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委会总部的穹顶会议室里,全息投影正闪烁着各国代表的影像。
萧宇站在会议桌前端,指节无意识地叩着桌面。三天前,预委会成员国从最初的32国猛增至50国——这是好事,但也是麻烦的开始。
“萧署长,”米国代表克莱恩率先开口,蓝眼睛里带着审视,“我们米国贡献了全球40%的晶能研发资金,却只能分到25%的避难所配额。这不合理。”他身后的全息投影弹出数据:“按Gdp占比分配,米国应拥有35%的避难所容量。”
非洲联盟代表曼德拉猛地拍桌,布满皱纹的脸涨得通红:“我们大陆人口占全球30%,90%的城市位于地震带!按Gdp分?我们的孩子要挤在通风管道里等死吗?”
会议室炸成一锅沸粥。东欧代表举着“能源供应清单”要求优先保护油田,东南亚代表攥着“台风预警图”强调沿海城市特殊性,连原本支持萧宇的毛熊代表都皱着眉:“萧,你们大夏建了200座避难所,我们只有50座——这不公平。”
萧宇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早料到资源分配会是块硬骨头,却没料到矛盾来得这么快。林悦悄悄拽了拽他的衣角,递来平板:“马克的社交账号半小时前发了新帖——‘预委会是新的独裁者,用虚构的末日掠夺各国资源’。”
萧宇垂眸扫过平板,心脏沉了沉。马克的账号下,评论区已经被“阴谋论”刷屏:“萧宇的预言都是巧合!”“避难所是他敛财的工具!”“米国要退出预委会!”
“肃静!”萧宇突然提高声音,指节重重叩在桌上。
会议室瞬间安静。
“各位,”萧宇调出全息投影,画面切换成未来的“非洲大撤离”——黄沙漫天,人群挤在狭窄的防空洞外,地震波掀起的尘土吞没了半个城市,婴儿的哭声、老人的咳嗽声混着警报声,刺得人耳膜生疼。“这是3030年,非洲的拉各斯市。”他的声音发紧,“因为没有足够的避难所,300万人被埋在废墟下。”
曼德拉的瞳孔剧烈收缩。他认出了画面里的清真寺尖顶——那是拉各斯最古老的地标。
“再看这里,”萧宇切换画面,纽约的摩天大楼在高温中扭曲,街道上横七竖八躺着脱水的尸体,“3035年,纽约。因为避难所容量不足,40%的市民拒绝撤离,最后被高温烤成干尸。”
克莱恩的喉结动了动,额角渗出冷汗。那是华尔街,他的家族老宅就在画面里的金铜大厦——未来的金铜大厦,此刻正流淌着融化的玻璃。
“这些,”萧宇的指尖划过全息投影,“都是我重生前亲眼看见的。”他转向曼德拉,“非洲需要30%的避难所配额,对吗?”曼德拉重重点头。
“米国,”萧宇看向克莱恩,“需要25%的配额应对高温和海啸,对吗?”克莱恩沉默片刻,勉强点头。
“各位,”萧宇打开预委会的“全球灾难风险评估系统”,屏幕上的地球模型开始旋转,红色(高风险)、橙色(中风险)、绿色(低风险)的光带覆盖了每一片陆地,“这是根据未来100年的灾难数据,结合地质、气候、人口密度计算出的‘生存优先级’。”
“非洲的红色区域占总面积67%,”萧宇指向非洲大陆,“这里需要32%的避难所;米国的橙色区域(高温+海啸)占45%,需要28%;大夏的红色区域集中在环太平洋,需要20%——剩下的20%,留给其他国家的突发灾难。”
会议室里响起抽气声。曼德拉凑近屏幕,看到拉各斯市的风险指数标着“9.2\/10”——和萧宇描述的未来死亡数据完全吻合。克莱恩的手指颤抖着划过纽约的橙色区域,那里的风险指数是“8.7\/10”,和未来的高温致死率分毫不差。
“这不是‘分配’,是‘救命’。”萧宇的声音放轻,“我知道各位想保护自己的国家,但末日不会分国界。如果今天我们为了2%的配额争执,明天——”他调出未来的“联合政府解体”影像,“人类会为了最后一片面包互相撕咬,和我们现在的样子,有什么区别?”
全息投影里,未来的联合国大厅被战火笼罩,米国士兵和非洲民兵在台阶上扭打,萧宇的未来站在废墟里仰天长啸,声音穿透时空:“你们早该团结的!”
曼德拉突然站起身,他的手重重按在克莱恩肩头:“米国的朋友,我相信萧的计算。如果我们现在不团结,未来的拉各斯,就是未来的纽约。”
克莱恩盯着全息投影里的金铜大厦,喉结滚动:“我...我需要和国内确认。”
“不用了。”预委会的门被猛地推开。张猛裹着一身硝烟闯进来,肩头还沾着血渍——他刚带队平息了马克散布的“米国要退群”谣言。“米国的卫星数据已经传给萧帅了。”他把平板拍在桌上,屏幕亮起米国地震局的最新报告:“环太平洋能量波动增强20%,5月可能提前出现小地震。”
克莱恩的脸瞬间惨白。这是米国最高机密,三天前才通过内部系统传给总统——萧宇却早已知晓。
“这是预委会的‘数据共享协议’。”萧宇调出米国的地震预测图,和未来记忆里的“5月小地震”坐标完全重合,“从今天起,所有成员国的灾难数据实时同步。”他看向克莱恩,“米国的朋友,你还要质疑吗?”
克莱恩沉默片刻,突然站起身,向萧宇伸出手:“米国支持新的配额方案。”
曼德拉笑出了声,也伸手握住克莱恩的手。其他代表面面相觑,陆续起身——毛熊代表拍了拍萧宇的背,东南亚代表举着“台风预测图”要求加入数据共享,东欧代表甚至主动让出2%的配额给非洲。
会议室里的剑拔弩张,在未来影像和实时数据的双重冲击下,渐渐化作了握手和拥抱。
“萧,你赢了。”曼德拉的眼眶泛红,“但马克不会善罢甘休的。”
萧宇的手机适时震动——林悦发来定位:“马克在地下酒吧见黑日成员,我黑进了他们的通讯。”
“各位,”萧宇看向各国代表,“预委会需要更紧密的联合。”他调出马克的影像,“刚才的‘资源阴谋论’,是马克·霍夫曼散布的。他现在,正在和黑日科技交易——”
全息投影切换成监控画面:马克坐在昏暗的酒吧里,面前放着一台加密笔记本,对面的男人戴着黑日的乌鸦徽章。
“萧宇的‘防御网’必须被破坏,”马克的声音从监控里传来,“我要让各国代表看到——预委会连内部安全都做不到,凭什么管他们的命?”
“马克·霍夫曼,北约中将,”萧宇的声音冷得像冰,“他不是在为国家争取利益,是在用末日当筹码,谋自己的权。”
克莱恩的脸彻底黑了。他抓起手机:“我现在就联系五角大楼,冻结马克的账户!”
曼德拉掏出佩枪拍在桌上:“我派特种部队去酒吧抓人!”
“不用。”萧宇摇头,“张猛已经带队去了。”
监控画面里,张猛的身影突然从阴影里窜出,一脚踹翻酒吧的酒柜。马克的瞳孔剧烈收缩,抓起笔记本想跑,却被张猛一把按在吧台上。
“萧帅说你爱搞阴谋?”张猛扯着马克的衣领,“老子今天让你看看,什么叫‘阳谋’!”他举起马克的笔记本,“这玩意儿里的‘破坏计划’,够你在国际法庭待三辈子。”
马克的脸涨得通红,突然冷笑:“萧宇,你以为联合了50国就能赢?末日不是你的预言,是——”
“带走。”萧宇打断他,“交给国际法庭。”
会议室里响起掌声。曼德拉用力拍着萧宇的后背:“萧,你让我想起一句话——‘真正的领袖,不是让所有人服从,是让所有人明白为什么要服从’。”
萧宇看着监控里被押走的马克,突然感到一阵疲惫。他转向林悦,后者正冲他比“oK”——防御网的数据共享系统已经启动,各国的灾难预警开始实时同步。
“各位,”萧宇重新站上讲台,“预委会不是权力机构,是‘警报器’。今天,我们学会了信任;明天——”他望向窗外的晨光,“我们要学会,用这信任,去挡末日的第一波拳。”
散会时,曼德拉塞给萧宇一盒非洲特产的巧克力:“给你父母的——他们教出了个好儿子。”
克莱恩递来米国航天局的星图:“这是我们新观测到的能量波动,萧,你说得对,末日真的要来了。”
林悦挽住萧宇的胳膊,指尖轻轻摩挲他掌心的茧——那是重生前握了一百年枪的痕迹。“累吗?”她轻声问。
“不累。”萧宇摇头,“因为终于有人,愿意信我了。”
远处,张猛的越野车鸣着警笛归来,车顶的探照灯划破晨雾。萧宇望着渐渐亮起的城市,突然想起重生那天的晨光——和现在,一模一样。
但这一次,他不再是孤孤单单的“预言者”。
他是,五十个国家的“警报器”。
是,七十亿人的“守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