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群溃兵全部趴伏于地上,张辽、张和因为人手太少,也没有精力去收降,只是在此静静看押着。
没过多久,教导旅跑步而来,根据张辽的命令分成两列,将这群溃兵彻底包围,然后派出士兵收缴地上的武器,用绳索将俘虏串成一串串。
清点人数后发现,除了数十人在慌乱中被踩踏而亡以外,3000多人竟,无一人漏网。
战死者只有两人:一个是主将刘武,一个是擎旗兵。
至于如何安置这群俘虏,就不是张辽该操心的了。
只见教导旅旅长何冬,直接命令一个团的士兵,全副武装地押送,这些被串成一串串的俘虏,顺着官道原路返回。
张辽三人正准备商议下一步计划时,杨平派来的传讯兵,递上了杨平用帛书书写的正式任命状。
张辽看着帛书上,那带着标点符号的简体汉字,将其递给旁边的张和。
于是张河大声念道:
\"兹任命:张辽、张文远为护民军团东部行军元帅,近卫战车营、教导旅、混编后勤营、何曼所部3000人、黄邵所部3000人,尽归其统帅。
作战目标为攻取平舆县,驱走或歼灭桥蕤所部五千精锐,向东阻挡袁术大军。
作战方案由张辽全权负责,各部应无条件遵从!
护民军团都督杨平!\"
张辽接了命令以后,手持帛书面向西北而立,神色庄重地行礼说道:\"辽,领命!定不负都督所托。\"
张和、何冬等在场的团级以上军官,纷纷向张辽行军礼:\"参见元帅!\"
张辽回礼,说道:\"蒙都督看重,令辽统领万余大军征战一方,辽,定当与诸位同心协力,完成都督制定之作战任务。\"
作为护民军团的中高层军官,在场的人都知道杨平有多看重张辽,同时张辽也有\"百骑破曹营\"的战绩,对其能力也是表示认同。
皆齐声回答道:\"我等定当遵从元帅将令!\"
于是,张辽就开始布置作战任务。
因为确定后边有近万步兵将会赶到,张辽综合一下今日各部的行军距离,随即命令在此地安营扎寨,让士兵好生休息,明日再行出发。
同时命令刘处带领一队骑兵前出30里,为大军探查敌情。
在张辽布置安营扎寨的时候,南方100多里外的北宜春县(今汝南县西南),刘辟看着前方那座低矮的小城,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刘辟在三月初三晚上决定吞并杨平部众后,就迅速制定了作战方案。
三月初四,便开始集结在平舆县附近的一万多青壮,同时派出使者到平舆县,言说自己获得曹操和袁术共同举荐,为汝南郡太守,将率部平定黄巾贼诸部,若有不殆之时,请桥将军出兵相助。
当时,桥蕤很懵,因为他没接到袁术的通知。但看曹操的上表原件后,表示会和自家主公商议。随后就派遣使者快马向寿春而去。
三月初五,刘辟各大营,陆陆续续集结的一万二千余大军,就从汝阳县(今汝南县)出发,向西行进了数十里,在北宜春县东部十里扎营。
而这个距离,已经达到了护民军团外围岗哨的警戒范围。
已经抵达北宜春县20多天的太平民团老营,根据杨平与刘辟四人的商议,驻扎在北宜春县西部。
加上路上收留的流民,整个大营有三万多人,共分为6个千户所,沿着汝河南岸一字排开。
北宜春县县城,是一个边长只有一里的小城,历经战乱,高度不到两丈的城墙已经残破得到处都是缺口。
作为太平民团老营的最东端,也是防备东部刘辟的前沿阵地,太平民团副都督陈皮就把指挥部设在了这个残破的小县城里。
作为跟随杨平一个多月的副都督,陈皮也接受了杨平\"不做流寇做建设者\"的思维。
这20多天时间里,虽然陈皮的主要工作,是领导着老营的人口在汝河南岸开荒种地,
但北宜春县的城墙却一直没有停下修缮的脚步——经过20多天的努力,总算是用泥浆、石块将夯土城墙上的几十处缺口全部补齐了。
而作为护民军团在汝南郡实际上的军事指挥者,老七团团长江波,也始终没有放松对老营青壮的军事训练。
特别是杨平的亲卫杨虎,带着杨平的命令回到汝南后,作为第一批太平民团团员的江波,已经成为汝南大营的实际控制者。
相比于杨平起步时的那十多位高级军官:
钟矛善于交际、有眼光;
齐峰足够忠诚、心思缜密;
牛庄忠诚、一根筋;
黄正、马河智商较高、学习能力较强;
而江波,则是这些人中思维最为灵活之人,为人极为跳脱,常有出人意料的想法。
比如杨平在魏家坞堡旁边的颍河里,下竹笼捕鱼的时候,江波就已经提议杨平建造竹筏,将捕鱼的竹笼放到河中间。
江波对得起他的姓名,水性也很好。当时杨平手下也就操练了百十号人,却直接给他调了20人,让他负责到颍河中间去捕鱼。
这位确实也没辜负杨平的信任,每天都有不俗的收获,就靠着这些鱼肉熬成汤,给手下这百余青壮补充营养,
才能让杨平在元宵节之夜,以100名装备简陋的轻装士兵偷袭魏家坞堡成功,瞬间控制了魏家大院,斩杀了魏家嫡脉,俘虏了魏家坞堡内的佃户、庄客。
而当杨平决定将老营迁到汝南时,大营表面的控制者是副都督陈皮、以及当时杨平任命的两个后备旅长石臼和宁季。
但军队的指挥者却是江波。
到达汝南后,江波就迅速地以原有的老七团、老八团、老九团为基础,编成3个作战旅(每旅500人)。
在杨虎抵达汝南,传达了杨平关于让汝南大营派遣一部分青壮到临颍县协助守城的命令后,
江波立即以这3个旅为基础,组建了近2400人的北上大军,由赵茁、孙力二人率领,北上去支援杨平。
而他和杨虎,以及负责大营后勤调度的刘七,迅速以3个旅留下的300余人为基础,组建了十个300人的民兵团。
作为现代穿越过来的杨平,深知情报的重要性。所以刚稳定下来的江波,就向汝阳县和平舆县派遣了暗哨。
在三月初三,汝阳县城内就传遍了曹操上表刘辟为汝南郡太守之事。
汝阳县的暗哨仅靠两条腿,在第二天下午就跑完了数十里地,将此事报告给了江波、刘七和陈皮。
陈皮一面派遣传令兵,向北面去通知杨平(两条腿的传令兵,肯定跑不过骑马的龚元),
一面命令江波,迅速集结民兵部队,准备抵挡刘辟的大军。
根据陈皮、石臼、宁季、江波、刘七、杨虎等汝南大营主要领导者的商议,认为应当执行杨平常说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策略:
放弃现有的其他营寨,以及耕种的十多万亩土地,将太平民团在汝河之南的三万余部众,全部集结到北宜春县城内,实施坚壁清野!
依靠目前营地内尚有的数千石粮食,足够坚持一个月以上。
而一个月内,在北边统领大军、击败曹军精锐的杨都督,肯定能南下回援,到时候刘辟就死定了!
几人制定了坚壁清野的防守战略以后,就开始迅速召集散落在北宜春城西部40多里地范围内的民众。
由于北宜春城面积太小,即便是进行集体安置,最多也只能容纳2万人。
于是江波提议,由其率领5个团约1500人的民兵队伍,在北宜春城东北角3里地的汝河南岸拐弯处扎下大营,与北宜春城形成犄角之势。
陈皮等人商量以后,同意了江波的提议。
并且将5000余从魏家坞堡出发的老太平民团部众,和5000余路途中收编的部众安置在城外的大营里。
因为这一万余人的组织度和忠诚度,可不是后来因粮而聚的那些难民们能比的,即便是在城外扎寨,也不会有溃逃的风险。
而后来因为一口吃的加入太平民团的那些难民们,全部关在有城墙的北宜春城内,想逃也逃不出去。
只能说杨平用一个月时间搭建的草台班子,其管理水平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普通诸侯们的团队水平了。
(也有可能是这片土地上从来不会缺乏有才能的人,缺的只是他们施展的平台。比如说,整个大汉朝也不过是一个县的人才就给建起来了!)
所以等三月初六上午,刘辟带着一万二千多大军,赶到北宜春城前时,见到的是一个防守严密的小城,以及在城东北角河边,可以直接威胁北面和东面城墙攻击者的一座坚固营寨。
在开打之前,刘辟先派遣大嗓门的亲兵,到北宜春城墙和临河的大寨旁边喊话劝降。
意思就是:我刘辟已经得到朝廷的认可成为汝南郡太守了,你等只要归顺我刘辟,以后就不用做流寇了,可以安安稳稳地耕田生活了。
甚至还喊话北宜春城墙上的守将陈皮,愿意任命其为北宜春县县长(东汉时期大县称县令,小县称县长)。
在城墙上的杨虎,见陈皮正在思考没有立即答话,瞬间指挥列于东城门上的六部三弓床弩,直接将传令的使者钉死在地上!
并责问陈皮:\"陈副都督不答话,意欲何为?!\"
陈皮不悦,冷哼一声:\"某在思考,若假意应允,拖延些时日,是否可行?\"
陈皮似乎是知道,作为杨平亲信的杨虎不信任自己。
于是面北而拜,大声道:\"自都督觉醒宿慧之后,所作所为,某甚是佩服!
故,不足五日便将流民营地让于都督统领。
某如此识时务之人,岂会看得上刘辟这等小丑?!
某知你忠心于都督,然,皮之忠心,亦不容尔等质疑!\"
说罢,陈皮对着城头上的士兵们大吼道:\"尔等且听清楚:
杨都督率领精锐之师在颍川击败曹军三万精锐!\"
然后指着城墙外,穿着仿制于太平民团竹甲、勉强能列出阵势的刘辟大军,不屑地说道:
\"尔等看看眼前之敌是何成色?!能攻破我等之城墙吗?!
某两日前,已派兵传讯都督。
都督之精锐,日行50里不成问题。
也就是说,我等只需坚守城池5日,待都督精锐大军一到,定能将眼前那些乌合之众,杀个片甲不留!
此战,我等必胜!\"
陈皮的意思很明显:老子对杨都督的忠心,不比你杨虎少多少!而且,老子比你杨虎更是识时务。
他对士兵们说的话,既是在鼓舞士气,也是在告诉杨虎:都督精锐大军在外,我要是投降,都督回来以后我即刻没命。我投降个毛啊?!
陈皮这话的意思杨虎也是听明白了。
于是陈皮话音刚落,杨虎就举着拳头大喝道:\"必胜!必胜!\"
进而,城门楼上的士兵们都举拳大喊:\"必胜!必胜!\"
喊声随后传遍了整个城墙。
大家都知道都督精锐大军在外,5日之内就能打回来,瞬间士气大振!
而城外的刘辟,见城墙上毫不犹豫射杀了自己的使者,瞬间大怒,命令王辉指挥着前锋3000人,抬着简陋的竹梯开始向城墙冲锋。
高度也就两丈(约4.5米)、宽度一丈的城墙防御力虽然不高,但也不是打个坞堡都费劲的刘辟手下,能奈何得了的!
城墙上竹制的三弓床弩、城墙后的投石机,以及竹制的连弩、大型竹制单体手弩,纷纷向城墙下刘辟的士卒倾泻竹矢!
因为城北面不足两里地便是汝河,而且在东北角还有江波大营的威胁,所以刘辟的进攻方向是南门,其他三门也仅仅是派兵监视。
陈皮只是有些朴素的政治智慧,但确实没经历过战阵,于是毫不犹豫地将城头的指挥权,交给了参加过颍川城守卫战的杨平亲卫杨虎。
面对蜂拥而至的刘辟大军,杨虎在确定另外3面城墙没有威胁后,直接将城内能够集结的60余部三弓床弩,和60余台竹制投石机,全部集结在南城墙。
一通密集的火力倾泻以后,伤亡超过两成的3000大军,在某个不知名的士兵带头下,扔下了手中的竹梯,掉头撤了回去。
其他士兵一看,在受伤的同伴的惨叫声中,只恨爷娘少生了两条腿,也迅速向南逃去……
刘辟见第一次攻城,竟然连一刻钟都没撑过去,心下大怒。
但他也知道自己手下部队的成色,更惊叹于城上守城器械之充足。
于是命令手下亲卫,收拢撤退回来的败兵,和王辉、龚都商量道:\"北宜春城,其城小,若只攻其一面,守城之军与器械皆能集结,与我等不利。
然,城东北角不到三里地,便有敌军大营,故,我等无法从东面和北面攻击北宜春城。
为今之计,只有先拔除汝河岸边的敌军大营,方能心无旁骛地攻击北宜春城。
甚至,若我等攻破河边大寨,城中之人就有可能开城投降。\"
王辉和龚都纷纷赞道:\"使君高论!\"
刘辟面有得色。
龚都提议,由他率领3000部众陈于北宜春城西面,防止杨平贼军西逃。
刘辟一听,捋了一下自己的虬髯短须,点头道:\"龚副将之言,正合吾意。\"
于是龚都就带着自己的3000青壮,绕过城南,在西城墙前安营扎寨。
一个时辰过后,刘辟又带着手下8000多人,开始围攻江波在城外的大营。
江波的营寨扎得极有章法:北面是汝河,汝河在这里稍微向南拐了个弯,于是整个大营的东侧也基本上临水。
只有西面和南面是用泥土、木棍、竹竿扎起的高度一丈的栅栏,防护力只能说聊胜于无。
真正的杀招是,杨平一直强调的土木作业——营寨栅栏前百步之内,被挖得横七竖八的沟壑。
等刘辟率领大军从西面和南面同时攻击江波营寨的时候,营寨里只射出了毫无劲道的竹箭。
刘辟一看营寨抵抗如此薄弱,就敲响了战鼓。
南面和西面的各2000人的大军,瞬间就毫无章法地冲向寨墙。
而他们脚下宽度半丈多、深度也就半丈多的那些沟壑,就被他们忽略了——毕竟换算成后世单位,也就一米二宽的沟壑,这些人可以轻松跳过去。
待刘辟大军接近寨墙时,江波命令身边的传令兵吹响了特制的铜号。
刺耳的金属声瞬间传出老远。
在汝河堤岸后埋伏的工程兵们,迅速砸下了身前的杠杆:
一道用木门挡着的,宽度约一丈的河堤口子,瞬间冲倒了木门,汹涌的河水,顺着这道一丈宽的口子,迅速流进营寨前挖出的一道道沟壑。
被分流后的水势既不湍急,也没有漫过沟壑。
有道是水火无情,人类天生恐惧水火!
再加上江波提前在营前安排好的士兵们,拿着大喇叭喊道:\"决堤了!决堤了!汝河决堤了!快逃命啊!\"
正在进攻的刘辟士兵,一看浑浊的河水,顺着一条条沟壑正缓缓地向他们漫来,天生的恐惧感,让他们来不及思考这点水量能不能把他们冲走,以及一米多深的小水沟能不能把他们淹死,而是一个个扔掉手中武器,争先恐后地向后逃去!
后边的人来不及反应,被前面逃跑的人给撞倒到沟河里,呛了几口泥浆以后,一个个如失心疯般大喊着:\"快逃命也!汝河决堤了!快逃命也!\"
看着前面混乱的刘辟所部士兵,江波也没有客气,直接招呼手下4个团的民兵,用标枪、投石索、竹弩招呼……
江波倒是满脸遗憾,没有下令士兵们冲出寨墙,原因是,他的这些民兵们训练时间太短,甚至就连整齐的队列都做不到。
一旦出了寨墙,江波就无法控制了!
于是就错失了一战将刘辟击溃的机会。
而刘辟看着自己落荒而逃的士兵,能做的,也就是派出亲卫,把这些败兵收拢回来。
当收拢、安置完败兵以后,粗粗一估算,包括逃跑的,今天刚开战,就在城墙下和城外大寨损失了2000多人!
刘辟忿然的看着眼前的北宜春城,望城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