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跨院开工的第三天,贾张氏抱着刚几个月的棒梗,站在自家门口冷冷地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不悦,嘴里不停地嘟囔着。
凭什么啊...他们母子俩占着那么大个院子,咱们家四口人挤在这一间房里...
正在糊火柴盒的秦淮茹抬头看了看婆婆,轻声劝道:妈,人家爱国是立过战功的,街道办特批的。再说了,他们现在住在林局长家的西跨院,等搬走了那东跨院就归他们自己了。
自己住?贾张氏的声音陡然提高,两个人住那么的大院子?这不是浪费吗?咱们家四口人挤在这小屋里,他们好意思?
这时,贾东旭拖着疲惫的身子从轧钢厂下班回来。一进门,就听见母亲在抱怨。
东旭,你回来得正好!贾张氏立即拉住儿子,你看看对面,豆爱国母子就要住一整个院子,咱们家四口人挤在这小屋里。你得去找一大爷说说!
贾东旭放下工具袋,无奈地说:妈,这事咱们管不着。人家手续都是正规的,而且林默那边...
我不管!贾张氏激动地打断儿子,易中海是你师傅,还是院里的一大爷,这事他必须管!要不你去说,要不我去说!
贾东旭看着母亲激动的样子,知道不答应她肯定没完,只好硬着头皮说:妈,您先别急。我去找师傅说说看,但是您得答应我,千万别去招惹林默家。
我知道轻重!贾张氏不耐烦地挥手,林默家那是能随便招惹的吗?他娘是部里的干部,他爹现在还在重要部门,咱们院谁不知道?我就是让你去找你师傅,看看能不能想个别的办法。
贾东旭叹了口气,知道躲不过这一遭。他简单洗了把脸,换了身干净衣服,这才慢吞吞地往易中海家走去。
一路上,贾东旭心里直打鼓。他知道母亲的要求不合理,但更清楚如果不走这一趟,贾张氏肯定会闹得更厉害。走到易中海家门口,他犹豫了半天才抬手敲门。
师傅,在家吗?
易中海正在屋里看报纸,听见声音便来开门。见是贾东旭,他有些意外:东旭啊,快进来坐。有什么事?
贾东旭局促地走进屋,搓着手不知该如何开口。
怎么了?遇到什么难处了?易中海关切地问。
是...是关于东跨院的事。贾东旭吞吞吐吐地说,您看,豆爱国母子就要住一整个院子,咱们家四口人挤在一间房里。我妈的意思是...能不能请院里给协调协调...
易中海放下报纸,叹了口气:东旭啊,这个事我知道你难。但是爱国那院子是街道办特批的,手续齐全,咱们院里管不着啊。
可是...贾东旭艰难地说,我妈说现在院里就属咱们家最困难,四口人住一间房,孩子半夜哭闹都睡不好觉...
这个情况我了解。易中海点点头,但是东旭,你要明白,豆科长现在住的可是林局长家的东厢房,那是林家的产业,咱们可不能打主意。杨处长的身份你们是知道的,而且林默现在也是分局领导...
我知道,我知道!贾东旭连忙摆手,师傅,我们绝对不敢打林默家的主意。我就是想问问...能不能让豆科长把东跨院分一间给咱们...
易中海立即摇头:这更不可能。东跨院是爱国自己花钱修缮的,凭什么分给你们?再说了,人家母子俩住三间房也不算过分。你要知道,他们在林局长家也是住着一整间厢房的。
贾东旭低下头,知道这事确实说不通。
易中海看他为难的样子,语气缓和了些:东旭啊,你们家的困难我知道。但是解决困难要讲究方法,不能盯着别人碗里的。这样吧,我帮你们留意着,看看街道办那边有没有其他房源。
贾东旭知道再说下去也没用,只好起身告辞:那...谢谢师傅了。
然而,当贾东旭把这个消息告诉贾张氏时,她却并不接受。
什么?一点办法都没有?贾张氏气得直拍桌子,易中海这个一大爷怎么当的?眼看着咱们家困难都不管!
秦淮茹小声劝道:妈,师傅说得对,林默家咱们惹不起,豆爱国家的院子也是人家自己花钱修的...
花钱修怎么了?贾张氏瞪了儿媳一眼,但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些,街里街坊的,帮帮忙不是应该的吗?
贾东旭急忙劝道:妈,您可别乱来!豆爱国虽然比林默好说话,但人家也是治安科科长,真要惹急了,咱们也讨不到好。再说了,这事要是传到林默耳朵里...
提到林默,贾张氏的气焰顿时矮了半截。她不甘心地抱着棒梗,望着东跨院的方向嘟囔:
这世道真是不公平...咱们老老实实过日子,反倒比不上那些当官的...
妈,您这话可不对。贾东旭正色道,豆爱国那是立过战功的,听说在朝鲜战场上差点把命都搭进去。人家现在享受的待遇,那是用命换来的。
贾张氏虽然心里不痛快,但想到林默家的背景,还是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她叹了口气,无奈地说:
算了算了,就当咱们命不好...
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了,但贾张氏心里的疙瘩却始终没有解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当看到东跨院的施工进展,她总会忍不住酸溜溜地说上几句。
而院里的其他邻居也都心知肚明,贾家虽然困难,但想要打东跨院的主意确实说不过去。
更重要的是,谁都不愿意去招惹林默家,毕竟林振华杨雪的身份摆在那里,就连院里最会算计的阎埠贵,见到杨雪也都是客客气气的。
在这个四合院里,有些界限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
豆爱国能够顺利申请到东跨院,除了他自身的条件符合外,也多少得益于他与林默的密切关系。
这一点,院里的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所以即便有人心里羡慕,也不敢真的去打什么主意。
对贾家来说,虽然没能争取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至少避免了一场可能让自己更难堪的冲突。
在这个讲究人情世故的四合院里,有时候懂得适可而止,也是一种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