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傅与谭世积不得归,那么郭药师呢?”
“郭药师可索之回朝。”宇文虚中回答。
“果然呐......”赵煊叹气,“重要之人不得归,拿回来一个叛徒。”
“金人有言,媾和成功方能带郭药师回朝。”
“就这一趟,把郭药师带回来后......立刻斩首示众,传首江南。”赵煊斩钉截铁地说。
宇文虚中思索片刻,严肃异常说道:“陛下,被俘虏的张邦昌,经孙相公和谭相公说教,选择忠于朝廷,作为细作留在金人内部。”
“张邦昌言,金国内部正在内斗,此次媾和亦是缓兵之计,只为争取解决内部矛盾时间,以及扰乱江淮,休养生息,提议朝廷立刻展开北伐,收复燕地。”
“......”两个使者紧张地看着赵煊。
媾和成功就在眼前,还谈北伐?
多少有些不切实际,不过趁金朝内乱北伐,又不失为好办法,只是如果失败,就真的再无和平机会。
“张邦昌的话有一定道理。”赵煊说,“但是作为间谍,他还不知晓我朝内部如何情况。”
“媾和势在必行,北伐......暂时不议。”
媾和本来就是为了避免两头开战,赵煊又怎么可能冒这样的危险?
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保持理智,苟着才是最佳。
今日过后,赵煊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大元帅府,对付这个弟弟身上。
自从来到大名府,身边少了一部分文臣,很多琐事需要赵煊亲自操办,累得两眼昏花,特别是江南局势紧张的这一个月,已经好多天没有睡一个好觉。
战争一结束,什么粮草问题,难民问题,军饷问题接踵而至,甚至有官员互相看不顺眼,相互举报,吵到赵煊案头来,每天每个州府都要出点事,一点事就要闹至朝廷,一天空闲时间径批这些无聊的劄子去。
劄子有使用限制,按规定除去在京官或者钦差,以及各州郡官,其余小官员是没有资格写奏劄给皇帝的,奏劄一般都是重要公务,皇帝会优先阅览,但朝廷没有严厉这个规定,导致很多小官员也喜欢越级使用奏劄,以求皇帝会率先注意到自己的意见。
他们应该使用奏状,毕竟事不大,不用皇帝亲自御览,这样做就是“紊烦天听”。
拒绝张邦昌的北伐建议后,赵煊发敕书严令,除宰执在京官、高级军官、钦差、漕司知州知府外,不得使用劄子上奏,违者罚俸。
赵煊可做不到明太祖那样事必亲躬,他需要宰相分担部分压力。
“既然张邦昌有意帮助我大宋,与他建立一个谍报联络......多打探打探金朝内部情况。”赵煊看向宇文虚中,“媾和结束后,你们留在河间,时刻注意北方消息。”
“可否?”
两人颔首。
“还有!”赵煊思考半刻,道,“让李纲暂时不用回来复命,今后留在河间统筹兵力分配,建立榷场。”
“臣等遵命。”
“行了,北上时候不用见朕,国书撰写完毕便去吧。”赵煊挥手,让李神仙将二者带走。
他要去休息片刻。
踉踉跄跄在女官簇拥下返回后宫,朱琏等候多时,她搀扶赵煊关心地问:“那么多札子怎么看得过来,半夜也不睡,这种紧张时候,那些文臣还净说些琐事。”
赵煊忽然笑道:“不如你帮我批一些吧。”
“......”朱琏耳朵根一红,“这......这可不行,我可要守规矩。李侍郎和程尚书也应该分担些才是。”
“他们也忙呢......事情太多,不过今晚可以睡个好觉。”
一路返回后宫,信息传递有时差,再等半月一个月的,才能知晓江南的具体局势。
此时王宗濋在大名,姚仲友在开封,这两人一个也抽不开身南下帮助辛永宗,赵煊唯一拿的出手的部队只有征战大半年的辛永宗部队,只求那些士兵不会出现“啸营”情况。
......
靖康三年九月初。
江南阳光和煦,气温宜人,不热不燥,适合游玩赋诗。
当朝廷问责诏书一下,彻底引爆了扬州城。
长江南北即将开战,众多文人骚客选择逃离,生怕禁军一旦滑入战争泥潭就变成吃人不吐骨头的流贼。
就算没有被江南谣言影响,他们打心底里也不会欢迎战争,和凶神恶煞的武夫。
收到皇帝圣旨,辛永宗当即给刘豫发出最后通牒,不亲自渡江前来受罪,或者撤销大元帅府,辛永宗将强行渡江,届时江南抵抗的部队,全部划为叛军。
有圣旨在手,辛永宗不在乎南人给他安什么名头。
和最后通牒一起渡江而去的,还有宋金媾和基本确定的消息。
本来刘豫还想当缩头乌龟,构筑防线全力抵抗,这下他倒是有完美的借口回绝朝廷问罪。
刘豫借大元帅名义,发布檄文,昭告江南全体军民:
金贼贪得无厌,南下侵扰河北、齐鲁等地,劫掠无数,杀害甚众,朝廷应该抗争到底,借着太原光复的余威发起北伐,如今却在战争胜利之后选择“屈辱和议”,这不是自断臂膀,欺骗民众,打压河北军民的抗金热情是什么!?
历史上哪有仗打赢后,还要卑躬屈膝和议的朝廷!
虽然朝廷和议条款未公布,但刘豫就是一口咬定那是屈辱的条款,定是如同靖康元年那般,割地又赔款,让江南民众承担起高昂的赋税,最终的恶果全部让南人吃下!
天下兵马大元帅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大元帅要替江南百姓问责朝廷,定是朝廷有奸佞蒙蔽圣上,妖言惑众,把持朝政,为非作歹,出卖国家,背叛百姓!
今日之域,是谁家天下?
是他赵家的!
天下兵马大元帅赵?,职责所在,只为维护大宋朝廷清朗,势必北上解救大哥,为大哥扫除身边奸人佞臣。
清!君!侧!
认定奸臣,一陈过庭,二朱胜非,三李若水,四程振,五曹辅是也!
此五人自从开封围城之后,便掌握整个朝堂,卖官鬻爵,挟持当今圣上,逼迫朝廷同金贼屈辱和议,人神共愤,人人得而诛之。
今日便号召天下兵马,共同讨之!
凡违抗大元帅府调令者,皆视为叛军叛臣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