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烨早上上班,新来的同事朱胜过来找周烨。
朱胜拉了一张凳子在周烨旁边坐下了
朱胜对周烨说,“周烨,这个工作好烦啊,我有点不想做了。”
周烨问朱胜,“你做了多久了?”
朱胜说,“快一个月了。”
周烨问朱胜,“才一个月,为什么就不想做了?”
朱胜说,“在这里吧,拍照也不够专业,做报纸我也不是太懂,同样是不够专业,如果说去跟晓琳编档案吧,我也没有那个耐心。”
周烨说,“就这些问题吗?”
朱胜说,“还有,对这些工作,如果我花了时间在这里,将来出到外边去找工作,都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类似的工作。”
周烨看着朱胜,朱胜一表人才,长得也高大,想有好一点待遇以及好的未来,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
周烨转头对朱胜说,“我和你说说吧。”
周烨接着问朱胜,“你工作多久了?”
朱胜说,“我工作了两年了。”
周烨又问朱胜说,“以前你是干什么的?”
朱胜说,“打一些零散的工作,也做过抖音的卖货。”
周烨说,“这样啊,那你之前的那些工作,有考虑过长远发展吗?”
朱胜摇了摇头。
周烨心想,这就是新人的毛病,来到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忘记了过去的艰苦,而又说不清未来会怎么样。
周烨对朱胜说,“你想太多了,计划赶不上变化。从前的你不会想到今天的你会在这里,而未来的你会在哪里,你也不知道,不如好好做好现在的事情。”
朱胜说,“但是我不懂,不熟悉,也没有那么多耐心学这些东西。”
周烨问朱胜,“外面的工作你就懂了吗?换一个工作你就会有耐心了吗?如果你可以,你就不会辞掉抖音主播的工作,来到这里了。”
朱胜说,“我也是没有办法才过来的。我也是想出去看看有什么好的工作,也许能够找到有耐心的工作去做。”
周烨对朱胜说,“你这是骑驴找马是吧?找到了马之后还想找骆驼、找大象吧?我跟你说,除非你是迫不得已,否则看似有希望,实际一点希望也没有。”
朱胜问,“什么迫不得已?”
周烨说,“就是没得选择,你才会铁下一条心去做。”
周烨说完,朱胜迟疑了一下。
朱胜说,“没有必要让自己置身于没有退路的环境之中吧?”
周烨收,“我能和你说的就这样了,你好好的去理解一下。”
朱胜说,“我想一想吧”,于是离开周烨,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面去。
周烨则在电脑前处理他的报纸事宜。
周烨收到一封来稿,是用文言文写的。
读文言文有点费劲,周烨于是把朱胜叫过来一起看这篇文章。
朱胜又坐在周烨的旁边。
周烨问朱胜,“你读中专的时候,语文还好吧?”
朱胜说,“只是一般般。”
周烨说,“一般般就一般般,你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
朱胜于是照着文言文念了出来,“壬寅秋月,天渐寒凉,细燕南飞......”
朱胜接着把文章念了一遍。
念完了之后,朱胜说,“这厂里面的哪个变态,投稿报纸居然写文言文。”
周烨说,“你错了,写这个文言文的是厂里的一个非常有文化的人。”
朱胜说,“那么牛逼,发文言文过来,是不想刊登了吗?”
周烨说,“你又不知道了,我跟作者是好朋友,他可能在赌我能不能看懂,会不会发出去。”
朱胜说,“那你是发还是不发呢?”
周烨说,“我想一想。”
周烨停顿了一会儿,对朱胜说,“一些没人肯做的工作,通常竞争都不是太大,而人人争着做的工作,竞争都比较大。”
朱胜说,“你的意思是,没有人肯做这个文言文,所以没有竞争对手?”
周烨说,“不对,我是说,《邦联时报》的稿费,一千多个字给一百多块,投稿的人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地方,所以,投稿写文言文,这是笨蛋。”
周烨说完,看着电脑上面的文言文说,“这个文案,不予发表。”
朱胜说,“你说得也有道理。”
周烨说说,“这文章就和出去找工作一样,看似大家都需要专业人才,实际上还是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点。你说啦,现在你做的这份工作学不到太专业的知识,你知不知道,你出去了,很难找到这样的工作的?”
朱胜说,“知道。那么说,是我运气好才来这里的?”
周烨说,“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不过,就是因为这里不专业,所以你才能来这里工作。如果这里非常专业,你连进来这里的门都看不到。”
朱胜说,“没有那么夸张吧!”
周烨点开了邮件回复,发了一封邮件给文言文的来稿作者,告诉了来稿作者,文言文的题材不适合在报纸上面发表。
周烨写完邮件,点击发送。
周烨操作完电脑,对朱胜说,“如果你渴望得到某样东西,一直得不到,就要接受一些差一点,要降低标准,你心里要有一个意识,好东西轮不到你来拥有。”
朱胜听了以后,没有说话。
周烨又继续说,“底层的人只配拥有比较差的工作条件,如果比较差的条件也不要,就不配拥有了。”
朱胜听了似乎有一点不开心。
周烨说完,转头对朱胜说,“很多规矩你还没有懂,你先学一下规矩和道理,学会了之后,再去考虑专业和换工作的事。”
周烨说完又补充,“工作的性质不同,但是基本为人的道理是相通的。”
朱胜听了,谢过周烨,回到了他的位置上面去了。
这次过了几天,周烨果然没有再听到朱胜说要换工作的事情。
其实,周烨自己的心里面也觉得迷茫。
周烨听到了小他几岁的朱胜提出的想法,这想法对工作有明显的理解错误。
不过,周烨自己忍受这个新工作,也非常辛苦,而朱胜才来了一个月,就已不想再这里做了,说明这个工作确实是不容易应付。
而朱胜说的拍照和做报纸不够专业,那就是见仁见智。
周烨自己也知道,如果这是一个专业的摄影团队,或者是一个专业的报纸编辑团队,那根本就不会请周烨这样的新手来处理。
周烨心知肚明,所以周烨明白,能留下给他的,不会是太好的。
就是这个接受次品的信念,让周烨在新的工作岗位坚持了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