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副总说出这番话后,钟老爷子缓缓地点了一下头,表示对自己大伯的话表示认同。
祁同伟听到这里,心中不禁微微一震,但他深知在长辈面前,自己是绝对不能表现得过于直白的去随意评判一位一省之长。
于是,祁同伟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稍稍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该如何回应。
过了一会儿,他才斟酌着开口说道:“大伯,岳爷爷,我在金山县的工作才刚刚步入正轨,赵书记突然这么一提,确实让我有些意外。”
钟老爷子听了祁同伟的话,放下手中的棋子,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说道:“同伟啊,官场上有些事情,并不是看你实际在做什么,而是要看别人希望你去做什么。赵立春这个人,心机可是很深的,他这时候突然对你如此抬举,未必就是真的欣赏你啊。”
李副总微微颔首,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够洞悉一切。他轻声说道:“他这一举动,既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示好。他对你在金山县的表现,或许并非真正关心,而是想借此机会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
在干部提拔的程序上,尤其是像祁同伟这样的区区县处级干部,通常是由吕州市委以及上级组织部门负责日常考察工作。只有当祁同伟表现出色时,他们才会将提拔他的意愿以提名的方式上报给上级,也就是省组织部。然而,赵立春作为堂堂一省之长,却主动提出要提拔祁同伟,这显然不符合常规。
“很明显,赵立春这样做,目的就是想通过提拔祁同伟来拉近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李副总继续分析道,“他知道我们在这个问题(赵立春再进一步)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才会急促的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向我们表达他的善意。”
祁同伟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赵立春的算盘打得可真精啊!他肯定是知道大伯和钟老爷子在官场上的影响力非同小可,所以才想通过拉拢、提拔自己来和他们套近乎,混个脸熟。这样一来,以后万一赵立春日后有什么需要大伯和钟家支持的时候,比如他想要进一步升迁,当选省委书记,那大伯和钟家就算不投他的赞成票,至少也不会投反对票吧。
不过呢,关于赵立春想把李达康调回金山县当县长这件事,大伯和钟老爷子肯定是不会知道的。毕竟,县长这个职位在他们眼里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根本不值得他们去关注。
这时,钟老爷子突然捻着胡须,若有所思地分析道:“赵立春这么做,恐怕是别有用心啊。他在常委会上这么说,无非就是想借某些人的口,把这个消息传到我们耳朵里,好让我们觉得他这个人还挺会做人情的。”
大伯也赞同的点了点头后对祁同伟继续说道:“同伟啊,赵立春如果有意要提拔你,这也算是个机会。你得好好考虑一下,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想法和规划吗?”
祁同伟沉默片刻,他的思绪开始飘回到过去。1997 年春天,他被调任到金山县,那时的他充满了激情和抱负。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努力工作,从常务副县长一步步晋升为县长。
\"两年零四个月......\"他在心中默算着时日。从常务副县长到县长,这段路他走得比同期干部快了大半年。
他主持县政府工作的这一年半里。办公桌抽屉里锁着的上半年经济报表记录着这些日夜:16亿财政收入,相当于过去五年的总和;开发区新建的47家企业;蜿蜒在丘陵间的二级公路网......最让他欣慰的是就业名单上那四万多个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不再需要外出打工的家庭。
在这段时间里,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自己从常务副县长(副处)级升至县长(正处级)也已经有一年多了。按照组织条例的规定,正处级干部任职满一年后,便可以开始考虑进一步的任用安排。
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如今,易学习那个“老好人”正稳稳地坐在县委书记的位置上,这让自己感到有些无奈。
毕竟,仅仅因为易学习挡住了自己的晋升之路,就去设法将他搞下台,这种做法显然是不道德且不切实际的。
更让自己感到棘手的是,在自己来到金山县的这两年时间里,易学习并没有明确地接受过自己主动递出去的橄榄枝。这意味着,自己也不可能主动去帮助易学习升职,因为这样做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这种微妙的僵局让他不禁想起了汉东大学政治课上教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当纵向晋升遇阻时,横向调动往往是破局之选。”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让他突然意识到,或许赵立春将自己调离金山县,调往其他县担任县委书记或者区委书记,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