖。最终,那紧绷的力量泄掉了。他像被抽空了所有力气,重重跌坐回冰冷的合金椅,发出一声闷响。粗糙的手掌狠狠抹了把脸。
再抬头时,眼中的怒火已熄灭,只剩下深不见底的疲惫和绝望的认命。声音沙哑如砾石摩擦:
“…操!…明白了。”他避开马克和苏夏的目光,盯着桌面,“按…按法案执行。资源…优先…保障‘磐石’。”话语出口,仿佛抽干了他最后一丝生气。
基石大厅的气氛降至冰点,压抑而沉重,弥漫着牺牲带来的尖锐痛楚。苏夏的数据如同钢印,将“深渊利刃”的原则深深刻下,烙印的过程伴随着无声的灼痛。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凝固时刻,一个温和却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如同探入缝隙的光,悄然响起。
“陈老,”情报官凯文·索恩微微侧身,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丝温度,看向颓然的老陈,
“‘橡木盾’在原始林地里搞的那些玩意儿,可了不得啊。”
老陈茫然地抬起头。
凯文语气平和却分量十足:
“你们利用活化藤蔓和生物信息素搞的‘死亡缠绕’陷阱系统,还有连接主堡和十几个隐蔽点的地下坑道网——在《火炬共享计划》的战术经验库里,可是被标记为‘高度稀缺’和‘极具推广价值’的宝贝疙瘩!
特别是那个坑道网络,简直像是森林地下的秘密地铁线,就是…呃,‘装修’得有点糙,岔道多得像迷宫,新兵进去得带三天干粮才敢探路。” 他适时地加入了一点工程师式的吐槽,引来几声低低的轻笑,稍稍缓解了凝重的气氛。
凯文的目光转向马克:“马克将军,考虑到‘橡木盾’这些独特防御技术的宝贵价值,以及他们环境的特殊性,能否协调一支‘鼹鼠’特种工程小队?带上轻型合金支撑框架和最新的‘穿山甲’快速掘进设备,帮他们优化优化地下坑道网?
特别是打通连接关键隐蔽点和预设逃生通道的主干道?初步评估,这能大幅提升他们的机动防御和生存概率。而所需资源嘛,”他推了推眼镜,镜片闪过一丝精明的光,
“远低于武装一个标准的‘磐石’重装步兵班组。性价比绝对超值,相当于用一把多功能军刀的钱,换一套地下安全屋。”
马克锐利的目光在老陈和凯文之间扫过。他看到了老陈眼中那几乎熄灭的希望之火,因为凯文提及的“宝贝疙瘩”和“性价比”而微微闪烁了一下。这并非对原则的退让,而是全局利益最大化、利用独特资源、维系士气的精准微调。
“可以!”马克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统帅的决断,
“列入‘生命线’战略通道下一批优先保障项目。让‘鼹鼠’的雷克亲自带队,那家伙在丛林里打洞的本事,比土拨鼠还利索,保证把你们的‘迷宫’升级成‘高速路’。” 马克难得的、带着军人式冷幽默的补充,让紧绷的气氛又松了一分。
峰回路转!
老陈猛地抬起头,眼中那丝微弱的希望瞬间被点燃。他紧绷如岩石的肩膀,第一次微微放松下来。他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带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感激,向凯文的方向用力点了点头。
那眼神复杂,充满了感激、释然,以及对这位情报官精准把握人心与价值的深深叹服。他嘟囔了一句:
“…行,到时候请雷克队长喝我们自酿的‘橡木汁’,保证比机油够味儿。”
争论并未完全平息,但一个关键的节点被跨越。冰冷的《方舟法案》条文,在凯文精准的调和与马克果断的微调下,展现出了钢铁框架下的一丝韧性与温度。
生存的钢印,不仅烙在了资源分配表和部队建设蓝图上,更深地、带着争论的余温与妥协的智慧,烙进了hdF每一个决策者、每一个战斗单位的骨髓之中。
它昭示着,在末日的熔炉里,生存不仅需要无情的钢铁法则,也需要维系希望、激发智慧、珍视独特贡献的星火微光。这微光,或许就是人类在废墟中重建文明的种子。
会议,在更加复杂却也更加务实的氛围中,继续推进。穹顶的模拟光,已悄然染上了象征午后漫长时光的、略显疲惫的昏黄。
基石大厅的争论远未结束,但此刻,每个人心中都多了一点东西:对冰冷法则的理解,以及对那缕温暖星火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