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骑营的士兵们牵着马、赶着车,全部渡过浮桥,到达汝河东岸时,护民军第一镇副总兵何仪,会同第一师师长王成,
带着已经列队完毕的第一师6000余人,缓缓向南而去。
雄壮、嘹亮的《护民军团行军曲》,瞬间响彻在两河交叉口,洪水泛滥而形成的大片荒地上:
“护民军人个个要牢记,三项纪律八大注意……
意志坚定永远向前进,太平盛世我们来开拓……
天下大同人人尽欢颜!”
守卫营寨的袁军士兵,在这嘹亮的军歌声中,就看到月光照耀下,反射出冰冷光芒的一排排队伍。
旋即,铜锣声急促响起,在袁军大营最北端的小营寨里传开……
警备的袁军士兵,大致数了一下两里外的那群发光体,便立刻通知了营寨校尉。
刚刚清醒的校尉,立马让亲卫骑上战马,向南而去,而校尉却开始约束营内慌乱的士兵。
这就是杨平的策略:我河西大营的士兵们忙碌了一夜,你袁术大营士兵们也甭想安睡。
有第一师6000人前出两里地,警戒袁军营寨最北边,杨平相信,天亮之前,所有袁军大营的士兵们,都得提心吊胆地起床等待,进而耗一耗他们的精神和体力。
连绵不绝的铜锣声响起时,袁术刚刚结束了和手下谋士以及将军的宴饮,仅存的理智,让袁术在狂欢之下约束了自己,也约束了手下的将军们,没有如张飞一般喝得烂醉如泥。
但即便如此,被惊醒的袁术仍然挣扎了3次,才从榻上坐起来,进而询问:“是何处敲响警戒铜锣?”
站立的亲兵说道:“从大寨的最北边传来。”
不多时,袁术在亲兵的帮助下披挂整齐。
北寨校尉的亲兵也骑马赶到,向袁术以及张勋、韩胤汇报:
“刚刚。负责警戒的卫兵发现,河西大营在悄无声息间,便在汝河上搭起了一座浮桥,
不下5000人的精锐之兵。已经列成阵势,停留在最北寨两里外,而且,浮桥上人影绰绰。”
袁术听完,顿时大怒:“杨平小儿,安敢如此败我兴致!”
随即便要命令张勋敲响战鼓,集结营寨里的军士,要列阵出战,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张勋急忙劝解道:“主公,此时正是三更时分,虽有明月悬空,然,夜间仓促出兵实为不利也。
主公可派骑兵前出警戒,责令大寨内各校尉,缓缓约束其部下,待披挂整齐、吃些餐食后,再出战列队。
届时天光大亮,亦不惧杨平小儿施展阴谋诡计。”
就连与张勋不太对付的韩胤也出言劝解:“主公,杨平小儿夜间出兵,定是有备而来,我等需做万全准备,方可与其对阵。”
刚刚进到大帐的桥蕤,对杨平部队的夜袭深有体会,也说道:“杨平妖人最喜夜间突袭,主公不得不防啊。”
袁术虽然狂妄自大,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之人。刚刚的愤怒,只是被人搅了兴致,特别是刚刚睡着没多久就被人叫醒,起床气有点大了。
听众人劝解,也知道半夜时分,仓促出兵定然不妥,于是传令,让自己的亲卫带着营寨内的千余骑兵,抵达北寨外警戒,防备护民军突袭营寨便可。
随后责令,各部校尉约束手下兵卒,全部披甲、持兵,等天亮后,出寨好好教训一下杨平小儿。
于是,第一师高唱的行军曲,惊醒了沉睡中的袁军大寨,本来灯火阑珊的军营里,一堆堆篝火被点燃,瞬间便是灯火通明。
坐在箭塔上的杨平,看到对岸东南的袁军大寨点起篝火,再听着远处传来的军歌,站起身来,嘟囔一句:“本都督不睡觉,你袁公路也甭想睡觉!”
听得身后的诸葛亮直摇头,暗道:“这杨都督怎如此小儿心性?”
但又不得不佩服杨平——大战当前还能如此轻松,真是统帅之才也。
不过,当诸葛亮心中的统帅,将目光放到浮桥上时,脸色立马大变,一把接过吴土手上的大喇叭,对着前方200多步远的浮桥大声喊道:
“混蛋!谁让你们列队踏步前进的?都他娘的把脚步给本都督放轻一点!乱一点!”
原来是浮桥上的近卫营士兵们,听到对岸第一师的士兵们唱着护民军团行军曲,条件反射地跟着歌声鼓点走起了齐步,
把杨平出兵前过浮桥的注意事项全部抛到脑后了。
桥上的士兵们听到有人喝骂他们,扭头一看,就看到箭塔上那个拿着大喇叭气急败坏的人。
近卫营的士兵,可以说是最熟悉杨平的,那熟悉的声音和单薄而挺立的身影,让这些士兵们迅速反应过来,连忙改变步伐,再也不敢昂首挺胸阔步向前了。
而此时,正骑着马站在东岸的张辽却一阵汗颜——自己只顾着领着车骑营列阵了,又把把的交代给忘了。
同时却更加佩服杨平的细致,连过桥时的步伐都给考虑到了。
张辽刚刚感慨完,就见前方骑兵迅速过来报告:“禀报将军,袁军大寨,中门大开,有一支骑兵已经缓步出寨。”
张辽一听,立马命令身旁的刘处、张和:“你二人速速率领车骑营,在第一师阵列东侧列队,防备骑兵突袭。”
张河、刘处二人立马抱拳应诺——刘处一马鞭抽在马屁股上,立刻前去集结了百余机动骑兵前出。
张河则迅速命令前面的御手驱动马车,向前而去。
(这里要说一下杨平车骑营的编制:
一辆双马双轮战车,上面有两名御手在前,中间是一部双弓床弩,由车后部的两名士兵操作,同时,这两名士兵一人还有一支长度两丈的卜字长戟。
一辆战车就是一个战车小队,战车后边跟着一个小队12人的步兵,16人称之为一个战车中队。
两辆战车外加24名步兵,32人称作一个战车大队。
一个车骑团共有两个战车大队(4辆战车加48名步兵),还有一个骑兵中队(24名骑兵)、一辆指挥战车以及8名教官和后勤人员,一个车骑团编制100人。
作战之时,四辆战车并列于指挥战车两侧,48名步兵跟随在5辆战车后边,24名骑兵分列在5辆战车两侧后方。
一旦开始冲锋,真的是势不可挡!
车骑营共计编制十个车骑团,分为左右两个旅,另外还有两个大队100名机动骑兵,加上后勤人员,共计1400人。
共计有骑兵约350人,指挥战车及后勤战车共20辆,双马战车40辆。
60辆战车后面,还可以各拖拽一辆双轮架子车,用来拉粮草和辎重。
整个车骑营备足物资,具备5天内,突击千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