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宰相白时中受检举,在家被皇帝赐死,全家遭殃,一个不留。
行刑前,白时中衰老的身体甚至已经停止活动,倒是他的妻妾子女哭喊不停,他们完全不知道犯了什么事需要如此大排场。
当数颗头颅被抛在泛黄的泥土上,曦光透过云层缝隙飘射而下,惊悚的夜晚终于过去......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四日,一夜诛连人数多达两百人。
若是放在往常,能轰动开封全城,可惜发生在这个多事之秋,百姓这些日子,想的是如何弄些饭食,想的是如何不挨冻,大街上到处都是死人,两百多个很多吗?
这些天城头运下来的死尸明显增多。
因为宋军的猛火油、箭矢、炮石都已经用完,反制手段减少,金兵小股部队大多数能突至女墙上。
为了阻止金兵继续前进,城头统制官已经豁出性命去守了。
崩溃的临界点愈来愈近,金人似乎也明白,随着围城天数增加,每日攻城的士兵便多加一队,压力递增,一个东壁统制官因为精神崩溃,从城头跳下,摔得断手断脚没断气。
刘韐叫人将他救起。
躺在伤兵营里哀嚎。
刘韐平时冷酷无情,到了今天却开始叹气,看着欲要自残的部下,多少是痛心。
他失去的部下还少吗?
在河北战场他就已经失去太多。
那名几乎断气的统制官拉住刘韐的手掌,欲要说些什么。
刘韐在一众伤兵的注视下蹲下,将耳朵凑过去。
“都统......给个......痛快......我接受......不了,儿子......的死......”
眼神涣散的统制官挤出一个微笑,刘韐轻轻抚摸他的手背,下不去决心。
“给他个痛快吧都统,看着怪难受。”伤兵营角落里蜷缩的王燮扭过头不看。
“你的腿如何。”
刘韐岔开话题顺势起身,再也不看那名统制官。
“再也走不出京师咯。”王燮语气似是玩笑又如哀怨。
“是吗......”刘韐给了个手势,跟随的亲兵马上围拢上前,清脆一声,细细的哀嚎再也不见。
王燮摆弄他的断腿又问:“王健那小子的尸体捞上来了吗?”
“谁捞?”刘韐反问,“咱连出城都不行。”
“呵,倒是让他安静睡河底,便宜了他。”
两人嘴上说笑,眼睛却已经泛红。
......
垂拱殿的清洗进行了一个夜晚。
赵煊没有睡觉,百官也都在殿庐陪同。
无人有睡意,听着隔壁拖动尸体的声音,是个人都内心惊悚。
赵煊想了一个晚上。
也没有想出能保住开封的办法。
最后看见赵佶断指,蜷缩在角落无助的模样,一个大胆的想法涌出赵煊脑海。
疯狂到他自己一开始都否定自己。
百官能接受吗?
殿庐内死一般寂静,赵煊坐在临时御座上,没有让百官按规矩站位,而是任他们站在自己老相好身边,小部分官员拥在一起庆幸安全度过这一晚。
宰执们全部到位,六部官员也受到传呼到来,少了一个开封府尹赵鼎,赵煊命令他处理谋反后事去了,暂时没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
还是孙傅率先站出来说话:“谋反之人已诛,陛下安然无恙,实乃幸事,近日开封用度紧张,兵部已无材料给城头提供任何器械、箭矢守备,危急万分......诸臣可为陛下分忧!”
众人投来哀怨的眼神,怎么分忧?
个个自身难保,谁有这个能力让开封解围!
要他们说,还真不如当初顺了主和派的想法,现在主和派主要人员全都拉出去砍了,想都别想。
要么金人入城时候城门口大家一起跪着迎接,要么家里自缢来个体面。
无人回答,孙傅环顾四周,尴尬的冷汗直流。
赵煊扫视一圈,深呼吸,抬手示意孙傅消停点,他要宣布一个大事。
就算是李纲突然出现在此,现在他也救不了开封,百官无一人能救。
唯一的办法是拖,拖到勤王部队到来。
赵煊的计划也是拖。
他表情严肃地告诉百官:“朕要再次与金人展开和议。”
皇帝此话一出,百官皆惊,就连躲在百官身后角落里的王宗濋和曹辅都站起身,一脸不可思议看着皇帝。
“陛下......这,这怎么行!”秦桧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既然要抵抗,那便抵抗到底,怎么死了如此多的人,说和议又再次和议,陛下三思啊!”
不止秦桧,宰相何栗也皱着眉头说道:“陛下,大宋何至于此?”
“若要战,便战到死亡,若要和,为何当初不和?”
往日里沉默寡言的陈过庭出乎意料地出来说话,他双眼温润,眼含热泪:“陛下,缘何如此,诸将士未能竭力么,怎么如今却又出卖诸将士,诸位支持陛下抗金的文武官员?”
赵煊急忙安慰众人:“诸卿莫要激动。”
同时挥手示意闲散官员们离场,六部除了长官外全部离开,只留下宰执以及枢密院长官。
李神仙招呼众人围聚一块,把皇帝围成一个圈。
“诸位可听闻,假和议,真内战?”
“好吧你们不知道,朕的意思是......利用和议拖住金人攻城脚步,能拖一天是一天,等待勤王部队来援,咱们目前唯一的希望只有勤王部队。”
“朕也知道,若在强硬抵抗下去,军心涣散,城破人亡,不如假和议,和金人周旋,直到勤王部队来援......当然,朕也不知道勤王部队到底在哪,或是到了哪里,总之......有希望就要试,朕不希望诸位一起埋葬在此。”
“朕不希望大宋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金人最喜欢的就是和议,能狮子大开口利用宋人自己搜刮财物,比自己入城杀人搜刮容易多了。
只是被一个月前赵官家的强硬态度些许惹怒。
围拢一起的宰执们张大嘴巴,瞪大双眼,不禁感慨,官家真是天才啊......
百官心中又忽然燃起希望。他们当中肯定有人有这种想法,只是不敢提出来,只要和议一出,性质总会变的,但是由皇帝说出来......意味深长。
“诸卿意下如何?”赵煊诚恳地问,若是没有百官支持,赵煊真想和议也干不来。
诸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机械般的点头。
“陛下圣明......臣只怕最后假和议,成了真。”何栗嘴上支持,心里还是持怀疑态度。
他生怕皇帝瞒着自己把百官卖了。
不过赵煊信誓旦旦地说:“朕绝不骗人,当然朕骗金人,如果诸位不信,大可现在就出城投降金人不比在城内等死强?”
“诸卿愿意跟着我在此死守就都是忠臣,朕相信你们,请诸位也相信朕。”
“这是拯救大宋最后的......不是办法的办法。”
人群围成的圈外,雪花缓缓飘落,代表大宋朝廷最后的抗争在几句弱小的声音中开始了。
“臣誓死跟随陛下!”
“臣同意,臣相信!”
“既然如此,无路可退,大家团结一致,和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