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的梅雨季来得缠绵,细密的雨丝如银针般斜织着,将林氏集团总部大厦的玻璃幕墙洗得发亮。但大厦顶层的董事会议室里,气氛却比窗外的天色还要沉郁。长桌两侧,鬓角染霜的元老们指尖叩着红木桌面,目光如炬地盯着主位空着的座椅——那本该是林晚晴的位置,此刻却因她临时飞往欧洲处理突发的供应链危机而空置。
“项目都到了交割的关键期,晚晴却非要亲自去德国,这不是把摊子全甩下了吗?”须发微白的林氏元老林伯宏率先开口,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沈氏那边催得紧,跨国并购案的法律文本下周就要过最后一轮,她人在国外,谁来拍板?”
“是啊,”另一位分管海外业务的副总接话,“沈氏那位老爷子最近身体抱恙,项目对接突然换了沈逸辰牵头。他一个沈家人,又是‘准女婿’的身份,能真心替林氏着想吗?我看呐,怕是想借机插手我们的核心业务。”
议论声此起彼伏,带着对未知的焦虑和对沈逸辰身份的天然警惕。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沈逸辰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身形挺拔地站在门口。他手中抱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在扫过众人时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
“各位林叔、林伯,”他微微颔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室内的嘈杂,“晚晴临走前已将项目的所有权限临时授权给我。今天的会议,由我代她主持。”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瞬间静得能听见窗外雨滴敲打玻璃的声音。林伯宏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座椅的扶手:“逸辰啊,不是我们信不过你,只是这跨国项目牵扯太广,沈林两家的根基都在上面,你……”
“林伯的顾虑,我完全理解。”沈逸辰打断他,却并非无礼,而是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尊重,“正因为知道这项目对林氏的分量,晚晴才会在出发前将所有细节与我通宵核对。沈氏那边,我父亲也明确指示,一切以项目顺利推进为首要,绝不允许任何因家族立场而产生的偏颇。”
他将公文包放在长桌中央,打开,取出一叠文件。最上面的是一份签署着林晚晴名字的授权委托书,下面则是分类清晰的项目进度表、风险评估报告以及沈氏最新的让步条款。
“这是晚晴亲自签署的授权文件,”他将文件推到林伯宏面前,“而这份沈氏最新提出的利润分配调整方案,是我今早刚从老爷子病床前拿到的。沈氏愿意在原有基础上,再让渡5%的欧洲市场收益权,以换取林氏在东南亚渠道的优先合作权。”
林伯宏拿起授权书仔细核对签名和公章,又拿起那份利润分配方案,老花镜后的眼睛渐渐睁大。旁边的几位元老也忍不住探过头去,脸上的疑云慢慢散去。5%的收益权让步,意味着沈氏在真金白银上做出了妥协,这绝非一个试图吞并林氏业务的对手会做的事。
“逸辰,你……”林伯宏有些惊讶,“沈老爷子怎么会同意这么大的让步?”
沈逸辰淡淡一笑,指了指方案里的一行小字:“因为我向父亲承诺,若此方案能促成项目交割,我将负责整合沈氏在非洲的矿产资源,为林氏的新材料研发中心提供三年的独家供应。这5%,是我用沈氏的资源换来的。”
这话一出,满座皆惊。整合非洲矿产资源,那是沈氏近年来投入巨大的战略板块,沈逸辰竟愿意用这个来换取林氏的利益?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准女婿”应有的立场,更像是在以沈氏未来的战略布局做赌注,力挺林氏。
“你这孩子,怎么能拿沈氏的核心资源做交换?”一位与沈父交好的元老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责备,更多的却是震惊后的动容。
“林沈联姻,从来不是简单的商业联合。”沈逸辰的目光扫过全场,沉稳而坚定,“晚晴是林氏的掌舵人,也是我沈逸辰认定的妻子。林氏的难关,就是我的难关。在其位,谋其政——虽让我现在还不是林氏的正式成员,但既然晚晴信任我,将这副担子交给我,我就不会让她,也不会让各位长辈失望。”
他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会议室里的气氛悄然转变,从最初的怀疑、焦虑,渐渐化为一种微妙的认可。眼前这个年轻人,不再仅仅是那个与林晚晴门当户对的沈家继承人,他展现出的担当和魄力,以及那份将林氏利益置于自身家族利益之前的决断,让这些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元老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他。
“好,好一个‘在其位,谋其政’!”林伯宏放下文件,重重地拍了下桌子,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逸辰,以前是我们老糊涂了,光盯着你沈家人的身份,却没看到你这份心。这项目,我们信你能接好!”
其他元老也纷纷点头,之前的质疑烟消云散。沈逸辰没有立刻露出轻松的表情,而是翻开了面前的项目进度表:“既然各位长辈信任,那我们就进入正题。欧洲那边的供应链危机,晚晴已通过视频会议与我同步了情况。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德国工厂的劳工纠纷,可能导致核心零部件停产。我的建议是,一方面由晚晴在当地协调工会,另一方面,我们启动应急预案,将部分产能转移到林氏在波兰的备用工厂。”
他一边说,一边调出电脑里的产能分布图和物流路线图,清晰地讲解着每一个环节的应对措施。从法律文本的关键条款修订,到跨境资金的调度安排;从与德国政府部门的沟通策略,到安抚合作方情绪的话术要点,他都考虑得细致入微,条理分明。
这些原本属于林氏核心管理层的事务,沈逸辰却仿佛早已烂熟于心。他不仅熟悉林氏的业务流程,甚至对沈氏那边可能存在的掣肘点也了如指掌,总能在提出方案的同时,给出规避沈氏内部阻力的方法。这种跨界的管理视角和整合能力,让在场的元老们暗暗心惊。他们忽然意识到,沈逸辰接手的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在短时间内,将两个庞大商业帝国的部分齿轮,精准地咬合在了一起。
会议从上午开到下午,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沈逸辰专注的侧脸上。他正在与法务部负责人逐条核对并购合同中的知识产权条款,手指在文件上快速滑动,偶尔停下来,用红笔在旁边写下几行批注,字迹凌厉而清晰。
“这里的地域限制条款需要修改,”他指着其中一条,“原条款规定林氏在北美市场五年内不得使用相关技术,但根据我们上午讨论的产能转移计划,波兰工厂的产品未来可能通过北美经销商转售。这一条会留下法律隐患,必须争取删除。”
法务部的负责人连连点头,看向沈逸辰的目光里充满了敬佩。这些细节,连一直负责该项目的他都险些忽略,却被半路接手的沈逸辰敏锐地捕捉到了。
会议结束时,已是傍晚。元老们陆续离开,林伯宏走在最后,走到沈逸辰身边时,他停下脚步,拍了拍他的肩膀:“逸辰,辛苦你了。晚晴有你,是林氏的福气。”
沈逸辰微微颔首,看着老人欣慰的背影,紧绷了一天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他揉了揉眉心,拿出手机,屏幕上有一条林晚晴半小时前发来的微信:“德国这边初步谈妥,工会同意复工,但需要增加培训预算。你那边会议怎么样?”
他快速回复:“会议顺利,元老已认可方案。德方培训预算我会让财务先垫付,你安心处理后续。注意休息,等你回来。”
发送完毕,他将手机放回口袋,目光投向窗外。夕阳的金辉洒在城市的天际线上,勾勒出繁华的轮廓。桌上的项目文件还摊开着,密密麻麻的批注见证了这一天的辛劳。
没有人知道,为了接下这个烫手山芋,沈逸辰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林晚晴出发前夜,他在书房里对着两摞厚厚的项目资料熬了个通宵,将林氏近五年的海外业务数据、沈氏的跨国并购案例,以及欧洲市场的政策法规全部烂熟于心。他甚至提前与沈氏内部的几个关键人物通了电话,用自己在沈氏投资部的人脉和威信,压下了那些对他“胳膊肘往外拐”的质疑声。
他更清楚,自己此刻的身份有多微妙。“准女婿”这个头衔,既是他介入林氏事务的通行证,也是悬在头顶的双刃剑。元老们的信任是暂时的,沈氏内部的观望是真切的,而林晚晴将整个项目的责任交托给他,更是包含着沉甸甸的信任与期待。
他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城市。手机再次震动,是沈氏的特助发来的消息:“总裁,老爷子问您今晚是否回老宅用餐,他想听听项目进展。”
沈逸辰眸光微沉。父亲的病是真的,但这位商场老狐狸显然也想借此机会,看看自己这个儿子,究竟能在林氏的地盘上走多远。
“回复老爷子,”他指尖在屏幕上敲打,“就说项目进入关键期,我今晚在林氏总部加班,让他安心休养。”
发送完消息,他深吸一口气。窗外的夜色渐渐浓了,林氏大厦的灯光次第亮起,如同坠落人间的星辰。沈逸辰知道,属于他的“代行职责”才刚刚开始。这不仅是对他管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他决心的试炼——他要以自己的方式,在沈林两家之间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不仅为了即将到来的婚姻,更为了那个他愿意为之全力以赴的女人,和她背后承载的一切。
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打开电脑,开始梳理明天需要跟进的事项。德国工厂的复工细节、与沈氏法务部的再次沟通、林氏波兰工厂的产能调度……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疏忽。
灯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单,却又异常挺拔。这座城市的夜晚从来不缺少故事,而从今晚起,沈逸辰的名字,将与林氏集团的命运,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他不再仅仅是沈氏的继承人,更是林晚晴眼中可以托付后辈的依靠,是林氏元老们心中那个或许可以改变些什么的“准女婿”。而这条路能走多远,取决于他每一步的抉择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