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衙内选择和拓跋商队针锋相对,原来那横行霸道、作恶多端的马匪背后的幕后黑手,竟是高衙内这等权贵之人。高衙内仗着自家的权势,暗中将那些在大宋朝罪行累累的江洋大盗偷梁换柱弄出牢狱,豢养他们成为自己的“死士”,替自己“干脏活”,打压不听话的世家、门阀;肆意掠夺商行的财物,危害一方安宁。
虽然相关的部门官员虽有察觉,可碍于高衙内的权势,敢怒而不敢言。一些正直的官员听闻此事后,决心要将高衙内的恶行揭露出来。他们暗中收集证据,寻找那些被换出牢狱的江洋大盗,试图从他们口中得到高衙内犯罪的铁证。
然而,高衙内也察觉到了异样,偷偷把江洋大盗送出大宋朝,资助武器、钱粮和官府消息。
开始疯狂地销毁证据,威胁那些知晓内情的人。但正义的力量又怎会轻易被他压下。一名曾被“死士”抢劫过的年轻侠士,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揭露高衙内罪行的队伍。他武艺高强,深入马匪的巢穴,与他们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成功抓住了几个马匪头目。
就当众人通过努力,让高衙内私养“死士”的证据逐渐确凿。应天府打算将此事闹到了皇帝面前的时候,被抓获的“马匪”纷纷留下血书,在应天府大牢一天一人自尽。
用“含冤自尽,以示清白”断尾求生之计倒打一耙,污蔑抓获他们的年轻侠士燕青是同伙,分赃不匀起了内讧,占着武艺高强,把他们抓了,送到应天府领取巨额赏银,再借应天府之手,一箭双雕以“马匪”罪名斩首示众,除掉他们。
“断尾求生”之计,不仅保住了作恶多端的高衙内,还让应天府吃了一个“哑巴亏”,被皇帝陛下派太监“口头训诫”。为民除害的大英雄燕青也成为了“江洋大盗”,被应天府在大宋朝广发“海捕公文”缉拿。
燕青也沦落为人嫌狗厌的“马匪”同伙。为了活命,不得不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燕青虽遭此污蔑,但他心中正义未泯,决定靠自己找出新的证据。他乔装打扮,暗中调查高衙内的新动向。此时,高衙内以为危机已过,愈发嚣张,竟打起了边疆军需物资的主意。燕青得知此消息,意识到这是扳倒高衙内的绝佳机会。他混入运送军需的队伍,等待高衙内的“马匪”来劫货。当“马匪”出现时,燕青与他们再次展开恶战。他巧妙地将“死士”引入一处山谷,想利用地形优势困住他们。
同时,他让一位可靠的兄弟快马加鞭将消息送到应天府。应天府官员得到消息后,联合军队迅速赶来,想将“马匪”一网打尽。想着此次人赃俱获,高衙内再也无法抵赖。
计划没有变化快,“假马匪”用重金收买了方圆百里的真马匪,给了应天府官员和边军组成的联合军队致命一击,不仅大量的边疆军需物资被劫掠,联合军死伤严重。
燕青引入的山谷不仅没有困住真假“马匪”,还差点成为自己的葬身之地,好在武功高强,找了个山洞躲藏了好长时间,趁着马匪松懈的时候跑出山谷,山谷最终还成了马匪的巢穴,躲过了大宋朝军队一次次的清剿。
高衙内真的是“命不该绝”,躲过一劫!大量的边疆军需物资被劫,联合军死伤无数,应天府尹直接被罢官免职,当了“背锅侠”!
而燕青彻底坐实了“马匪”的名头,成了官府和江湖“黑白两道”通缉的要犯!众叛亲离,惶惶不可终日!万念俱灰的东躲西藏,昼伏夜出苟且度日!
拓跋丹阳带商队清剿马匪巢穴,其实是捡了个大便宜,因为方圆百里,来自四面八方的马匪都拉着分到的军需物资回自己的匪窝,倒卖军需物资给附近的大小部落去了。
燕青是心有不甘,人单力薄,也只能偷偷躲在山谷里躲避通缉,顺便监视马匪的一举一动,静待时机剿灭马匪。
拓跋丹阳入谷剿灭马匪的时候,燕青是看得一清二楚,可是“大汉族”之心作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没有出来投靠,提供马匪的情况。
不过看到西夏人也不像传说中的“嗜杀成性”,对匪巢里的苦难之人善待有加,给吃给喝给衣服穿,特别是对待马匪格杀勿论不留活口,脱光焚烧,让他非常解气。
最后看到居然还有西夏部族士兵来驻守山谷,实力不俗。就选择了跟随他们一起去看看,利用之前从马匪仓库偷盗的牙牌,跟随拓跋丹阳的商队,混进了大宋朝。
高衙内长时间没有收到匪巢的“孝敬”派出“死士”去马匪老巢山谷,一探究竟。结果发现山谷换了“主人”,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被“西夏狼子”叼走了,每个月几十万两的银子没有了!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要不是忌惮西夏国的威压,不敢在大宋朝内斩杀西夏人,早就把拓跋丹阳他们商队的人,杀光抹尽。
才出现了之前东京汴梁大街上的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对拓跋丹阳他们针锋相对和故意挑事儿!
黑影就是燕青在暗中观察保护拓跋丹阳他们。燕青暗中观察着高衙内的一举一动,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帮助拓跋丹阳摆脱高衙内的纠缠。此时,高衙内又想出了一条毒计,他买通了几个街头混混,让他们去诬陷拓跋丹阳的商队走私违禁物品。混混们夜深人静的悄悄潜入,拓跋丹阳商队包住的头客栈,割开货物查看货物,发现了大量的“石英砂”夜黑星稀,以为是贩卖私盐,又把带来的大宋朝“制式武器”弓弩,盔甲偷偷塞进货物里,栽赃陷害!
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应天府举报拓跋商队走私贩卖私盐,倒卖武器装备!
应天府新府尹立功心切,带上衙役和捕快,跑到客栈大声叫嚷着要检查货物。拓跋丹阳自然不肯就范,双方僵持不下。
拓拔丹霞和拓跋丹枫出面,让应天府府尹亲自监督,开箱验货!一箱箱香料和一袋袋石英砂被打开,府尹看着一袋袋散发着七彩光芒的石英砂,也不知道是何物,让衙役尝试一下,也不是盐粒。木箱子里面翻出了两套大宋朝铠甲和两只弓弩和两个装满弩箭箭筒。府尹质问这些大宋朝盔甲、弓弩和箭矢,从何而来!拓跋丹阳拿出腰牌(西夏国主赐给西南王和王子公主的腰牌)递给应天府尹,看着金灿灿的西夏国王子腰牌,府尹心知肚明,衙役查看匠作监统一在盔甲、弓弩和箭矢上的特殊印记,结果都被打磨干净了只留下模糊印记。查不到编号就不知道是出自何处,西夏国侵略过大宋朝,有几套铠甲,弓弩和箭矢也不稀奇。何况人家还是西南王的王子,闹大了不仅影响两国刚刚建立的盟友和贸易伙伴关系,还丢大宋朝的脸面。只能按照铠甲、弓弩和箭矢是违禁品,不能私藏,没收了事。
拓跋丹阳还想说什么,被拓跋丹枫和拓拔丹霞劝住了!
混混们没想到,栽赃陷害对西夏人没有作用。怕回应天府被府尹打板子,悄悄的溜走了,府尹的赏银没拿到至少还有高衙内的赏钱,如今也只能远走高飞,避祸去了,要不然会被高衙内打死。
通过这次折腾,大家有了危机感,也转变了大家的观念,拓跋丹阳马上让侍卫长安排侍卫轮流值班,守卫货物!避免被“有心人”栽赃陷害。
端坐在奢华的座椅上的高衙内,听闻应天府的处理结果,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手中的茶盏重重地砸在桌上,茶水溅出,湿了精致的桌面。他涨红了脸,怒目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起,怒道:“一群废物!”高衙内怒吼着,一脚踢翻了旁边的茶几,珍奇异宝散落一地,发出清脆的破碎声。他猛地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骂骂咧咧:“应天府竟敢如此糊弄我,那些混混更是没用透顶!”
他大手一挥,对着身旁的狗腿子恶狠狠地说道:“去,把那些混混给我抓来,乱棍打死!让他们知道,坏了本衙内的事是什么下场!”狗腿子们领命后,如狼似虎地冲出门去。
不一会儿,没有逃走的混混被押到了高衙内面前。他们满脸惊恐,纷纷跪地求饶:“衙内饶命啊,我们也是没办法……”高衙内冷哼一声,眼神中满是不屑与狠厉:“现在求饶,早干嘛去了?给我打!”随着他一声令下,棍棒如雨点般落下,混混们的惨叫声响彻整个庭院。高衙内双手抱胸,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扭曲的快意,心中盘算着,接下来要如何给应天府一点颜色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