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深秋。
红墙黄瓦在萧瑟的秋风中,更显庄严肃穆。
一辆挂着特殊牌照的黑色红旗轿车,悄无声息地驶入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大院。
孔建华身着笔挺的军装,肩上的将星熠熠生辉,面容沉静,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凝重。
从沧海市星夜兼程赶来,他几乎没有合眼。
那份关于对齐动础实施境外追捕的绝密报告,以及相关的补充材料,此刻就静静地躺在他随身的公文包里,沉甸甸的,仿佛有千钧之重。
会议室设在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小楼内,外面看起来朴实无华,内部却处处透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
长条形的会议桌旁,已经坐了几位肩扛将星或身着高级警监制服的领导。
他们的目光,都带着审视与探究,落在刚刚走进来的孔建华身上。
气氛,有些压抑。
孔建华深吸一口气,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将公文包放在桌上。
没有过多的寒暄,主持会议的一位首长直接切入了主题。
“建华同志,你从沧海前线紧急呈报的这份关于‘齐动础’及‘永生之环’的报告,我们都已经仔细研究过了。”
首长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锐利。
“情况之复杂,威胁之巨大,确实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估。”
孔建华微微颔首:“首长,‘永生之环’的野心和其掌握的尖端科技,已经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实质性的,且迫在眉睫的威胁。而齐动础,作为曾经的‘太行飞虎’,如今又深陷‘永生之环’的漩涡,他的存在,就像一把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的能力,他的经验,以及他可能掌握的核心机密,都让他成为了一个极度危险,也极具价值的目标。”
“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在他彻底失控或者被‘永生之环’灭口之前,找到他,控制他,从他身上,挖出足以彻底摧毁‘永生之环’的线索!”
孔建华的语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一位来自国家安全部门的领导皱眉道:“境外追捕,非同小可。齐动础目前行踪不定,而且极有可能在全球多个热点地区活动。我们的人手、情报、后勤保障,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更重要的是,一旦行动失误,引发外交纠纷,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位来自军方的将领也沉声道:“齐动础毕竟曾是我们的人,他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他的真实立场是什么?在没有完全搞清楚之前,贸然采取高强度的境外行动,是否会……打草惊蛇,甚至将他彻底推向我们的对立面?”
这些质疑,都在孔建华的预料之中。
他沉稳地回答:“各位首长的顾虑,我都明白。正是因为齐动础身份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才更需要谨慎行事,同时也需要果断出击。”
“根据我们最新的情报分析,齐动础近期在‘永生之环’内部的活动,更像是一种破坏和自保。他似乎在与时间赛跑,试图在‘永生之环’的某个重大计划启动前,达成某种目的。”
“郝大龙同志提供的‘绝地反击’的警示,并非空穴来风。这或许是我们争取他,或者至少是获取他手中情报的唯一机会。”
“至于风险……”孔建华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任何一项保卫国家安全的行动,都伴随着风险。但如果我们因为畏惧风险而止步不前,那么我们将面临更大的,甚至无法估量的国家损失。”
“‘伊甸园岛’的惨状,石云他们传回的那些血淋淋的画面,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孔建华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悲愤。
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首长默默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许久,他抬起头,目光深邃。
“建华同志,你的决心,我们看到了。对于‘永生之环’的威胁,中央高度重视,绝不会坐视不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异常郑重。
“原则上,同意你们启动对齐动础的境外追捕行动。”
孔建华的心,猛地一跳,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但是,”首长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此次行动,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高度保密,控制知情范围,所有行动人员必须经过最严格的政治审查和能力评估。”
“第二,情报先行,精准定位。没有确切的情报支撑,绝不轻易行动。”
“第三,多方协作,内外联动。公安、国安、军方情报部门,以及外交系统,必须形成合力,确保行动的顺利进行和风险的可控。”
“第四,灵活应变,以获取情报和控制目标为首要任务。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行动方案。”
“最重要的一点,”首长的目光,如同利剑般,直刺孔建华的内心,“此次行动,代号——‘铸剑’。”
“你们,就是国家手中,准备插入敌人心脏的那柄利剑。这柄剑,必须锋利,必须精准,更必须……能够承受住淬火的考验!”
“明白!”孔建华猛地站起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而坚定。
“铸剑”行动!
这个代号,本身就意味着无尽的艰辛与挑战。
利剑的铸造,需要千锤百炼,需要烈火淬炼。
而他们,即将踏上的,就是这样一条充满未知与凶险的铸剑之路。
散会后,孔建华走出小楼,秋日的阳光照在身上,却驱不散他心中的寒意。
他抬头望向京城湛蓝的天空,心中百感交集。
境外追捕齐动础的授权,下来了。
但这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重的担子,压在了他的肩上。
石云……那个孩子,他又该如何面对这个可能更加残酷的现实?
孔建华的脚步,有些沉重,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必须带领队伍,将这柄“国之利剑”铸造成功!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追捕行动,更是一场为了守护国家尊严与人民安危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京都的风云,已经搅动。
而那柄等待着注入灵魂的利剑,也即将在沧海之滨,开始它艰难而光荣的锻造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