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先是猜了元妃的灯谜(爆竹,一响而散之物,暗合“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的谶语),又猜了薛宝钗的灯谜(更香,暗合其“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的冷寂心境),最后看向贾宝玉的灯谜(镜子,“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贾宝玉战战兢兢,答是镜子。贾政见他总算作了个像样的,脸色稍霁。
接着,贾政的目光落在了屏上其他灯谜上。他惊讶地发现,除了元春、宝钗、宝玉的,其余人的灯谜竟都与往年不同,似乎都多了几分生气与志向。
他先看探春的: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风筝)
此谜表面咏物,但“仰面时”、“最堪宜”、“莫向东风怨别离”等句,隐隐透出一股不甘束缚、向往高飞的志气!贾政微微颔首。
再看迎春的: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谜底:算盘)
这谜语道尽世事纷扰,算珠拨动间的“有理”与“难逢”,透着一股看透世情后的坚韧与无奈中的坚持。
再看惜春的: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谜底:佛前海灯)
此谜虽涉佛理,但“前身色相总无成”似有自嘲,“性中自有大光明”则充满了对自身内在力量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许,一扫往日的孤僻阴郁,显出几分明媚。
最后,贾政的目光落在了林黛玉的灯谜上: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谜底:更香?不!)
这灯谜表面看与宝钗的“更香”相似,但细品之下,意境截然不同!宝钗的透着冷寂认命,而黛玉的“琴边衾里总无缘”暗喻旧日孤苦,“焦首”、“煎心”似指往昔愁绪,但“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一句,却陡然转折!透着一股历经磨难后的豁达与珍惜当下、不畏风雨的坚韧!更有一种告别旧我、浴火重生的新生之意!贾政捻须沉吟,心中暗惊,这林丫头,心境似乎大不同了?
贾瑛在一旁看着贾政变幻的脸色,又看看屏上那些明显透着新气象的灯谜,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看来自己的“搅合”,不仅驱散了府上的妖氛,连这些姐妹们的心境,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改变了。
这时,贾政看到了贾瑛粘在屏角的一个灯谜,字迹歪歪扭扭,透着一股混不吝:
米的爹娘是谁?(打一物)
贾政一愣,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不得其解。众姐妹也围过来看,七嘴八舌地猜:
“是稻谷?”
“不对不对,米是稻谷生的,爹娘应该是田?”
“难道是水?”
“或者是农夫?”
猜了半天,都被贾瑛笑嘻嘻地摇头否认。
贾政被他这不着调的灯谜弄得有些着恼,沉声道:“瑛哥儿,休要胡闹!这谜底到底是什么?”
贾瑛嗑完最后一粒瓜子,拍拍手,慢悠悠地站起身,走到屏风前,指着自己的灯谜,摇头晃脑,一本正经地说:“这都不知道?米的爹娘,当然是蝶和花啊!”
“蝶和花?”众人愕然。
“何解?”贾政追问。
贾瑛嘿嘿一笑,露出两排白牙:“这还不简单?蝶恋花!花生米啊!”
“噗——!”
“哈哈哈!”
“哎哟我的天!”
短暂的寂静后,整个正堂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哄笑声!探春笑得直接蹲在了地上,迎春捂着肚子,惜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连一向端庄的薛宝钗都忍不住掩口失笑。林黛玉更是笑得伏在紫鹃肩上,双肩剧烈抖动,方才作谜的沉静荡然无存,只剩下被这无厘头歪理逗出的开怀。贾政被这答案噎得胡子直翘,哭笑不得。
贾母也撑不住,指着贾瑛笑骂道:“快把他给我轰出去!省得在这里气人!”
满堂笑声中,唯有贾瑛得意洋洋,仿佛立下了什么丰功伟绩。他冲林黛玉挤挤眼,后者回了他一个又嗔又笑、眼波流转的白眼。灯火辉煌,暖意融融,这元宵之夜的笑语欢声,似乎驱散了省亲带来的沉重,也预示着贾府这潭深水,终因某条过江龙的搅动,悄然生出了新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