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止回到别馆。
旁边他的贴身小童问:“太傅,见到公主殿下了?你将碧玉玲珑糕给公主没?公主是不是很开心?”
碧玉玲珑糕是公主最喜欢的食物了。
江云止的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没有说话。
小书童一看,立马知道肯定没送出。
唉,从要来大夏开始,公子就特地嘱咐御膳房做这道糕点,还专门找人询问如何能让糕点口感,在经过这长途跋涉依然保持如初。
可惜呀,这俩遇到,就没有好的时候。
江云止眼前闪过小落和那少年相对含笑吃桃的样子,心烦意乱,将怀里的碧玉玲珑糕拿出来,在桌上一扔,转身进屋了。
外人面前高冷持重,聪明睿达的小太傅,此刻也不过是个满怀心事的青春少年罢了。
*
翌日,四国会的夜宴开启。
书院里面有燕春回带着他们前去,小落和明远虽然没有进入前十,但是因为是昭国和佛国送来的学子,所以也跟着入了宫。
大家在小广场集合,顾别音姗姗来迟。
谢清池和谢念真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左看看右看看。
顾别音“咳”了一声,转过了自己的脸。
今日的顾别音,打扮的比孔雀开屏不遑多让。
谢清池微微一笑:“你今天真好看。”
顾别音眉毛一挑:“本姑娘本来就这么好看。”
谢清池对着她竖了个大拇指:“确实。”
一行人在燕春回的带领下,朝着皇宫走去。
外面蔷薇开得正好,五颜六色,暮色下,仿佛云京都成为了一片蔷薇色。
无音铃在裙角微微的摇摆。
她轻轻的摸了摸无音铃,无音铃便安静下来。
走着走着,她若有所觉,突然朝着旁边看去。
她微微一愣。
只见沈意行负手而立,正含笑看着她。
那眼眸中光滑轮转,便是看起来再寻常的面容 也因为这双含笑的眼而熠熠生辉。
谢清池心里猛地一跳 ,下意识的转过了头,不敢多看。
然而转过了头又愕然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于是又转了过去,对着沈意行含笑致意。
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那双眼里带了许多让她难以看清的东西。
等到走过,再也看不到沈意行的身影,谢清池的眼前仍然是那张含笑的脸。
一时之间,她的眼前又浮起另外一张脸。
她自己摇了摇头。
怎么可能这样想?
沈意行看着谢清池离开,旁边的小黄从他的脚下蹦哒起来,叼着一朵半开的小蔷薇递给他。
沈意行拿着那小花,轻轻转了转,轻叹一声:“她是准备就这样离开呀。”
沈意行看着头顶蔷薇藤蔓,花朵一朵又一朵。
“你说,她是不是准备好不再见我了?”
小黄蹲在沈意行的肩头,歪着脑袋想了想,“咯咯哒”一声。
“不能让她就这么离开,对吗?”
小黄望天不语。
沈意行摸了摸它的脑袋,低头。
*
华灯高照。
万盏烛火一支支的燃烧,将御花园照得犹如白昼,苍穹之上,一轮明月高悬,清辉遍地。
后有乐师在清缓奏乐,丝竹之声缭绕不绝,却未喧宾夺主。
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九层塔上的蔷薇上。
这株有着“皇后”美名的蔷薇花,确实美轮美奂,花大如碗,花形如杯,色如晚霞,尽情的将美丽渲染在众人的眼角。
不愧是大夏的国花。
虽然夜宴的人数不如鹿鸣宴,然而很显然,花费的功夫要比鹿鸣宴大多了。
明泽帝和琼华后位于上首,其他各国也不过十多人在场。
丽贵妃坐在旁边,一会儿将目光落在江云止身上,一会儿将目光落在明昙身上,一会儿将目光落在楼西月身上,简直看不过来了。
她拿着扇子对明泽帝道:“果然是不世出的人才。就是可惜,昭国的那位帝姬没来。”
她的话音一落,燕春回便带着谢清池等人前来。
丽贵妃又笑道:“咱们也不差呀。”
女孩子男孩子们青春年少,尤其是那几个女孩子,各有风采。
小落随着坐了下来,江云止抬起眼睛看了小落一眼,又垂下了眼眸。
谢清池也坐下。
坐下之后,明泽帝便便说些欢迎之类的话语,又说了勉励话语,接着就是旁边有皇亲国戚在不断的询问中吹捧着来的那些少年少女们。
最后才说了此次将会进入琅嬛之境。
此次进入琅嬛之境一共有三十个名额,如果万碑林是十年一开,那么琅嬛之境就是百年一开,里面蕴含万千,可以说每个人进去看到的景象都不一样,能获得东西也不一样。
所以这次大夏也是大手笔。
琅嬛之境打开时间为期半月,半个月之内,各自能获得什么,就看各自的机缘了。
而明日一早,琅嬛之境就会开启。
明泽帝说完以后,便挥手让各自结交谈话。
毕竟在座的都是四国的希望,更是人类的希望,未来的圣人,未来的天人。
虽然现在,他们都还年少。
明泽帝让大家自己交谈的话语一出,在座的人很多人都纷纷站起,去交谈去了。
慕容云京的目光落在谢清池身上,只见少女坐在那里,并没有起身,而是看着前方盛放的蔷薇花,似乎在思索些什么。
他沉默的转过了自己的头,低头默默地喝了一杯酒。
兰亭修行兵家,而兵家最强者全在大昭,此次虽然小落没有来,但是江云止来了,他拿起酒杯便走了过去。
琼华后的目光落在江云止身上,也落在小落身上。
二人并无交谈,说明并不亲厚,甚至说明不是同等地位,这个名叫小落的小姑娘,家世应该不那么出色。
她心念微动,或许昭国还不知道,她多么出色。
或许废了她,替云京解决一个对手,也不会破坏和昭国的关系。
她默默思索着行动的可能性。
小落低头猛吃东西。
她才不想去和那个告状精打招呼呢,呵呵,当不认识最好!
明远开心的跑到自己师兄处去了。
一只扑火的飞蛾瞅准了摆放在明昙前面的蜡烛,宛如佛莲的年轻僧人抬起手,挡住了它,然后手指一弹,将自身周围的数盏烛火都熄灭。
他双手合十,低头口中念出一段佛语,方圆之地的飞蛾像是看不到燃烧的烛火,转身没入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