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可不会懦弱,更不会只与文臣们亲近,不用等他即位,那些江南世家现在已经感到威胁,对皇长孙下手,算是他们的一种试探。
其实唐仨仁还有句话没说出来,就是那些文臣们恐怕现在已经对他这位顶着“仁侯”之名的唐仨仁,已经怕得要死了。
因为谁都知道,唐仨仁是绝对站在朱标身后的,如此一来,他这位杀戮恐怖的“仁侯”,将是太子朱标未来最可怕的助力,那些人是怕等朱标上位之后,他们就真的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了。
因为唐仨仁种种表现都表明,他比老朱更加仇视他们那些贵族们,那是比老朱更坚定更彻底的站在老百姓这边的。
试想一下,这样的侯爷助力的太子朱标上位之后,会如何对他们这群贵族们?
屠杀或许不至于,但还想要无尽的特权,还想要当老百姓身上的吸血虫,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对朱雄英下手,如果成功了,唐家铺的唐仨仁一定会受牵连。
所以,从一开始,那帮子文臣的目标,或许就是想让老朱远离唐仨仁!
“老唐,你说老四是不是比我更适合当太子呢?”
老朱回皇宫之后,马皇后她们照顾着孩子们休息了,朱标突然跟唐仨仁这么来了一句,这话问得唐仨仁神色露出几许的无语,他没想到朱标会突然问出这样的问题。
看着朱标那略显疲惫却依然坚定的眼神,唐仨仁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个问题背后,藏着的是朱标对自己地位的担忧,以及对兄弟情谊的挣扎。
“标总,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唐仨仁看似随意地问道,他不想直接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若是朱标的想法变得跟朱棣一般跳脱,那绝对会给大明朝堂带来一些麻烦,至于民间,老百姓才不会在意谁成为皇帝呢。
朱标叹了口气,目光望向窗外,似乎在回忆着什么。自从老四朱棣出海到现在,老朱似乎多次提起朱棣,这让朱标有点酸,其实并不是在意朱棣会不会抢走他的太子之位,做为史上最强太子,朱标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地位有多稳?
“说真话吧,假话没有必要。”
唐仨仁点了点头,之后稍加思索,开口说道:
“真话就是,若你朱标不是嫡长子,燕王朱棣确实是与老朱最接近的...”
朱标愣了好一会,其实说朱棣与老朱最像这件事的人不止唐仨仁,当然了,朱标做的也很不错了,不管是做为兄长也好,做为太子也罢,都是极为优秀的。
“确实,母后也说过老四是最像父皇的....”
唐仨仁闻言,知道这位太子殿下就是酸,他肯定是知道老朱就是挂念着出海的朱棣,有句话说得好:
“活着的不如死了的,死了的不如得不到的....想要让一个人永远被记住,那就是让其活在‘心中’。”
“你想多了,你是嫡长子,自小便受老朱的悉心教导,德行兼备,朝野上下,谁人不知?至于朱棣,才能确实不差,但若能得到适当之引领,他便是大明最强的进攻之剑。”唐仨仁言辞直接,只要你朱标没死,朱棣是铁定不会有任何不好的想法的。
正史上若是那朱允汶不一继位就把老朱的叮嘱给忘在脑后直接削藩的话,搞不好就不会出现“永乐大帝”了。
朱标听了,脸上露出一种奇怪的笑容,果然还是唐仨仁的话中听,当然也是大实话。自己身为长子,有着天然的继承权,再说了,老四的威胁?那哪里是什么威胁,完全就是强大的助力好不好。
“咱有段时间没动刀子了,看来你们这帮子文臣武将们认为咱老了,提不动刀了。”
回到奉天殿的老朱,第二天就将百官叫来上朝,本来今天是没有大朝会的,不过老朱说要开大朝会,谁也不敢说什么。
百官们心中先是疑惑,却也不敢怠慢,纷纷整肃衣冠,早早地便来到了奉天殿外等候。老朱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扫视着下方的百官,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让人心生敬畏。
“有人胆子大得狠啊,居然敢对皇家的人下死手,是不是觉得咱老了?拿你们都没办法了?是不是觉得太子不适合当太子,咱不适合当这个皇帝了?”老朱的声音浑厚有力,回荡在奉天殿内。百官们屏息凝神,战战兢兢。
老朱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让整个奉天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下方群臣,这个朝堂,有几年没有清理一番了,今天似乎得见点血了。
“咱今天就要看看,是谁给了你们这么大的胆子,敢在咱的眼皮子底下搞这些动作!”老朱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百官的心头。
群臣们面色各异,有的惶恐不安,有的暗自揣测,却无人敢出声反驳。他们深知,这位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手段那叫一个雷厉风行。
“毛镶,将那个胆敢触碰我皇家底线的太监带过来,让他好好的指认一下....”
老朱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几位大臣身上,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身体微微颤抖。老朱冷笑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一切,等那个太监被带上来后,老朱的眼神中透露出凌厉的光芒,仿佛要将那太监穿透一般。他冷冷地开口:“现在,可以说了吧?”
那太监跪在地上,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如纸。他不停地磕头求饶,却始终不肯说出背后的主谋。
老朱冷哼一声,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寒意:“哼,以为在这里不说就能逃过一劫?所有朝臣都跟咱去唐家铺,坐火车去!”
唐仨仁不肯入朝为官,这是老朱最头疼的事情,哪怕老朱承诺唐仨仁国公爷的待遇,唐仨仁也表示坚决不来。
既然唐仨仁不来,那老朱就带着人去找他,把朝会开到唐家铺去,老朱就不信唐仨仁还能够彻底的置身事外不成?看在马皇后的面子上,唐仨仁不管也得管一下了。
文武百官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坐着火车到了唐家铺,唐家铺的百姓们对于这一幕早就见怪不怪,头一次见的时候还惊讶了好些天,后来见的多了,自然知道这些大明的大官们就是来唐家铺寻他们的“仁侯”的,只要不主动去招惹,这些大官到了唐家铺也不敢乱来。
“啥?就这事?”
唐家院子的地方远不如皇宫,却也不算小,百来号官员整齐排着也不算拥挤,就是唐仨仁在听到朱标说的事情的原由之后,唐仨仁有些无语。
之前朱雄英的事确实让皇室所有人都气愤得紧,若不是唐仨仁出手,后果确实有些吓人了,不过这不是没事吗?
“这太监嘴巴严实得狠,若是严刑逼上一逼,只怕他扛不过去,到时候挂了就真的没办法往下查了。”
老朱坐在最前面,侧过脸看了一眼百官,这一眼把大多数官员吓得不轻,唐仨仁看了一眼那跪着的太监,随即摇了摇头,道:
“关小黑屋吧,新式明军六个团,没一个能扛过三天的....”
朱标眼中一亮,对啊,差点忘记了,这可是能让心理素质稍差的人直接崩溃的,老朱以前也听朱标和唐仨仁提起过,这“关小黑屋”这么神奇?
老朱听后,微微颔首,似乎对唐仨仁的处理方式颇为赞同,对于这类嘴巴严实的太监,硬碰硬往往不是上策,需要一些更为巧妙的手段。
朱标心中暗自思量,这“关小黑屋”究竟是何等厉害的招数,竟能让心理素质过硬的人也崩溃?他决定找个机会向唐仨仁好好请教一番。
百官们见老朱没有发怒,心中稍安,但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这位皇帝的脾气谁也说不准。
那太监闻言,脸色煞白,他并不知道“关小黑屋”意味着什么,不过却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处罚,都不能松口,因为他一松口,他那些在皇宫外面的亲戚们,直接就是九族不保啊。
几个锦衣卫出现,直接将那太监带了出去,老朱想了想,说道:“都跟着一起去看看吧。”
“小黑屋”在唐家铺的肖家岭那边,坐了一小会蒸汽火车就到了,百官们看到那太监被推进了一间小屋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这能叫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