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条汉子都赤着上身,穿着犊鼻短裤,肌肤黝黑,连鞋也未着,一看便是常在水上讨生活的人家。
其中一人见熊二郎醒转,扬声喝问:
“兀那汉子,何方人士,来探我金沙大寨?”
熊二郎心念电转,这伙人口称大寨云云,装束举止又与官军大为不同,只怕是股水匪。
连忙起身,行礼问道:
“小人熊二郎,乃黄山人氏,因替商队做脚夫,山路艰险,不慎跌下山崖迷路,迷迷糊糊来至贵处,请教两位好汉名讳?”
那人笑道:
“好叫你死个明白!
我叫童猛,江湖上人称翻江唇,旁边是我哥哥,出洞蛟童威是也!
我二人得宋江宋公明哥哥看重,聚义梁山泊,把守这金沙寨,看你来路不明,想是官府探子,这便绑了,挖心做碗醒酒汤喝!”
熊二郎大惊,梁山宋江宋公明的大名,在山东两淮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据说此人本是郓城小吏,家中又有良田千亩,结交江湖朋友,出手极为豪奢大方,周边军州的逃犯大贼,逃亡时只要求到他名下,无不安排妥善,打点周到。
江湖中人刀口舔血,谁不怕有个背运失风的时候?故此他在江湖中名声极高,一般英雄好汉,闻得及时雨宋江宋公明的大名,都是纳头便拜,口称哥哥!
后来他勾结黑道盗匪的事发,官府要缉拿他,无数武艺高强的好汉前仆后继来救他,抓他的官兵大败亏输。
于是宋江干脆在梁山扯旗造反,手下有高手头目百余人,约为兄弟,号称“梁山一百零八将!”贼兵号称两万大军!
此时大宋最能打的是禁军和西军,禁军多拱卫京师,西军近年来多在西北与西夏作战,抵御外侮。
山东一带,官军少马,且少历战事,吏治腐败,战斗力不强,只能倚城邑据守,在野外偶与盗匪相遇,一般都是一哄而散……
而宋江手下武艺最强的头目有三十六人,常骑高头大马穿州过府,勒索地方,官军不敢出城围擒!
时人称:“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江湖上有“四大寇”的说法,乃是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
宋江排名四大寇之首,可见他在盗寇中的威势!
王庆势力较小,田虎猎户出身,声势都不如宋江。
只有那江南方腊,乃是摩尼教的圣公教主,武功声望不逊宋江。
但是摩尼教只是仇恨官府,擒捉到官员以后,割其肉,断其体,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
对普通百姓,摩尼教虽然号“食菜事魔”,其实反而宣传互帮互助,节俭修行,对下层比较友好。
宋江的水泊梁山可没有宗教信仰,都是土匪盗贼组成,日常业务就是下山抢劫,无论贵贱老幼,碰上了就是个死,其不少头目还酷爱醒酒汤,以活人心肝下酒!
宋江的水军也很出名,上山前都是附近的水匪,常常冒充渡船艄公,待船到江中,便问旅客是要吃板刀面还是馄饨面,抢了旅客钱财,砍你一刀,踢你下水便是板刀面;不砍你,把你绑起来,你自己跳江就是馄饨面。
结果其实并无二致,不过死前逗乐,博水匪一笑耳!
熊二郎听得童威童猛是宋江手下水匪头目,自然心胆欲裂,他虽然近几日没吃过饱饭,但终究是南方人,不喜面食,对板刀面,馄饨面并无好感!
二童身后小卒听得首领发话,有几人抢上前来便要揪熊二郎。
熊二郎大叫道:“小人不是探子。只是个挑抬出力的苦哈哈罢了,身无长物,好汉们不要上前!”
哪有人听他的,一个小卒伸手就来揪他领口。
熊二郎抓住他的手,用力反扭,顿时便把这小卒的手扭到背后。
另两人急忙伸手也来抓他。
熊二郎天生力大,把第一个被扭住的人往船板上发力按倒,两腿跪压到他身上,两手乱扯乱推,船板上湿滑,几个小卒都没穿鞋,要么被他推倒,要么被他扯翻,一时兵荒马乱,几人乱糟糟的缓急拿他不下。
童猛怒吼一声,返身拿了一把钢叉,就要上前。
他兄长童威却止住了他,又看了片刻,才哈哈笑道:“小的们且住!”
众小卒停手退开,熊二郎不敢逞强,也放开被他按倒的小卒,喘着粗气看向童威。
不防那小卒刚才被他跪压,挣扎不开,觉得失了面子,起身就是一拳,打在熊二郎鼻梁上,顿时打得他涕泪交流!
童威大怒,江湖大哥最重面子,他一时兴起叫停手,熊二郎都听话放手了,自己这手下却还要打人,拂了他颜面!
童威抢过两股钢叉,跳将过来,从背后一叉便扎下去,要把这小卒扎两个透明窟窿。
小卒听得风声,急躲了一下,钢叉有两股,躲开一股,还有一股把他手臂扎了个对穿!
童威发力向前不停,钢叉带着小卒向前,直到钉到船舱壁上童威才松手,冷冷道:“我叫且住,你这狗杀才是聋了吗?”
钢叉把小卒钉在舱壁上,那小卒痛得长声惨呼,童威听得不耐烦,伸手扯下钢叉,又是一叉,扎在小卒肚子上。
顿时一股臭气传来,原来这一叉扎破了小卒的肠道,弄得人人捂鼻!
小卒倒在地上抽搐,喉咙咯咯作响。
童威连人带叉扯起来,一脚就把尸身踢入河中!
除了童猛,两艘小船上人人噤声,熊二郎也吓得呆了,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杀人,童威那视人命如草芥的做派,吓得他牙齿都要打战……
童威把钢叉伸入河水盥洗,拍了拍旁边的舱板:“过来!坐!”
熊二郎战战兢兢地在他身边坐下。
童威斜睨他一眼:
“我看你有把子气力,爷爷今日心情好,给你个机会证明,你是挑夫不是官军探子,就能活命!”
熊二郎从怀里掏出户籍和过关文书,童威大笑道:“这劳什子文书,我寨里师爷一天能做几十份,况且官府探子,自然准备好身份文书才敢来打探,如何作得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