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烈垂眸,静思了片刻方才开口:
“师长有命,何况乃国事,有圣谕,烈自当赴汤蹈火,全力以赴。
只是烈有一虑,冒昧言之。
此行乃是我大宋与辽朝,金国三国间事耳。
我不太熟悉金国事,但当今圣上和蔡太师,童检校等朝中肱骨之臣都认为金可灭辽,想必那大金国力还在辽朝之上。
我大宋国力军力,朝野一直以来的看法,也不过是跟辽朝伯仲,甚至还略处下风……
烈喜读三国,最爱蜀汉忠义。
想那三国之中,强魏独大,蜀吴次之。
吴蜀联盟,便有赤壁之战,大势可徐徐图之。
一旦吴蜀败盟,寿亭侯关公荆州为吴国所夺,则局势立刻败坏,两国再难与强魏逐鹿。最后先后被北方魏晋所灭。
唐宗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如今既然金国最强,岂不是如那强魏,我如联金,与辽朝败盟,倘步当年吴蜀后尘,反被强金逐一击破,如之奈何?”
马政皱眉:
“这也是我等思虑焦灼之处,边地军民深知辽虏财狼之性,但内地京师的百姓,已经安享和平百多年,大都不愿与辽朝背盟,不但背上个无信无义之名,刀兵一起,若我大宋军事反而不利,军败国危,反为后世智者所笑。
出京前,蔡太师,童检校召我等思之再三,终觉得目前形势与三国不同!
魏蜀吴三国毗邻,大片国土接壤,不管与谁结盟,与谁征战,都能出力!
而今我大宋与金国却是被大辽隔绝,便是反过来联辽伐金,却哪里够得着女真人?
别说辽朝必不能让我宋军借道通过他的疆域,行那假道灭虢故事,就算辽朝同意,我军深入辽金疆土,如何保障后勤供给,数千里外的孤军去帮辽人攻伐最强的金军,取死唯恐不速啊!
所以联辽伐金事实上做不到。
那马植本是辽朝大族,官至光禄卿的高位,此人深悉辽金形势,且见识不凡,竟然抛弃辽国的高官厚禄,径来投我大宋,可知其果断和建功之心。
我于京中也与他秘密见过几次,其人极言辽朝天祚帝昏庸暴虐,朝纲混乱,民不聊生。
蔡太师曾给我看过马植给今上的秘奏,其人曰:近来辽天祚帝排斥忠良,引用群小,女真侵凌,盗贼蜂起,百姓涂炭,宗社倾危。我虽愚昧无知,但预见辽国必亡无疑。
本朝可遣使过海结好女真,与之相约,共图大辽。万一女真得志,他们先发制人,而本朝后发制于人,事将不济!
今上乃是仁善之君,何曾便愿意果决擅起刀兵,只是若辽朝必灭,大金必兴,总不能危坐干看,坐视不理?
圣君思之再三,终是被马植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之语打动,决心收回燕云,方才把马植的秘奏出示蔡太师,童检校二人,共商大计。
俗谚有云,不做不错,少做少错,多做多错!
如那郑太宰,邓执政彼辈,无非尸位素餐,只要一辈子得过且过,守着个祖宗旧制不变,便可安享富贵,反正出了任何事,都跟他们无关!
哪怕明天辽金的大军打到京师城下,他们最多也就和赤壁之战前东吴的那些权臣一样,张口劝主公降了就是。反正不降就在东吴做官,降了就去曹魏做官,横竖不亏。
人臣之道不该是这样的!
我知道蔡太师,童检校的官声和民望并不好,甚至民间有把他俩和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等四人并称六贼的。
然而孔颜之后,世间可有完人?
不管怎样,既然君父有振作之心,又不是什么淫邪乱政,蔡京,童贯两位至少能谨遵人臣之道,筹谋指画,想办法完成君上的期望,马政以为,这没有什么对不起天下人的!
我等竭诚尽心,事成,燕云回归华夏,从此大宋直追汉唐功业,他年未必不能重开安西,北庭旧疆,扬我大宋天威,彪炳史册!
事若不谐,最多不过引刀一快,一腔碧血殉了宗庙社稷便是,我等是怕死?还是怕死后无颜见祖宗先贤?”
唐烈年少,虽知前路艰险,微微觉得不安,但马政须发皆张,讲得如此慷慨激昂,哪里还按捺得住!跳起身来,就拜了下去:
“马大夫不须再说,此行海里山里,刀枪里箭丛里,你我同去便是!”
马政大喜,抢上两步,执住唐烈双手,两人把臂对视半晌,均觉莫逆于心!
半晌,云谷真人轻咳一声,打断了两人的忘年基情:
“好了,老道儿是个煞风景的,却要打断两位一下。
圣命重要,军情紧急,而且马大夫你刚才还说,之前的那两个什么王师中,高药师,纯纯的废物,在海上逡巡浪费了三月之久,咱们从现在起,就得安排准备了,争取早日上路,大功若成,他日有的是时间感伤叹怀。
踏星子,你既已接了任务,说给为师听听,要想把差使办好,第一步要怎么做?”
唐烈一怔,微一思忖。
他出身川东武林大豪门唐家,从小就被大家族继承人的标准培养,家学渊源,稍长又投入当世第一宗师云谷真人门下,自然不是闷着头习武的普通道门弟子,当下答道:
“若要成大事,无非两样,人力;财力!”
“好!倒不是只会说空话!
人力这边,为师准你除了慕师妹,可任意挑选两名平辈精英同行,四人自然以你为首,任你调度。
你云隐师伯本来不日就会回归本门,到时候我和云墨师伯会同他商议,从中挑选一人启程追赶你等,暗中保护使团。”
唐烈大喜,云隐,云墨都是和云谷真人齐名的“墨鹤隐松谷”五云中人,都是江湖中武功登峰造极的绝顶大高手,任一人都可以镇压一方,有一位这样的大高手暗中保护,自然安全性大增。
回过头一想,唐烈又有些踌躇:
“师父,不管是云隐师伯,还是云墨师伯,年事都已颇高,此去要出海翻山,听说那女真王帐更在极北苦寒之地,别说两位师伯都已年迈,就是巧儿师妹,毕竟是女儿身,之前也少于下山历练,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