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比起打断你的手,更让你不满的是,我在众人面前给你立规矩,让你丢了面子,对不对?”
“啪嗒!”
听到这话,傻柱手中的汤匙掉进碗里,但他根本没注意到。
顿时震惊地抬起头,脱口而出:
“老祖宗,您怎么什么都清楚……”
聋老太太说得一点不错。
近来,傻柱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生闷气,不愿意见人。
胳膊受伤是一方面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偷窃的行为被人当场抓住,实在没脸出门。尤其是,他的胳膊还是被聋老太太打断的,这不仅是惩罚他偷窃,也是警示院子里其他人不要做同样的事情。
对于一向爱面子、自视甚高的傻柱而言,这种羞辱简直难以承受。“老太太,我知道错了,”他终于开口,语气满是沮丧,“偷那个家伙的自行车轮子确实是我做错了,是我醉酒后头脑不清才犯的事。”
“可你们未免太狠了吧,不仅打断了我的胳膊,还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我当作小偷示众。这叫我以后怎么在院子里做人?这事要是传出去,我的日子就彻底完了!”傻柱继续抱怨,“咱们都是街坊邻居,我又不是干了什么滔天大罪,至于这样对付我吗?”
直到此刻,傻柱依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有多严重。在他看来,撬开张建设家的门锁、拆他的车零件不过是一种小小的报复,不算什么大事。他还厚着脸皮向聋老太太诉苦。
聋老太太听到这些话,心里疲惫至极,甚至有立刻甩手不管的冲动。这个糊涂蛋,根本无法引导!
“傻柱啊,你到现在还没明白自己闯下了多大的祸吗?”聋老太太强压怒火,苦口婆心地劝道,“那天张建设说得已经够清楚了,你怎么还能不当回事?偷辆自行车就要被送去接受处理,你却满不在乎!”
“邻里之间吵个架,被抓了还要蹲几天班房呢。我偷两根车轴就被打得遍体鳞伤,这次他们会怎么罚你,谁知道?也许能让你后悔一辈子!”聋老太太一边说着,一边用拐杖重重敲了一下地面,以示警告。
那天晚上,如果不是老太太及时出手阻止,你早就被送去稽查局了。你以为只是蹲几天拘留那么简单?那可是要判刑的,关进监狱!
“什么?”傻柱完全懵了。
“我只是顺走了张建设两颗自行车轮轴,怎么就成大事了?”傻柱难以置信。
“张建设可不是普通人,他从来不会吃哑巴亏。一旦被他抓住把柄,绝不会轻易放过。”聋老太太语气严肃。
“那辆自行车值一百多块呢,还得凭票购买。你拆了两个轮子,等于毁了他的车。”
“这种事如果传出去,必定会引起重视。这不是简单的盗窃,而是严重的破坏财物行为。到时候你不仅名誉扫地,还会留下犯罪记录。”
“即使侥幸出来,这一辈子都会被人指指点点。更别提以后成家立业了。”
傻柱听得心惊胆战,老太太说得句句在理。
“难怪那天您打断了我的胳膊,还让大伙闭嘴。我当时真是糊涂,真要去找张建设理论。”
“我说了多少次,你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但你偏不信,非要冒险。”
老太太摇摇头,声音带着无奈。
傻柱沉默了,若到现在他还搞不清自己之前有多危险,那真称得上是个愚钝之人。
\"即便如此,您当初也不必做得那么绝吧?\"
傻柱虽有不甘,但还是小声说道:\"您已经当着众人的面训斥我了,打几下也就罢了,何必打断我整条手臂呢?\"
\"若非迫不得已,你以为我真愿意对亲孙子下此狠手?\"聋老太太叹了口气,\"你可知张建设是什么样的人?那分明就是个狼崽子!被咬住不松口,哪能轻易脱身?\"
\"那天若我只是稍作惩戒,你觉得以他的性子会罢休吗?还好我还有些面子,断一条手臂便让他放手。说实话,我当时甚至做好了断两条手臂的准备,才勉强让他放过你。\"
老太太的话虽刺耳,却也不乏几分自夸之意。
其实那天,张建设当众指责老太太行为不妥,还让她当众认错,她哪还有什么颜面?
张建设放了傻柱一马,不过是因为他作为穿越者,对这种小偷小摸的事不太在意罢了。如果傻柱真的触碰了他的底线,别说断一条胳膊,就算打断四肢,张建设也不会留情。
听到这里,傻柱震惊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仅是一条手臂,他就觉得生不如死,难以承受,要是两条……他简直不敢想象。
此刻,傻柱早已被吓破了胆,再无半分怨言。
\"原来那天晚上,您是……唉,我真是倒了大霉……\"
聋老太太见气氛沉重,便端起桌上的骨头汤,轻轻推到傻柱面前:\"快喝汤吧,别想那些烦心事了。\"
这次,傻柱没有丝毫犹豫。
他用还能使用的那只手拿起汤匙,大口地喝着骨头汤。原本淡而无味的汤,在他口中竟变得格外浓郁。
“傻柱,你记住,对付张建设,绝不能正面交锋!否则下次让他抓住机会,你就麻烦大了!”聋老太太神情严肃地告诫道。
她本意是提醒傻柱,别总是想着跟张建设作对,否则落到对方手中,不会有好结果。
,聋老太太万万没想到,这句话传入傻柱耳中,竟被他理解成另一种意思。
“不能明着来,那就是暗地里使坏的意思吧?”傻柱心中暗自揣测。
“老太太的意思是要我设局陷害张建设,只要不被抓到把柄,那家伙就拿我没辙。”傻柱虽愚钝,却也不乏心机。
老太太本意并非如此,却被傻柱完全曲解。
若让聋老太太知晓他的想法,怕是会气得当场吐血,羽化登仙。
“老太太,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以后我会多加留意的。”
傻柱点头示意自己听懂。
聋老太太看着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总觉得事情似乎出了偏差。
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傻柱身为成年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既然话已至此,他该懂得取舍。
两人的交谈简直驴唇不对马嘴。不出岔子才怪!
“对了,傻柱,这几日贾家人有没有来找你?”聋老太太突然想起一事,语气意味深长。
傻柱正喝汤,动作因这突如其来的问话而停滞片刻,随后迟疑地回答……
四七八
“大概是因为过年、东旭刚出院,家里事情多,没顾得上来坐坐。”傻柱满不在乎地说。
“这也挺好,我在院子里名声不好,和贾家走得太近对他们也不好。”
傻柱这家伙真是名副其实的第一舔狗。
到现在了,还在替贾家人找借口。
聋老太太听到这话,恨不得用拐杖敲他脑袋。
这孩子平时一根筋,要是和贾家扯上关系,就是十足的糊涂蛋。
说什么东旭出院、过年忙,连来看都没来看。他家离贾家不过二十步,这点距离都不愿走?
他以前帮过贾家那么多忙,现在自己断了胳膊,贾家连来看看都没有。
他倒担心起贾家的名声了?
那群不知感恩的人,还有名声可言吗?
“傻柱,听我的,以后少和贾家人来往。”聋老太太板着脸说,“都是些忘恩负义的东西!”
这聋老太太无儿无女,与院里的两家关系最好。一家是傻柱,她把这孙子当亲生的疼;另一家是中院的易忠海一家,她也当亲人一样。
易忠海夫妻很孝顺,把老太太当长辈敬重。三家虽无血缘,却像一家人般亲密。
但在对待贾旭东一家的态度上,聋老太太和易忠海始终意见不合。
聋老太太阅尽世事,早就看清贾家人的本质——自私自利,贪婪卑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四合院里,贾家人的口碑极差,被众人视为难以亲近的存在。特别是贾张氏,堪称是非不断的中心人物。在聋老太太眼里,这家人避之唯恐不及。
,易忠海的想法却截然不同。他对贾家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尤其是对徒弟贾旭东,更是关怀备至。在贾旭东父亲去世后的一段日子里,易忠海对贾家的照顾无微不至,连傻柱都未曾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将贾旭东收为干儿子,取代其父的位置,为自己的晚年增添依靠。
尽管外界对贾家评价极低,易忠海始终坚信贾旭东的价值。他曾竭尽全力撮合贾家与傻柱,希望借此稳固自己的养老计划。遗憾的是,傻柱已被秦淮茹迷惑,逐渐疏远了聋老太太,与贾家走得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