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从云层缝隙里漏下来,打在陈周海的墨镜上,折射出一片碎金。他坐在苏家总部顶层的会议室里,手里把玩着那枚玉佩,眼神沉稳得像一潭湖水。
“东郊老宅查得怎么样了?”他问对面的苏映雪。
“产权记录显示那地方早在五十年前就归政府收编了,但档案库里没有后续管理信息。”她翻着手中的资料,“历史档案也断档严重,只知道那地方曾经是军阀私宅,后来成了禁区。”
“禁区?”
“对,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施工队想拆了重建,结果接连出事,最后不了了之。”苏映雪抬头看了他一眼,“现在那片区域被划为城市更新规划区,但没人敢动工。”
陈周海点了点头,将玉佩轻轻放在桌面上:“那就去一趟。”
会议室外传来敲门声,叶凌风推门而入,西装笔挺,脸上却带着一丝难得的笑意:“你们倒是还有闲心研究老古董,外面可热闹得很。”
“什么意思?”苏映雪皱眉。
“天启集团的人来了,说是要考察三天,决定是否跟咱们合作。”叶凌风摊手,“他们那边放出话来,要是这三天看不到诚意,直接走人。”
陈周海嘴角微扬:“正愁没机会秀一把。”
---
天启集团是国内知名的多元化企业,这次有意与苏家在新能源和智能物流领域展开合作。他们的代表叫林振南,四十出头,穿着考究,说话不急不缓,一看就是见过大场面的老江湖。
“我们不是不愿意合作,而是需要看到你们的潜力。”林振南坐在会议室里,目光扫过投影幕布上的ppt,“苏家现在的业务布局很传统,转型难度不小。”
“传统不代表落后。”陈周海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相反,正因为根基稳固,才更有拓展空间。”
林振南挑眉:“说说看。”
陈周海站起身,走到屏幕前,调出一份全新的商业计划书:“这是我们基于市场趋势和未来技术预判做出的战略蓝图。新能源车充电网络、智慧仓储系统、AI供应链优化——这些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立刻落地的项目。”
林振南盯着屏幕看了几秒,忽然笑了:“有点意思。”
接下来的两天,陈周海亲自陪同考察团参观苏家核心产业。他不仅展示了最新的自动化生产线,还安排玄清门的朋友以专家身份参与讲解,让考察团成员频频点头。
第三天上午,林振南站在苏家老旧厂房前,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个厂区如果重新改造,倒是个不错的物流中心选址。”
“有兴趣投资?”陈周海顺势问道。
“先看看你们怎么改。”林振南笑了笑,“如果方案靠谱,我们可以考虑长期合作。”
陈周海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
“三天时间,必须拿出一个能打动天启集团的试点项目。”晚上,陈周海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这么短的时间……”有人皱眉。
“时间不是问题,关键是精准切入。”陈周海环视众人,“我观察到林振南对那个老旧厂区特别感兴趣,说明他对物流板块最有兴趣。”
“我们可以先做个小规模的智能化仓储试点。”苏映雪开口,“用AI调度系统配合无人搬运机器人,打造一个样板工程。”
“对,而且要快。”陈周海点头,“明天就开始调配资源,一周内必须见成效。”
会后,陈周海独自来到仓库,打开玄天万象镜,开始分析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镜面中浮现出一组组数据流,他快速筛选,最终锁定几个关键指标。
“智慧仓储、自动分拣、远程监控……”他低声念叨,“加上我们现有的冷链优势,完全可以打造一个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中心。”
他将这些信息整理成文档,发给项目团队,并附上一句:“细节决定成败,速度决定机会。”
第二天清晨,老旧厂区已经开始改造,工人们热火朝天地搬运设备,调试系统。短短四天,一座崭新的智能仓储中心初具雏形。
第七天,林振南再次来访,看着眼前井然有序的运作流程,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没想到你们动作这么快。”
“这不是动作快,是我们早就准备好了。”陈周海笑着递上一份报告,“这是第一周的运营数据,您看看。”
林振南翻了几页,点点头:“不错,看来合作是可以推进的。”
---
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时,陈周海接到了一条来自内部线人的消息:秦宇轩最近频繁与一个陌生号码联系,对方疑似神秘组织成员。
“他们在搞什么鬼?”他眯起眼。
“不管他们想做什么,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苏映雪道,“天启的合作只是个开始,后面肯定还会遇到阻力。”
“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实力。”陈周海握紧拳头,“通知下去,所有新项目都加强安保,同时继续追踪那个号码的来源。”
夜色渐深,城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照亮了整个云澜市。
而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台手机震动了一下,屏幕上跳出一行字:
【目标已确认,行动即将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