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消息,周淼皱起眉头。
迅速拿出缴获的本州岛地图。
东金城,地理位置特殊。
在前滩。
可是一座重镇,结果没了兵镇守。
着实怪异些。
“一座重镇,没了兵马,很不对劲!”
周淼喃喃自语。
身边几个副将也不明,目光没有从周淼身上移开,等待解惑。
过了一会儿,他才又问道:
“现在东金城内什么情况?”
身边人回复:
“倭兵没有,倒是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倭人!”
“而且城内的屋里物资被收走不少,看样子像搬迁!”
周淼五指敲打在龙椅一侧,似笑非笑,嘴角扬起一抹微妙的弧度。
仗打到现在这个份儿上竟然搬迁了?
自然不是真的搬迁!
倒像是在避战!
避而不战。
想拉长战局时间?从而逼退明军?
试图打掉明军的嚣张气焰?
让一个月覆灭倭国成为幻想?
周淼思绪活络,他目前想到的是这些,按照战局总体走向来看,只能如此。
他原本想着把倭兵集合起来一网打尽。
可现在看来,一次性消灭已不可能。
也让他想到了游击战。
如果他们放弃城市,选择藏匿在山林间,那恐怕一时半会儿很难消灭。
为了证实这一点,又派出一队人马进攻土气城,这座城和东金城相邻。
结果,轻松入城,没有任何防御力量,只有为数不多的倭人藏在民房。
这一消息,又传回给周淼。
周淼现在确定,倭人在对付明军上已改变了作战方针。
避而不战。
展开一场拉锯战,想拖死明军!
明军跨越海洋而战,如果不能尽快速战速决,那就必须得收集物资。
否则,可能面临着断粮的风险。
周淼让这支军队迅速占领东金城等地,同时,还让他们收集生活物资。
既然想打持久战,那周淼自然配合。
他乘坐主战船,穿过大海,进入海湾,又来到江户城前。
陈九等人看到折返的主战船,一行人快步围去,来到海边。
江户城前的海湾,水深,可进行停靠战船,所以周淼便把战船调了过来。
陈九等人迅速登上战船,向周淼行礼:“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淼摆摆手:“免礼!”
“陈将军,你部这边什么情况?”
陈九恭声道:“回将军,我部和倭人打了一场,而且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把他们杀了一个片甲不留!”
“就此之后,他们退兵,再没了和我们硬碰硬的意思!”
周淼看着一片废墟的江户城,戏谑一笑:“呵呵,这样就说的通了!”
“原来如此!”
陈九不解:“陛下,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吗?”
周淼点头:“倭兵自知硬碰硬不是对手,所以他们选择避而不战,想把战局时间拉长!”
陈九皱起眉头:“时间拉长,恐怕对我军不利!”
周淼沉目道:
“是很不利!”
“如果他们还藏在山林中,那我们想尽快消灭他们将更难!”
“这该如何是好!”陈九有些紧张的问道。
周淼叹气,刚开始就不应该表现的太厉害,应该和倭人打个有来有回。
这样才能让他们掉以轻心。
好扎口袋,把他们彻底消灭。
现在呢,唉…这种机会不太会有了!
周淼已有解决之策,缓缓道:“既然想打拉锯战,那就和他们打!”
“从现在开始,我军两手准备,清除倭人的同时收集资源!”
“还有房屋,能不摧毁就不要摧毁,这些房屋可为我们的临时注意点!”
“是,陛下!”
陈九一行人,领命后迅速向江户城周边扩张。
果不其然,这里没有倭兵镇守,只有一些正在收拾的倭人。
看他们的样子想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可他们速度还是太慢了,被玄甲军捷足先登,小命丢了不说,还损失物资。
打仗打的就是资源…
周淼先一步看清倭人的盘算后,便开始两手准备。
就这样,江户城附近的城市,都被玄甲军清洗一空。
其中还有不少亡命徒在抵抗。
无济于事。
蜉蝣撼大树,不知所谓,连一点儿小水花也激不起。
周淼这边,在上千人的保护下来到国府台城,这座城距江户城不远。
而且没有被炮火轰炸。
故,还算干净一些,周淼就把指挥部定在这边。
陈九等人,分为六队兵马,一路上横推拿下数城。
几乎没遇到高强度的抵抗。
葛西城,小金城,国府台城遥遥相对,且距离近,拿下这里周淼所在的国府台城也在拱卫中…
到了晚上,陈九回到国府台城来见周淼。
“陛下,附近三城都已在我军掌控中,倭人也都被清除!”
“不见倭兵!”
“您看……”
陈九汇报着。
周淼神色平静,缓缓道:“准备和东线兵马合兵!”
“组成东部防御线!”
“是!”
在本州岛上,只有关东平原比较富庶,也就是明军现在占领的区域。
其他地域,平平一般。
至于倭人,全部被赶走,城市待不下去,只能选择上山入林,避其锋芒。
一个个和那丧家之犬似的。
有家不能回!
…
明军逐步扩张。
渐渐的把东线数城都掌控。
以至于倭人把最富庶的土地和城市丢掉。
两天时间,东线数城和江户城周边都进了明军实际控制区域。
且每一座城都有兵马镇守。
…
德川家光等人,节节败退。
只能带领麾下兵马上山入林。
不过反攻之心从未放弃。
他手中还有一支神秘军队,那便是柳生家族的忍者,他们藏在暗中打探消息。
每天都有新消息传到德川家光耳中。
当他得知明军已把东线各城掌控后,又气又无奈。
随行高层也都毫无精气神。
“将军,我军已退守山林,所携带的生活物资也不多,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这…这退兵之举真的对吗?”
“唉……”
一众重臣长吁短叹,开始质疑德川家光的策略。
德川家光面无表情,作为众将主心骨,每一项决策都不能朝令夕改。
“只要有人就有机会,不必伤怀!”
“同仇敌忾必破明军,大家再坚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