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迷离,朔风卷着轻飘飘的雪花洋洋洒洒的飘落着。后院的竹吟阁里,两个丫鬟轻手轻脚的熄了几盏灯,室内的光线暗淡了下来,周围一片寂静。终于清静了,少女躺在床上闭目冥思苦想,先前极度的伤心和恐惧让她睁眼看见一屋子人时惊慌失措,竟然失忆了,一时不知身在何处。黑暗中,她轻轻的把双手紧紧的覆盖在自己的心口上,深深的吸吸着,让心情慢慢的镇定下来,渐渐的脑袋里开始回放残存的记忆。
她名叫王婉,是太原王氏唯一的嫡女,上巳节那天,她和母亲柳氏应并州刺史家高夫人的邀请去晋祠踏春。她不耐烦陪她俩在亭里吃茶聊天,遂带着两个丫鬟去圣母殿进香。她看着圣母那慈眉善目的庄严宝相,莫名其妙的突然想到:“人生不满百,何来千岁忧”,自己的往后余生不知是何光景?一丝感伤袭上心头。她黯然的刚从殿门走出,猝不及防的与一位气宇轩昂的年轻公子不期而遇,他着青色圆领锦袍,长身玉立,五官俊朗。他看见她微微的有些惊讶,含笑轻施一礼,她面色发烫回施礼毕,两人匆匆的擦肩而过了。此人好生面熟,她却一时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心潮起伏之间她来到不老泉前,但见泉水清澈无波,映着她明眸皓齿,亭亭玉立的倒影。她正欲转身离开,泉眼翻滚间一条恶龙腾空而起,她头疼欲裂,天旋地转间不省人事了。好像是冗长的梦醒,又恍若隔世一般,可怕的演绎着她将来十年的经历,也就是她悲惨的一生啊!怎么会这样?这是真的吗?如此的荒诞虚幻,是否是上天垂怜给予的警示呢?
当今皇帝是马上得天下,现已年过半百,共有九子,其中前太子李承之,魏王李炎之和成王李晋之为文德皇后所生的嫡子。皇帝和皇后患难夫妻,伉俪情深。但天炉红颜,文德皇后三十六岁早逝后,先是前太子李承之卷入谋逆案被废,接着魏王李炎之暴病身亡,皇后所出嫡子就剩下了十六岁的成王李晋之。成王李晋之自皇后故去后十岁上就由皇帝亲自抚养,现以“仁孝”出名,身后有强大的外戚集团支持,但皇帝深感其性情懦弱怕不堪大用。心悦吴王,吴王李恪之乃皇帝德妃,前朝公主所生,他行事做派,文韬武略最肖似今上,且深得民心,在百官中威望颇重,但根基尚浅。谁当为太子,皇帝正为此举棋不定,左右为难。
旬月之前,她去慈晖堂给祖父请安,恰逢晋城大长公主来访,她在门口隐隐听到祖父的声音:“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自古以来皇权就是高处不胜寒,步步惊心。婉儿自小娇惯,胸无城府,天真纯良,自是不能踏入事非之地,我们只愿她安稳无忧的度过一生。”晋城大长公主低声说道:“表哥,您的心思我怎会不知,以婉儿的品性才貌,无论嫁入哪个世家都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只是,我实属无奈,哎,受皇帝所托,本来我想在当今天下的五姓七望之中精选一位世家嫡女就可。谁料皇帝听闻婉儿美名,而你们本就是皇亲国戚,已经挑明了太子妃非婉儿莫属啊!”祖父的声音里已然带了隐隐的怒气:“岂有此理?请公主殿下回禀皇上,恕老夫难以从命!”晋城大长公主急忙劝道:“表哥休要动怒,皇上也极为敬重您的,太子还未册立,或许还有转机。”
门口的管家朗声禀报:“大小姐来给老祖宗请安!”“外面冷,快请进来!”祖父慈爱的声音已经听不出一丝的波澜。她娉娉婷婷的走到祖父面前,翩然施礼,“婉儿给祖父请安”那位面沉似水的老者瞬间眉开眼笑,宠溺道:“天这么冷,你还巴巴的跑来,也不怕冻着。快来,见过你表姑婆。”她忙移步到一位穿秋香色外襦裙的老妇人面前仪态万方的盈盈下拜:“请表姑婆安!”这个长相富态,雍容华贵的晋城大长公主连声道:“自家人不必如此多礼,快来,快来,让我仔细看看”。一边说着一边就站起来伸手来拉,只见面前的这位少女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真是“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恍若九天玄女,顿生倾国倾城之感。
那日之后,晋城大长公主也未再登门,祖父也从未提过此事,王婉一度认为这只是老辈之间的玩笑罢了。今晚再次忆起,并梦中之见一一重叠,禁不住又惊又怕,辗转反侧一夜无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