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推开门,步入会议室后,目光迅速地在会议室内扫视了一圈。会议室共呈椭圆形布置,最前排靠近主位的左右两侧,已经坐了三个人。首先映入他眼帘的,便是那位组织部的张副部长。另外两位则是纪委的郑主任(纪委第二监察室主任)与办公厅的陈秘书……
组织部的张副部长,应该就是那位老前辈的儿子吧?从他的外貌和气质来看,隐约透露出一种与那位老前辈相似的特质。
张副部长的年纪,与钟正国相近。大约四十多岁,不到五十岁的年纪。但是在级别上,与钟逸礼相比之还是要稍逊一筹的。就算是比之钟正国,也只能说是领先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并不是那么的明显!
当然他进步的慢,这并不能将所有责任都完全归咎于他个人。因为根据祁同伟所了解到的情况是,这位张副部长的上面,其实是还有一个大姐的。只是由于这位大姐她,在四十多岁时候因为身体原因不幸离世离世了。
这样一来,张副部长在上面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亲属支持。再加上他出生的,相比之钟逸礼较晚,家里的老一辈因为年龄关系,退休的又比较早。对于他的仕途发展,自然也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毕竟,在官场中,人际关系和背景往往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这位张副部长,能够在没有哥姐扶持的情况下,坐到了现在的这个位置,其实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当想到这里时,祁同伟开始理解了。为什么那位老前辈,会如此急切地想要为他的儿子寻找一个强大的助力。
恐怕那位老前辈,或许正是意识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再加上身体原因,所以才希望通过联姻的这种方式来弥补,为儿孙的未来铺平道路吧?
会议室内的众人,张副部长面容儒雅,说话慢条斯理,但眼神里透着精明。作为那位\"老前辈\"的儿子,这次代表组织部,显然是带着任务来的——既要考察章英华,又要为赵立春铺路。
郑主任(纪委),纪委第二监察室主任。五十岁上下,面容严肃,眉宇间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是王书记的心腹,作风强硬,在纪委系统内以\"铁面\"着称。
陈秘书(办公厅协调员),年轻干练,负责会议记录和协调工作,看似不起眼,但能在这种级别的调查组里担任联络员,背景绝不简单。
再者就是以祁同伟所代表的高检工作人员……
祁同伟刚扫视过众人,张副部长就笑着开口道:“祁处长,久仰大名啊!钟老亲自推荐的人,果然气度不凡。”
张副部长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直刺祁同伟的心脏。他的笑容看似亲切,实则暗藏玄机,既点明了祁同伟的“靠山”,又隐晦地提醒其他人,他是“空降”来的。
祁同伟自然明白张副部长的意思,他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张(副)部长过奖了,我只是来学习的,还望各位前辈多指点。”
祁同伟的回应巧妙而得体,既没有过分谦逊,也没有显得傲慢。然而,他的话却让会议室内的众人脸色突然变得有些怪异,他们的表情像是想笑又努力憋笑,让人摸不着头脑。
原来,在体制内,一般都是称呼姓名加职务的。如果正职在的话还好,正职不在,你这样加个“副”字,就显得有些不太礼貌了。
果然不出所料,当祁同伟说出那番话后,张副部长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仿佛被人当众打了一记耳光。他冷哼一声,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直接将话题引入正题:“客套话就不必多说了,王书记他还没下来吗?我们组织部这次前往汉东,主要目的就是代表组织对干部进行考察。毕竟章英华被拿下后,汉东省内的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都不能受到影响。”
正当张副部长说得慷慨激昂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王书记端着一个玻璃茶杯走了进来。他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接话道:“查当然要查,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影响干部队伍的稳定嘛。”
王书记的这番话,让原本有些紧张的会议室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微妙了起来……
祁同伟默默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心中已经了然——周副部长是冲着——问题去的,而王书记他,与那位厅里的联络员则是为了去\"控场\"的。而至于他自己,还是带着自己的这一票人,去当一个小透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