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几人一登岛就感觉浑身舒畅,仿佛身体都轻快了不少,脑子也清楚了许多:“此处果然不凡!”
这是三人的共同感觉。
“钱塘县县令赵作山前来拜见仙师!”县令大人站在道观前整理了一下衣冠才朗声喊道。
“……”
“赵作山前来拜访!”县令等了一会又喊了一声。
“吱……”
道观大门缓缓打开。
“里面喝茶!”一个听起来很年轻的声音传来。
仿佛就在面前讲话一般。
三人走进观宇,才真正知道什么叫仙家宝地。踏入道观,一股清幽静谧之气扑面而来,仿若与尘世隔绝。
道观的建筑古朴典雅,飞檐斗拱间,似乎藏着仙人的低语。
缭绕的香烟在空气中缓缓升腾,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让人的心神瞬间宁静下来。
庭院中,几株古松傲立,枝繁叶茂,松针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石桌上,摆放着古朴的茶具,几缕茶香袅袅飘散。
阳光透过斑驳的枝叶,洒落在石桌上,那煮茶的壶正“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茶香袅袅升腾。旁边,一棵粗壮的金桂傲立着,繁密的枝叶间,满是金黄的小花,像点点碎金镶嵌其中。
微风轻拂,金桂摇曳,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与茶香交织融合,形成一种独特而迷人的味道。
赵县令轻轻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让这芬芳在鼻腔中肆意弥漫,仿佛全身的疲惫都被这香气一扫而空。
林泽静静地坐在石桌旁,享受着这惬意的时光,感受着茶香与桂香的交织,让心灵在这宁静的氛围中得到片刻的栖息。
道观深处,一座三清殿庄严肃穆。殿内,三清神像慈悲祥和,周身似有微光笼罩。神龛前,烛火摇曳,光影闪烁,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近处奇花异草,远处仙鹤飞舞。
整个道观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充满了仙家气息,让人忘却了世间的烦恼与喧嚣,只愿在此处寻得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林泽缓缓放下茶杯,起身拱手道:“县太爷到访有失远迎,失礼了。”
“不敢不敢,敢问仙师在哪座仙山修行得道?尊号是?”县令连连拱手道。
“叫我林道人即可,我以前在昆仑山修炼……几位请坐!”林泽招呼道。
推辞一番,最后钱塘县县令一人陪林泽落座。
林泽给赵县令倒一杯茶。赵县令受宠若惊的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顿时觉得清香扑鼻,那股香味直冲大脑,一时间耳聪目明,浑身舒坦,百病皆消。
“好……好茶!”县令激动的手都在发抖。
师爷和捕头见县令如此,哪还不知道错过了一场机缘?此时要死的心都有了。
“哈哈哈!我就说一起喝点吧?”林泽洒脱的大笑。又给捕头和师爷斟了一杯茶水。
“哈哈哈!”气氛也就熟络了许多。
其实茶叶是林泽经过武夷山时随便摘的,前世没去过武夷山,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那棵传说中的茶树。不过环境差不多,这茶叶自然也不差,水就是昆仑墟中那谭子灵泉了。
林泽发现用灵泉水煮茶、做饭不仅能让食材和茶叶里带上一丝灵气,还有提高食材美味的效果。
那么离开昆仑墟时肯定要把剩余的灵水全部带上。为了保持灵泉水的灵性,装水的瓶子都是用玉石雕刻而成的。当然别看瓶子不大,经过孤月大师亲自炼制,一个瓶子也相当于一个大水缸了。
“赵县令此次登岛恐怕不是单单为了喝一杯茶水吧?”林泽问。
“下官为这钱塘县一方父母官,听说仙长来此,自然要代表全县的父老乡亲前来拜会一番。另外就是代表临安府知府刘大人,恳求现仙师能庇护一方安宁,以后仙师有什么吩咐,我们县衙定当全力配合。如果本县令做不到的自然会上报临安府……”赵县令一口气说完。
“嗯……”林泽做沉思状。
在场另外三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一个个神色紧张的看着林泽。
“好吧!我说说我的条件吧?”
“呼……仙长请吩咐!”
“我来此地,也只会住上一段时间,不知何时就会离开,不过在那之前如果你们遇到什么不好处理的妖魔鬼怪尽管来找我。
不过我个人喜欢清静,不喜天天被人打扰,以后我会在广场设一香炉,平时供民众烧香祈福。只有每逢初一、十五开放道观前院供香客们进观烧香。
其余时间若非有事就不要打扰于我。”林泽道。
“好好好,一切就依仙长所言。只是这岛屿未与陆地相连,乡亲们出入有些不便……”
“唉?这一点赵县令不必担心,明早你来看,必然已经解决!”林泽道。
“多谢仙师!”
……
时间匆匆,四人也算是相谈甚欢,眼看时间不早,县令才起身告辞。在此期间林泽自然要展现一点奇异,比如隔空取物,讲“道理”时天华乱坠地涌金莲——林泽施展的幻术。
这些小手段让没见过“市面”的三人连连称奇,确信今天是见到真神仙了。
林泽起身相送,县老爷受宠若惊。
林泽是从底层百姓穿越而来,自然没有多大的架子。也是给一方父母官面子嘛,以后想过的舒坦,还是要应酬一二的。林泽本就是一凡尘人,想修的也是凡尘仙,自然不会断了世俗的习惯。
果然如林泽所言,第二日一早就有百姓发现江堤南岸与泽心岛之间修筑了一座石桥。
有大胆的百姓沿着石桥登上小岛,只见巍峨的道观前的大广场上树立一巨大香炉以供香客烧香之用。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县衙赵县令处,赵县令也不再耽误,一方面写信快马加鞭送往知府衙门。
一方面命令师爷带着木匠在江边南岸河提处搭建告示牌,并请亲自写了告示张贴以安民心。
告示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张:
“盖闻泽心之岛,祥瑞所钟,近日有仙家修士驾临,欲于此地结庐修观,弘道立德,实乃我钱塘之盛事,亦为万民之福音。
今观既成,仙师驻跸,此乃沟通天地、庇佑苍生之殊胜因缘。念及众生向道之心切,祈愿之意笃,特允每月初一、十五两日,阖邑士庶皆可入观烧香祈福,以沐仙风,共沾祥瑞。
然仙家清修,忌繁扰杂闹,不容轻慢亵渎。除此两日外,余时皆不得擅自闯入道观,惊扰仙师静功参玄。若有罔顾此示,擅闯禁地者,必依律究责,绝不姑宽。
本县衙秉持公正,护佑一方,今发此告,望诸色人等谨守规矩,各安其分,勿生事端,共襄盛举,以保钱塘境内太平祥和,民心安稳。特此公告,咸使闻知。钱塘县衙 敬示……”
有了县令背书,一时间百姓们也不再惶恐,多是来看热闹观看仙观的周边百姓。
有脑筋灵活者就在南岸石桥边摆上摊位贩卖茶水。倒是一下生意火爆,客人络绎不绝。
于是效仿者众多,不消半月,在南岸河提处倒是形成了一个小集市,热闹非凡。
而这一热闹景象,到了初一这一天更是到达顶点,十里八乡凡是听说过的百姓都想来看一看这道观里面的景象。
林泽站在道观后山,看着岸边熙熙攘攘的百姓笑着对伍子胥道:“伍先生这下可不缺香火了吧?”
“哈哈哈!多谢林老弟给我留一偏殿安身。”
“唉?伍先生可别客气了,你既在这安身,也必须干活啊。
要想香火昌盛,就必须解百姓之烦忧,这些还需要多多经营才行。”林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