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家班的人马陆续离开办公室后,偌大的省委书记办公室里只剩下赵立春一人。他靠在宽大的真皮座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眼神深邃而阴沉。窗外夕阳的余晖洒进来,映照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却掩盖不住他内心翻涌的思绪。
良久,他缓缓起身,踱步到墙边那幅巨大的汉东省地图前。他的目光扫过地图上的每一个城市,最终却微微上移,越过汉东省的边界,仿佛穿透了墙壁,直指遥远的京城。
“钟正国……” 他在心底默念这个名字,眉头微皱。
平心而论,他与钟正国之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直接的冲突或矛盾。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因为钟家的关系,在与钟正国的交往中,赵立春一直刻意放低姿态,主动与钟正国保持良好关系。
毕竟,钟家的背景深厚,在上层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况且,据称那祁同伟,是李副总早亡弟弟的儿子!有这么一层关系在,如果能得到钟正国的支持,赵立春在汉东的地位将更加稳固,甚至未来更进一步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在借汉东——汉南——魔都三省经济合作中,通过自己与钟正国的接触,钟正国对他的态度却始终若即若离。
钟正国对他,表面上客客气气,私下里却与自己保持着微妙的距离。这种疏离感让赵立春感到一丝不安。
在官场上,到了他们这个级别,保持适当的距离是必要的,避免被上面认为是在搞“山头主义”。但赵立春很清楚,自己现在的情况并不乐观。虽然背后有张副部长的支持,但张家的影响力毕竟有限,尤其是在更高层的博弈中,他需要更多的靠山。
而钟正国,亦或者说钟家,无疑是一个值得拉拢的对象!
“钟书记,我希望你能偏向我一点,做出正确的选择……” 赵立春盯着地图右下角的吕州,眼神逐渐变得锐利。
吕州,是刘和光曾经主政过的地方,如今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汉东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而吕州工业园区的现任领导班子中,恰好都是钟正国那好女婿的自己人。如果能在吕州做点文章,或许能借此向钟正国传递某种信号……
想到这里,赵立春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几日后,省委常委会上,赵立春再次提到了吕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他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却在不经意间抛出了一个关键议题: “吕州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产业升级的推进,现有的管理体制可能已经跟不上形势。我建议,可以考虑对吕州的领导班子进行适当调整,让更有能力的同志去挑更重的担子。”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瞬间安静下来。
在座的常委们都是人精,自然听得出赵立春话里的弦外之音——赵立春这是要对吕州动刀子了!
刘和光面色不变,但眼神却微微一闪。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似乎在思考如何回应。
这时,组织部长周桂春适时接话:“赵书记的提议很有前瞻性,我们组织部近期也在考虑干部交流的问题,确实应该让优秀的干部流动起来,激发新的活力。”
赵立春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扫向刘和光,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
刘和光放下茶杯,微微一笑,道:“赵书记的考虑很周全。吕州的发展确实需要更高效的领导班子,我完全支持干部交流的决定。”
他的语气平静,甚至带着几分赞同,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刘和光越是表现得云淡风轻,背后的算计就越深。
赵立春心中一动,暗想:“刘和光怎么这么痛快就答应了?他难道知道自己想要对付的是祁同伟?他难道早有准备?”
不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已经开了这个头,赵立春自然不会轻易收手。他顺势说道:“既然大家都赞同,那组织部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我们下次会议再详细讨论。”
散会后,刘和光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独自在办公室里站了一会儿。他走到窗前,望着省委大院里的梧桐树,眼神深邃。
秘书轻声走进来,低声道:“省长,刚刚接到消息,赵书记的秘书私下联系了吕州市委的几个领导,似乎是在摸底。”
刘和光嘴角微微上扬,淡淡道:“意料之中。”
他转身坐回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思考下一步的应对之策。
“赵立春想动吕州,无非是想借此试探我的底线,甚至可能想借此向钟正国示好……”刘和光心中冷笑。
(刘和光认为,赵立春此举,是因为赵立春想要拉拢他,他却没有站队赵立春!所以赵立春希望借此,来换掉吕州刘和光的老部下,提拔一下祁同伟,来借机向钟正国示好。)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同伟啊,最近工作还顺利吗?” 他的语气轻松,仿佛只是普通的寒暄。
电话那头,祁同伟的声音传来:“老领导,一切顺利,园区的新项目进展很快。”
刘和光微微一笑:“好,继续保持。不过,最近可能会有一些人事调整的风声,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祁同伟听闻后沉默了一瞬,随即坚定道:“请老领导放心,无论组织上怎么安排,我都会服从。”
刘和光满意地点点头,挂断了电话。
他知道,赵立春的这步棋,看似是针对吕州,实则是冲着他来的。但刘和光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早已在暗中布局。
(刘和光面对赵立春的逼迫,想通过祁同伟向钟家示好,来换取钟家对自己的帮助,好让自己保全自己在吕州的政治班底。)
“赵立春,你想借吕州做文章,那我就陪你下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