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元年,洛阳城的宫墙在暮色中笼着一层萧瑟。载着武曌的马车缓缓驶入万象神宫,车轮碾过落叶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一代女皇的老态。
此刻,万象神宫宫一处隐秘的密室中,烛火昏黄摇曳。武曌半倚在榻上,曾经威严的面容布满病容,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当章五郎踏入密室的那一刻,她强撑着坐起,声音沙哑却带着怒意:“章五郎,你想干什么?”
章五郎不慌不忙地行了一礼,脸上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缓步上前,目光在武曌憔悴的脸上停留片刻,缓缓开口:“陛下,您一路奔波,身心俱疲,还请在此安心休养一段时间。”他的语气看似恭敬,却暗藏威胁,“陛下放心,这段时间,自有人替您看着朝堂,一切都会安排妥当。”
武曌心头一震,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她怎会不明白章五郎的意图?这是要将她软禁在此,隔绝与外界的联系!她挣扎着想要起身,却因体力不支又跌回榻上,只能恨恨地盯着章五郎:“你……”
章五郎不再多言,微微欠身,转身走出密室。厚重的石门缓缓关闭,将武曌愤怒的目光与不甘的话语一并隔绝在内。他长舒一口气,抬头望向阴沉的天空,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弧度:“第一步,成功了。”
门外,一众侍卫早已严阵以待。章五郎扫视众人,语气冰冷:“看好了,不许任何人接近,也不许里面的人传出任何消息。”众人齐声应“是”,声音在空旷的宫殿走廊里回荡,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章五郎背着手,在宫道上踱步。暮色渐浓,乌云压城,一场暴雨似乎即将来临。他望着远处灯火渐起的洛阳城,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计划。软禁武曌,只是他野心勃勃棋局中的第一步,而更大的阴谋,正在黑暗中悄然滋长……
洛阳紫微城应天门内,晨光透过九重朱漆大门斜斜洒在龙尾道上。章五郎立在丹墀下,望着台阶尽头端坐在龙椅上的\"武曌\",喉结微微滚动。那替身的妆容、服饰皆与真帝无异,惟独眉间少了三分威棱,此刻正用绢帕轻掩唇角,姿态竟与武曌病中慵懒模样有七分相似。
随着司礼太监拖长的\"有事早奏——\",朝会的铜钟余韵未散,御史台官员已疾步出列。为首的监察御史手持弹劾奏章,声音在空旷的大殿激荡:\"启奏陛下!司礼少卿张同休、汴州刺史张昌期、尚方少监张昌仪,借二张之势,贪墨公帑、鱼肉百姓,恳请陛下彻查!\"奏章落地时,惊起阶前铜鹤颈间的玉铃铛,清脆声响里,满朝文武屏息凝神。
假武曌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龙椅扶手,余光瞥向阶下章五郎。只见他微微眯起眼睛,眼尾细纹里藏着毒蛇吐信般的阴鸷。她顿时记起昨夜被灌下的安神药,以及那人冷笑着说\"陛下只需端坐听政\"的模样,心头一颤,强撑着威仪开口:\"此三人乃朕肱股之臣,岂会行此等事?\"
御史大夫李承嘉却不肯退让,他展开手中卷宗大步上前,羊皮纸在殿内发出沙沙声响:\"启禀陛下!经臣等彻查,张同休等人共贪赃四千余缗!按我朝律法,张昌宗身为兄长,理当连坐免官!\"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张柬之等人更是神色凝重,袖中藏着的联名奏章几乎要被攥出褶皱。
章五郎突然跨出一步,紫色官袍扫过青砖:\"陛下明鉴!六郎(张昌宗)为陛下炼制九转金丹,日夜守在丹炉前,累得形销骨立!去年吐蕃犯边,六郎更是亲率三千铁骑夜袭敌营,此等功勋,岂能用区区贪墨之罪相抵?\"他说话时故意提高声调,尾音在蟠龙藻井间回荡,惊得梁上栖息的燕雀扑棱棱乱飞。
假武曌被这突如其来的喧哗惊得一颤,下意识看向章五郎。见他微微点头,便强作镇定地扫视群臣:\"众卿以为,昌宗可有功劳?\"
殿内突然陷入死寂。唯有右仆射杨再思整了整冠冕,踏出班列时玉带叮咚作响:\"回陛下!昌宗所炼神丹,陛下服用后龙体康泰,此乃社稷之福,实乃不世之功!\"这话一出,张柬之等人气得浑身发抖,却见假武曌如蒙大赦般挥了挥手:\"既如此,昌宗罪责尽免,官复原职。张同休贬为岐山丞,张昌仪贬为博望丞。退朝!\"
朝会散去时,秋风卷着枯叶掠过太极殿前的广场。张柬之望着章五郎陪着假武曌转入侧殿的背影,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崔玄暐凑到他耳边低语:\"轻罪已难撼动二张,唯有......\"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想起袖中那份尚未呈上的密奏——那上面,\"谋反\"二字的墨迹浓得几乎要透纸而出。
万象神宫飞檐。朝会正酣,群臣弹劾张氏兄弟的声浪此起彼伏,鎏金蟠龙柱下,御史台官员激昂陈词,殿内气氛剑拔弩张。假武曌斜倚龙榻,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凤纹护甲,余光却始终瞟向阶下神色阴沉的章五郎——这位幕后操控者今日格外焦躁,指节捏得玉带扣发出细微声响。
就在弹劾声浪达到顶峰时,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宫人跌跌撞撞闯过丹陛,玄色宫袍沾满泥浆,怀中玉牒却护得严严实实。\"陛下!袁天罡国师......辞官了!\"宫人跪地时额头磕出闷响,声音在空旷大殿激起回音。
刹那间,满朝寂静。假武曌睫毛轻颤,半阖的眼皮下闪过一丝慌乱。她瞥见章五郎猛然抬头,素来沉稳的面容瞬间血色尽失,宛如被惊雷劈中的枯木。只见他三步并作两步抢上前,袍角扫翻一旁的青铜鹤灯,火星溅落在群臣朝服上,惊起一片骚动。
玉牒入手时带着冰寒,章五郎展开密奏的手指微微发颤。袁天罡苍劲的字迹在烛光下泛着墨香,末尾赫然嵌着一枚鎏金不良令——那是太宗皇帝亲赐的信物,持令者可调动天下暗桩。他瞳孔骤缩,喉间溢出压抑的低吼,转身死死盯着龙榻上的替身:\"速颁陛下旨意,全城戒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假武曌被这森冷目光刺得浑身发颤,强撑着坐直身子,却在触及章五郎眼底翻涌的杀意时,声音不由自主地打颤:\"准...准奏。\"她忽然想起昨夜,这个男人握着匕首抵在她咽喉时说的话:\"敢露半分破绽,你的家人...\"此刻殿外风雪呼啸,寒意却不及权臣眼底的阴鸷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