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口红薯饭倒是让我想起了从前。”柳舒阳用勺子尝了一口饭,继续说道:“味道是真不错,应该是农家自己种的红薯吧。”
自从上次比试事件发生后,他就一直关注着苏氏的发展。
发现这个小年轻的性子是真不错,厨艺也好。
若是好好培养,说不定以后能撑起天海市的厨师协会。
到现在为止他们这边的协会里,还是几个老家伙顶着。
在年轻一辈的人里面。
有的厨艺不错,但是性子急躁。
有的脑子好使,但是厨艺一般。
翻来覆去看了个遍,就是没有几个合适作为接班人来栽培的。
如今好不容碰上个苏浩泽,怎么着他也要亲自来瞧瞧。
是不是真的那么优秀。
如今一见,才发现夏正安所言不假。
“有个问题,我想问问你。”
柳阳舒放下手中的勺子,笑着看向苏浩泽开口。
“柳老请说。”
苏浩泽笑了笑,表情认真地等待着。
“你店里的生意一直都很好,为什么会愿意接老人社区这一单不赚钱的买卖。”
“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样的。”
听到柳阳舒提起老人社区的这件事,苏浩泽想了想回答道:“其实也没有想什么,大概就是将心比心吧。我家里也有年纪大了的父母,需要照顾。而且我觉得钱是赚不完的,老人社区的事情看似我是少赚了,但是却也收获了比钱更重要的快乐。”
“我爸以前经常说一句话,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开心。”
“你爸这话说的不错呢,把你教育也还好。”
柳阳舒对这个回答很是满意。
有许多人哪怕是到了七老八十了,都未必能明白这句话。
眼前的年轻人比他想的还要豁达。
这样很好。
旁边的秦怡虽然没有说话,不过在听到苏浩泽的这番话时,眼中也是闪过一丝赞赏。
至于卫绍辉早就埋头大吃特吃着。
饭盒一半的饭菜都已经下肚了。
实在是太速度了。
夏老冲着刚端着做好的糕点从厨房走出来的陈政辉招了招手,然后指了指对方手上的那盘精致的蝴蝶酥笑道:“小苏,来来来试试这个蝴蝶酥,看看味道如何。”
蝴蝶酥是鸿宾楼有名的糕点,也是陈政辉跟着夏老学的最好的一款糕点。
今天是特意下厨做出来请苏浩泽尝尝味道。
“好啊,那我就不客气了。”
苏浩泽笑着点了点头。
他知道夏老是有意想要用这一盘糕点让他在另外三位老人的门前露露脸。
顺便跟陈政辉交流一番。
不得不说夏老这个做法还真是用心良苦。
同时也说明他对苏浩泽的看重。
不惜拿自己的弟子来牵头。
苏浩泽简单用保姆递过来的湿毛巾擦了擦手,然后用手轻轻捏起一块蝴蝶酥。
先是从色相上仔细地看了看,才开始点评:“蝴蝶酥做的形似蝴蝶,翅膀完整。”
放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与此同时右手微微托在下面接住了一些掉落的细碎酥皮。
“外皮松软内里酥,红豆馅很绵密细腻,甜度适中。”
“如果还想要更好一点的话,建议把可食用色素改成更加自然健康的果蔬粉。”
“成本可能会稍微增加一点,不过却会让人眼前一亮,比较有自己的特色。”
“宣传主打健康,也让顾客们更有记忆点,也会更加喜欢。”
夏老听到这话,觉得有些道理。
“小苏这个建议很好。现在的人都追求健康环保,如果是采用果蔬粉的话,想来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购买。”
苏浩泽接着又继续提了一个建议,“传统的蝴蝶酥都是用红豆做馅,只有甜口这一种味道。对于过去的人来说,蝴蝶酥就是红豆馅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刻板的印象了。那么对于不喜欢吃甜口的人来说,蝴蝶酥就不会是她们的选择。”
“其实可以尝试增加一些其他口味的馅料,比如酸酸甜甜的水果味,又或者是咸口肉馅。”
勇于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不断改善口味。
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小苏这个说法,我很是认同。”
卫绍辉把吃完的盒饭放到了一边,笑着说道:“我上个月去了蓉城那边,就发现有一家做蛋糕店,有一款新品是用榴莲做的千层。”
“榴莲的味道大家都知道,不好闻。”
“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
“但是特别神奇的一点就是,我那个不喜欢吃榴莲的朋友,对这个榴莲口味的千层还就爱的要死。”
“那家蛋糕店每天榴莲千层卖的是最好,也是最快卖完的。”
话音刚落,秦怡也跟着开口点了点头,“确实有时候换个方式,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小辉啊,听到没有,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不要怕尝试,错了也没有关系,重点在于要敢于去创新去实践。”
夏老笑眯眯地看着若有所思的陈政辉说了两句。
“知道了,师傅。”
陈政辉认真地点了点头,对着苏浩泽道了声谢。
今天听到的这两点建议,对他受益良多。
打破了他一直以来想要进步,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进步的桎梏。
为他指引了一条新的方向。
人长年累月重复的做着同样的菜,思维会被禁锢,技术也很难再有新的提升。
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思考,人才能有所精进。
夏老很感激苏浩泽的建议让自己这个不太争气的笨徒弟终于找到了一个前进的方向。
他连忙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张邀请函递给了苏浩泽。
“之前不是说有机会要带你去厨师交流会看看,眼下新一届的交流会还没这么快开。不过全国的厨师比赛倒是马上要开始了。”
“今年的主题是传统糕点与现代科技创新。主要是想要通过厨师们的手艺,打破原本的大家对于糕点的固有印象,通过创新把传统糕点推广开来。让更多的人喜欢跟接受它。不要让传统糕点被那些面包蛋糕之类的西点完全取代了。”
“刚才听你这么一点评,我觉得你可以去试试。”
夏老说起正事,脸色变得严肃了许多。
他把上个星期刚发布的比赛推文发到了苏浩泽的手机上。
全国厨师比赛每年都会定一个主题,发出邀请函给每个城市的厨师协会,安排人员参加比赛。
本来他还在头疼除了陈政辉之外,还有谁比较合适参加这次的比赛。
刚才听到苏浩泽的点评之后,他心中顿时有了人选。
“糕点...这个我可能需要先看看。”
苏浩泽从来没有做过糕点,对他而言所有的都是来自系统给出的理论知识。
如是参加,还需要提前好好准备一番。
“没事,你先看看,也不一定就要现在参加。”
夏老也明白苏浩泽可能有自己的计划安排,并没有强求。
“确实,小苏还年轻。也不着急参加全国厨师比赛。”
柳阳舒对苏浩泽还挺有好感,也笑着应和了一句。
六人坐下来又继续聊起了其他的事情。
眼看着天色一点点黑了下去,才结束了闲聊。
苏浩泽起身提出了告辞,陈政辉也跟开口提出了告辞。
“行,那你们路上注意安全。”
......
离开了夏家别墅之后。
陈政辉礼貌地开口问道:“这边不方便打车,不介意的话坐我的车,送你一程。”
“那就麻烦你了。”
苏浩泽看了一眼已经变暗的天色,笑着应下了。
一辆宝马从水岸雅苑驶出直往市区而去。
车内的空间还挺宽敞,就是安静地有点过头。
苏浩泽坐在后座,没有开口说话。
目光看向左边的车窗外,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其实你可以提前去参加一下全国厨师比赛,感受一下氛围也不错。”
陈政辉的声音在车内响起,语气透着一股关心。
苏浩泽闻言,愣了愣,才反应过来。
对方是在跟自己说话。
他斟酌着开口回了一句,“我知道,只是还没想好要做什么。”
“这个不急,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一段时间,你可以慢慢想。”
“嗯,我会好好考虑的。”
苏浩泽淡淡地应了一句。
车内又安静了下来。
一路沉默着开到了苏浩泽住的黄金嘉园大门口的马路边上。
“送到这里就可以了。”
“剩下来的路我可以自己走进去,省得麻烦你还要掉头。”
苏浩泽笑着打开了车门,再次朝陈政辉道了声谢。
看着那辆宝马消失在视线内,才转身朝大门口走去。
终于结束了这尴尬的时刻。
他最怕的就是那种突然安静下来的氛围。
太难熬了。
回家刚关上门,就看到苏平安跟个小炮仗似的冲过来,抱住了苏浩泽的腿。
“爸爸,你回来了!”
小朋友仰着头,高兴地咧着嘴笑。
“是啊,回来了。”
苏浩泽弯下腰,一把抱起自家小崽子往客厅里走。
李安华正好从厨房端了一盘炒好的菜出来,看见自己儿子回来了,大声喊道:“你带着平安去洗个手,马上就可以吃饭了。”
“好的,妈。”
苏浩泽笑着应了一声,抱着小朋友就进了卫生间洗手。
......
晚上睡前,他躺在沙发上掏出了手机仔细地看了看夏老发来的比赛推文。
根据这次全国厨师比赛的主题,要求参赛者先以视频的方式录制一份制作传统糕点的过程。
该视频将作为初赛的作品,进行筛选。
这样一来味道好不好其实不重要,关键是在于色相。
毕竟视频只能看到跟听到,却没有办法闻到或者尝到。
再加上主题是以传统糕点与现代科技创新相结合。
那么录制这个视频的过程里,也必须要包含传统糕点、现代科技、还有创新三个元素。
苏浩泽的第一反应就是用高科技的设备,比如烤箱之类的电器进行制作。
创新这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下手。
外观跟口味。
不过考虑到是做传统糕点,外观上如果变动太大,容易得不偿失。
万一要是被判定非传统糕点,那就是完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味道上进行调整跟创新。
有了比赛思路之后,苏浩泽又认真地把提交视频的格式、比赛的截止时间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做到这一步之后,接下来就是去了解一下往年全国厨师比赛的一些相关视频跟比赛现场。
让自己有个大概得心理准备。
看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之后,他的心里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
......
之后的一个星期里,苏浩泽每天晚上回到家都会在厨房里忙活一阵子。
就是打算先尝试着动手做一做糕点。
“你到底在捣鼓什么呢?”
李爱华看着自己的儿子每天晚上都扎在厨房里,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
有时候她睡醒出来喝水,发现厨房还亮着灯。
“就是想着要不要去参加个比赛,但是又没有什么把握。”
“就想先做点简单的试试看。”
苏浩泽看着从蒸锅里出炉的失败产品,不禁有些泄气。
这已经是第七次失败了。
“那你想做什么呢?”
李爱华察觉到自己儿子的心情不佳,关切地走上前。
“我本来是想先做个茯苓芡实糕看看,结果它的这个型总是做不到很漂亮。”
“没事,实在不行你就上网买几个模具回来试试,也不一定就要刀切的造型。”
“时间也不早了,你记得早点休息。别总熬夜,对身体不好。”
李爱华看着被切的乱七八糟的糕点,再看看苏浩泽眼底的一片青色,只能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知道的,妈。”苏浩泽点了点头,一边收拾着台面,一边继续说道:“我就是有点泄气。其实通过这几天的试验排查,我已经大概知道不能完全定型的问题在哪里了。”
“等明天再试试应该就能成功了。”
“您先去睡吧。我收拾完这里就休息。”
听到到这话李爱华没有再多说什么,转身回房去了。
苏浩泽收拾完厨房,用黑笔在笔记本上写写划划。
笔记本上全是这一周他试验的过程。
包括面团的湿度,茯苓粉、芡实粉、糯米粉等粉料的比例,蒸制时间和温度。
都一一有记录调整的过程。
唯有模具的使用这块,还没有更新内容。
记录完今天的调整之后,苏浩泽才停笔。
“希望明天能一次成功。”
他合上笔记本,带着它也回房睡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