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带着亲卫在城墙上巡视一周,给轮值守城的士兵们加油打气。
重点是东城墙和南城墙,这两面城墙分别由后备二旅和后备一旅驻守,这两个旅相比于主力的步兵一旅和步兵二旅,战斗力稍弱些。
但东、南两面估计不会是曹军主攻方向。
下了城墙后,杨平坐着架子车,神色自若地巡视了驻扎在城东和城西的预备一旅和预备二旅。
这两个旅相比于后备旅,战斗力更弱一些,被杨平当做预备队使用。
最后,杨平巡查了由陈姓老妇人管理的后勤营。
返回临颍县衙后,走进卧室,杨平开始一件件脱去身上的装备:
首先是直径两尺半(近60厘米)的竹制毡帽,头顶有一个直径一尺的铸铁圆顶,整个毡帽具有不错的防护力,重达七八斤;
随后取下胸前直径两尺的铸铁圆盘,重量也有五六斤;
接着是精工细作的一副竹甲,竹片排列极为紧密,重约两斤;
脱掉外面的麻衣和丝绸衣后,里面是一副用铜环制成的锁子甲,重约七八斤。
怕死的杨平,搞出的这套复合装备,防护力可是不弱,正面硬扛强弩近距离攻击是没问题的,等于是给他加了一条命!
脱掉内层的皮裘后,只穿丝绸内衣的杨平躺到床上盖上被子,疲惫得不想睁眼。
回想他穿越过来时,这具身体瘦得只剩骨头,体重也就八十多斤。经过这一个多月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和循序渐进的锻炼,体质有所增强,体重增加到了近百斤。
但顶着二十多斤的重物在城墙上跑了十来里,还是差点把他累虚脱。
杨平醒来时天色将黑。吃过晚饭后,他在县衙内召集各旅旅长召开例行会议。
驻守城墙的四位旅长黄正、马河、齐峰、王五向杨平汇报:\"士兵们士气正旺,城防工作没有任何漏洞。\"
两个预备旅的旅长郑春、何冬表示:\"预备旅正在按照都督的要求进行列队训练。
在一日三餐的加持下,士兵训练得很努力。若守城之战需要预备旅出力,随时都能拉上城墙战斗。\"
杨平对六位旅长的工作表示认同,不吝夸奖道:\"诸位皆将军之才也!\"
最后是护民军团司马钟矛对城内工作做总结汇报:
\"禀报都督,经过两天的整顿,我们拆掉了临颍县城内所有金属物品,在县衙南侧建起了铁匠工坊。我们尽量在五天之内,将这些金属制品按照都督交给我们的草图制成武器装备。
另外,需要拆除的房屋我们已经做好规划。拆除后的木材、砖石等所有能用得上的物品,都将制作成守城工具。
城内的排水系统已经疏通完毕。从今天开始对城内卫生进行清理,我们设置了二百多个茅厕,保证卫生。
同时开始灭杀城内的老鼠,一切都按照都督要求做好防疫准备。
我们在四个城门后,修建了半圆形高墙充作瓮城,还在瓮城外围修筑了街垒,即使城门被曹军攻破,我军仍有办法将其赶出城去。
我们在东西南北四门后百步位置建立了四个临时医疗站,可以处理轻伤。
在县衙前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医务站,有5个屠夫和两个手艺极好的老绣娘,再加上五坛子烈酒,我敢说,这世上就没有比我军更好的医疗条件了!
另外,我们在城中开垦了一百多亩菜园,从坞堡里带来的菜苗和菜籽都已种下。过上几天,我军就不缺蔬菜食用了。
另外,我们已经挖了数十个大坑,开始养地龙(蚯蚓)了,按都督所说,多吃地龙,可治夜盲症。
等天黑后,后备一旅将派一团兵士秘密出南门,到颍河岸边放置竹笼。在明日天亮前收回竹笼,估计将有不错的渔获……\"
林林总总,钟矛这位军团司马把后勤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得到了杨平的夸赞。
……
这一夜相安无事。
在天亮前,在禁卫团200余壮汉的护卫下,镇守城南的警备一旅派出人员,把几里外颍河岸边下放的100多个大型竹制鱼笼收了回来,竟然得到了2000多斤的渔获。
南门这边的动静,被曹军斥候紧急报告到了大营。
曹操和众将也想不明白城内的守军在干什么?
于是就命令斥候们,“紧盯临颍城内的一举一动。”
被这个消息惊醒,曹操也不睡了,起身带着曹昂巡视城寨。
一路上,不厌其烦地给曹昂仔细讲解着如何安营扎寨、如何安排部队轮值守卫……讲的精细无比,毫不藏私。曹昂学习的也十分认真,真是一幅和谐的画面。
曹军主力驻扎在临颍城北3里外,并在城东3里外和城西3里外各设置了一个小寨,呈品字型把临颍城夹在中间。
曹操问曹昂为什么如此布置?曹昂的回答得到了曹操和诸将的赞同:
\"攻城之战,围三缺一,予敌生路,则守军必无死战之心。
临颍城南三、五里乃颍河,河上有桥贯通南北。我军未驻兵城南,未占颍河之桥,此为示敌生路。
然,儿料父亲必于颍河南岸设伏,若守军南逃,过桥时必争先恐后,混乱不堪,待敌过桥后,只需少许精锐,便可全歼残敌!\"
看着诸将称赞好大儿,曹操面色平静,但那嘴角怎么也压不住。
正午时分,夏侯惇带着一位老者来到了大营之内。
曹操起身迎接,以礼相待。原来,这位老者正是颍川荀家家主荀俭,为荀家八龙之首。
双方见礼毕,曹操问道:\"伯父可知郭奉孝乎?\"
荀俭捋须而答:\"如何不知?奉孝有王佐之才。使君欲得之?\"
曹操笑道:\"正欲相请。然闻奉孝喜交豪杰,厌虚名,故不知其所在。伯父乃奉孝同乡,可知其踪迹?\"
荀俭笑道:\"此事易耳。待老朽归家后,遣稳妥之人寻奉孝,言明使君相邀之意。以老朽之见,奉孝必愿追随使君。\"
曹操起身相谢,坐定后又问道:\"伯父可知杨平乎?\"
提到杨平,荀俭脸色骤沉,沉声道:\"此子乃妖邪之辈!前时攻破魏家庄园,杀尽魏家嫡脉,老朽的侄女婿亦命丧其手,侄女被充做苦役!使君问此贼何意?\"
曹操沉思,不曾想那杨平和荀家竟有如此大的梁子,于是正色说道:\"今临颍城中,正是杨平所部,某欲破之,故请伯父解惑,告知杨平之底细。\"
作为许县附近的地头蛇,在此地根深蒂固的荀家,对杨平的底细知道的一清二楚。荀俭回答道:
\"杨平,年十六,诈称'中华帝君',旬日间聚流民万余,据魏家庄园,制竹甲、竹矛,编练军伍,然,实兵不过两千......\"
说到这里,曹操打断了他的话,听到荀俭说杨平只有两千兵,且用的是竹甲、竹矛时,曹操恍然大悟,拍案而起,赞叹道:
\"此子真机智也!竟以此虚张声势之策惑我!\"
心中明白临颍城内所谓的精锐之军只是样子货,只是杨平诡计多端而已。于是对攻破临颍城,生擒杨平,那是充满了信心。
随后就是曹操和荀俭这两位高雅之士在大帐中谈古论今,评论天下大事了。
曹昂随侍帐中,仔细聆听,某刻,插言道:“父亲、荀家阿公,儿欲前去劝降杨平,可否?”
曹操闻言,谓荀俭道:“伯父,杨平此子有大才,吾若招降,定使其到荀家赔罪。”
荀俭看着满脸期待的曹操,还能说什么,一个侄女婿而已!于是回答道:“有用于使君者,当纳之。老朽只喜使君得其所愿也。”
曹操可稀罕他的好大儿了,派典韦、许褚哼哈二将护卫曹昂前去劝降。
午饭后,杨平正在城墙上巡视。忽有小兵来报:
\"禀报都督!曹军派出使者在北门外等待都督答话。\"
杨平来到北门,只见两名身高9尺,极为雄壮的壮汉,身着重甲,一人手持一面七尺大铁盾,护卫着一个身高约8尺,穿着全身铠甲的青年,站在城墙外50步。
在他们后边百步之外,有一支200余人的骑兵部队,全副武装的待命。
杨平站在女墙边,看一眼下边的三人,便知道被护卫的青年就是正主。于是拿起大喇叭问道:
\"汝乃何人?有何话传于本督?\"
只见那青年对着城头拱手一礼,朗声说道:
\"某乃曹昂也!城上可是杨平杨都督?\"
“曹昂,曹操的长子。”杨平仔细观察下边三人,得出结论:两个手持大盾的人应该是典韦和许褚。
杨平不着痕迹的摸了摸后背挂着的两个卵圆形铁疙瘩,心中快速的盘算着:50步的距离,让旁边的牛壮把这两颗装药量超过半斤的炸弹扔过去,能不能把曹操的长子和他的两个超一流的武将直接给报销了?!
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他却按压住了这一闪而逝的想法。
主要是下边喊话的人是曹昂。要是喊话的人是曹操,杨平将毫不犹豫的把这3个家伙给报销了,曹军群龙无首也就该撤了!
但若是杀了曹操最心爱的长子和两个最心爱的爱将,那就等于跟曹操结了死仇,曹操不拼了命的攻下临颍城,灭了杨平才是怪事!
杨平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击败曹操以后获得点名声,然后苟到汝南去发展。跟曹操结成死仇,这不符合他的战略利益。
于是,杨平也对着曹昂拱手道:\"在下正是护民军团都督杨平。曹大公子有何见教?\"
曹昂朗声答道:\"闻家父言,杨都督乃当世少年才俊,有甘(甘罗)、霍(霍去病)之资。
昂心向往之,故来一见!请都督取下毡帽,容昂一观。\"
杨平笑了,说道:\"某闻曹公帐下有两员猛将,典韦、许褚,可是大公子身前持盾二人?\"
曹昂点头应是。
杨平问道:\"某素敬仰两位猛将,二将可否卸甲,让某一观?\"
曹昂苦笑着摇头,拱手作揖道:\"昂失言矣,都督勿怪。\"
杨平摆手示意手持竹弩的士兵们不用紧张,收起竹弩即可。然后主动问道:
\"曹大公子,昨日,是你请曹公回营?\"
曹昂应是。
杨平心中苦笑了一下:曹昂还真是他老子的福星啊。
曹昂见杨平不语,于是主动说道:\"昂有一言,请都督细听。
今天子蒙尘,天下动荡,民不聊生。家父怀平定天下之志,礼贤下士,唯才是用。都督何不归附家父?
随吾父,定可使都督施展才华,平定天下,安定黎民。诚如是,朝廷当以封侯之爵酬之。\"
听完曹昂的话,杨平心中还是苦笑:要是我以其他方式穿越到三国,我现在肯定领着手下这6000兵将投靠曹操了,跟着曹老板混,以后最起码荣华富贵不差了!
可是,我这是为两个仙人打赌,才给送到三国时代的——要是我3年内没平定三国,我就死定了!
富贵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呀!
于是,杨平苦笑着对他说道:\"请大公子告诉曹公:'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曹昂带着许褚、典韦回营后,将与杨平的交流告知曹操。
曹操自言自语道:\"'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此子好文采也,吾当生擒之。\"
这一天就这么安静的过去了,曹军在制造攻城器械。
杨平在组织城内清洗,出动了3000多人,把整个临颍县城给翻了一遍,把所有的老鼠全部擒杀,集中焚烧。
已经在活动的蛇、虫,也被全部收拾了,制成了肉干、虫干,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在城中各处挖洞,还真让他找到了几个以前大户留下的地窖,获得了一些粮食。
这一天过得极其轻松,曹军没有来骚扰。
杨平的部队,按训练结束后,吃了晚饭就开始睡觉了。
夜间,仍然有士兵到颍河去下鱼笼,第二天早上同样有不俗的收获。
天亮以后,曹军三个大营内响起鼓声。
杨平知道,战斗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