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瓦肆,还有茶坊。
茶坊的功能就更多了,以为只是单纯的茶吗,其实是打着茶招牌的各种商铺。
吃酒、斋饭,聚会,谈事,休闲游玩,都在茶坊。
甚至还有特殊服务。
达官贵人多聚于茶坊,也有仕女夜游,往来无数。
赵煊见过瓦肆喧闹,本也想上茶坊品上一品,被李神仙以及禁军兄弟劝住。
“人多眼杂,官家还是别去为好,宫里何种东西没有呢!”
夜色渐浓,赵煊估算一下时间,不早了,得尽快去城墙,便放弃到茶楼玩耍。
开封解围,有的是时间欣赏。
随即两个小伙牵来两匹马,一人载着一个朝南城墙奔去。
雪花乱眼,赵煊回望喧嚣的内城,魔幻的不像现实。
不是亲眼所见,他永远无法想象开封城的繁荣程度。
这可是一千年前啊。
为了掩人耳目,四人不走御街,而是从东边旧宋门出内城,再向南来到宣化门。
李神仙提前去通知还在城墙上的签书枢密院事张叔夜。
他这些天和两个儿子整天待在城墙上,为了防备金人袭击可谓下足功夫。
若得到这么大权力不办事,下一个被办的就是他。
当然,张叔夜没有如此权力也会尽心办事。
除了签书枢密院事,张叔夜还是帝国的南道总管,能指挥调动南方许多州的兵力,加上京师双壁都统制,可谓是现今大宋掌握权力最大的将领。
只有赵构能比一比。
张叔夜得知是皇帝前来,亲自下城迎接。
黑夜里,由张叔夜统制的勤王大军排列整齐,组成一条火龙般蔓延至城墙的通道。
火把噼里啪啦燃烧。
赵煊揭开面纱,见到张叔夜的第一句话就是:“别声张,朕是偷偷来见你的!”
“如此,官家有何难言之隐?”
张叔夜本来轻松的脸上浮现一丝惊悚。
赵煊笑笑:“别想太多。”
不久,因为皇帝执意要登上城墙,士兵们熄灭大量焰火,并派出侦察兵巡视城墙南北。
在宣化门城楼上,赵煊独坐,各色武将左右排列,张叔夜位列第一,后面是他的两个儿子,再后面就是勤王军中的各级军官。
作为勤王军精锐,全员披甲,月光下鳞光闪闪。
皇帝夜间来访,恐怕不止突击检查。
全军上下稍有忐忑。
“甲胄之士不拜。”
“今日是否有金人轻骑出没?”
赵煊询问张叔夜,明天粘罕大军即将到来,今天是他前锋到达开封,并勘察大营驻扎位置的时间。
众军官交头接耳,守御司已经重组,皇帝上哪儿知道的消息?
莫非军中还有眼线?
众人想到如此,下意识抬头挺胸。
“咱明儿稍微闭嘴,别他娘嘴臭!”
张叔夜出列回答:“禀陛下,黄昏时确有一队轻骑至南薰门,至园池、玉津园游伐。”
“城外无驻军,未发生摩擦。”
“他们是金人西路军前锋,明天粘罕将驻扎进玉津园。”赵煊表情严肃。
“陛下如何得此结论?”
不止张叔夜,各级军官同样困惑,久居深宫的皇帝,忽然开窍了?
“金人第一次兵临开封,由西北进攻,城墙坚固,无功而返,东南甚至还能继续漕运以及出入。”赵煊自信一笑,“他们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二太子如今驻扎城东,得我百余炮,昼夜不停轰击东壁,漕运迫于此暂停,南壁如今是通往南方唯一出口,为何不来封锁南壁?”
“诸位久经沙场,还不能预料敌人下一步计划吗?”
张叔夜忽然一笑:“陛下英明神武,诸将未料及此,臣以为金人两路大军会合兵一处,主攻东壁,东壁城墙薄弱,应重点守备,臣调兵入城,以便随时增援东壁。”
赵煊摇头。
继续按照历史发展的话,只能据城坚守,守到何时才是个头?
张叔夜从玉津园入城,不久粘罕占据玉津园驻扎大营,彻底封锁开封东西通道,漕运惨遭切断,粮食无法供给,成为大宋朝廷投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能重蹈覆辙。
不能让粘罕顺利驻扎玉津园。
“天下都知东壁薄弱,仿佛金人计策遗漏无遗,但千万别把敌人想得愚蠢。”
赵煊从御座上起身。
“是久围还是速攻,和谈诸多个月,各位不难看出,金人贪得无厌,垂涎金银珠宝,不会选择速攻,它们封堵陕西诸路兵马,横扫中原大地,只为久围而准备,开封城又坚固无比,谁能保住一个月时间拿下开封城?”
“只有久围谈判是上策!”
赵煊来到张叔夜身前,老家伙胡须浓郁,眼神透露一股杀气,高出皇帝整整半个头。
“张枢密,你认为如何是好,是继续据城坚守,保护薄弱的东壁?”
张叔夜思忖良久,拱手道:“陛下圣言有其道理,但不管金人合兵亦或分兵,不管进攻东壁亦或南壁,据城坚守不失为好办法。”
张叔夜调兵入城,是因为考虑到皇帝希望坚守城池谈判,若冒失出城迎战金军,胜还好,要是不胜,惹得皇帝陛下大怒,撤了职.....再可无人能保东京。
李纲、种师道等前任,血淋淋证明着,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保守策略,暂时保住京师,才是张叔夜现在应该做的。
而主动和金人展开决战,非得看朝廷脸色不可。
一个历经千辛万苦冲入京城勤王的将领,在京城官僚系统内十分脆弱,主和的大趋势下,保守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赵煊盯着张叔夜良久,这个老将如今不相信皇帝会采取激进的抗金策略,他只能叹气道:“朕以为诸位将士都是帅才,能给朕分忧。”
“到了城头一看,原来都是胆小鼠辈,连金贼的面都不敢碰吗?”
“缩在城头,是打算守一辈子吗?”
“朕信任你们,让你们守城,是让你们解开封之围,不是让你们当缩头王八,保住城墙就万岁万岁!”
诸位军官低头沉默不语。
“朕已经说了,明日,金军将于玉津园驻扎,你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敌人插到我们眼皮子底下吗!”
“都不说话是吧!”
赵煊走到众人队列之中,解开自己腰带,掷于地上。
“朕干脆出城向金军投降!”
“免得诸位伤筋动骨!”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