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仁与韩凌诗沉浸于修行之中,尽情吸纳天地灵气,直至晨光微现,才缓缓睁开眼睛。
韩凌诗望着他,眼含笑意地问:“你的丹田……有多大了?”
她眼中闪着孩子般的兴奋与好奇,郝仁轻笑:“大概五十个足球场那么大。”
“我记得普通修者的丹田最多也就五个足球场啊?”她惊讶地睁大双眼。
他耸耸肩:“怎么,真以为只有你一个天才?”
韩凌诗忍俊不禁,轻轻摇头:“我突破时丹田只有七个,但刚才……突然就扩展到了七十倍,感觉像有股力量在全身流动,把丹田整个重塑了一遍。”
郝仁点点头,解释道:“我在茶马雨林的遗迹里找到一道秘术,借助混沌石完成了融合。”
韩凌诗对雨林中的那段经历已有所耳闻,也知道他在那里经历了许多生死磨砺。
两人正交谈间,小美忽然插入通话,声音清脆冷静:
“老板,有重大进展。”
“什么事,小美?”
AI语音立刻汇报:“如您所知,由于制造工艺受限,华国研发的芯片始终难以与岛国或西方企业的产品抗衡。但翡翠市大学的教授们,刚刚成功开发出十微米级的石墨烯芯片。我们现在可以正式启动处理器制造流程了。”
郝仁闻言腾地起身:“很好,我们终于能迈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第一步。”
“光刻机的全新设计也已完成,今天将进行第一枚芯片的试生产。林茵小姐希望您亲自出席。”
“我马上过去。”
——
此时,研究中心的大会议室内,教授们已齐聚一堂。
杜克教授开口:“江教授,您认为我们能实现的最小制程是多少?”
江汀教授沉吟片刻,回答:“我判断,初步能稳定控制在四十纳米。”
此言一出,会议室内瞬间一片哗然——作为光刻机编程的核心专家,他的判断几乎等同权威结论。
正当众人热议之时,会议室的门被人推开,林茵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朝众人微微鞠躬:“各位教授,雷电科技对诸位的辛劳与贡献,深表谢意。”
田海满教授挑眉追问:“林小姐,希望你们公司不会在项目突破之后,就把我们这些人当成弃子。”
林茵淡然一笑,语气诚恳:“您误会了,教授。雷电科技绝不会忘记任何一位功臣。我已向郝总汇报过,他正在赶来的路上,还特地准备了答谢礼。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将获得奖金,并被邀请加入雷电科技担任研究员。”
她顿了顿,又道:“我们深知,这项技术将改变整个世界,但市场推广需稳扎稳打,初期将聚焦国内。众所周知,某些国家擅长以间谍手段挖角,所以我们提前提供岗位与合同,也是为了保护您们。”
教授们对视一眼,面露思索。
林茵所言并非危言耸听,一旦成果曝光,各国科技公司定会抢夺人才,保密与稳定工作环境尤为重要。
李雷恩教授开口道:“林小姐,学生愿意留下我们不干涉,但请不要用合约约束我们。只要郝总履行投资承诺,我们这些老骨头自然不会离开研究岗位。”
林茵微笑点头:“郝总一向信守承诺。若各位不介意,也请签署保密协议。他已划拨未来五年的研究经费,只为保障大家心无旁骛。”
教授们面露震惊,互相低声商议数句,最终纷纷同意。
数小时后,会议室讨论结果确定:光刻机已调试完毕,芯片制造正式进入实操阶段。本次研究也将双线并行,分别推进“芯片性能提升”与“石墨烯传导系统优化”。
——————
教授们前往实验室时,郝仁与韩凌诗也正驾车赶来。
她知道,这是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她想和他一起见证。
林茵远远望见两人身影,连忙迎上前致意,随后退到马伯恩身旁。
郝仁与在场所有研究人员一一握手,态度谦和,逐一问候,随后开口询问:
“各位教授,我听说这次电路采用了石墨烯,但芯片基底仍使用硅材料。为何不直接用石墨烯制造处理器?”
江教授闻言露出微笑:“郝总能了解石墨烯特性已经难能可贵。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石墨烯本身的零带隙特性,这会导致无法精准控制开关。其次是现有光刻技术尚不能精准处理这种二维材料。”
他继续解释:“不过,采用石墨烯电路可大幅提升传输效率,手机续航将因此大增。若再配合可升级处理器设计,未来消费者可以直接替换芯片模块,提升使用年限,这将成为全新卖点。”
郝仁听得似懂非懂,点头喃喃:“也就是说,芯片本身还是要用硅来制造?”
众教授纷纷点头,赞赏他的理解力与切入点。
接着,郝仁亲眼见到机器人快速组装手机电路图与各个组件,又看着教授们操控光刻机,在碳化硅晶圆上精准雕刻芯片结构。
付科教授感慨万分:“郝总,一般一颗芯片从设计到量产要整整二十六周,而您提供的设计草图,让我们将周期压缩到一周之内。不知那位设计者,能否让我们一见?”
郝仁笑而不答:“时机成熟,她自然会现身。此刻还请谅解。”
教授们虽有些失望,却也无可奈何——他们心中隐约猜到,那位设计者正是AI小美。
她通过侵入全球科研数据库,整合出最优设计方案,对她来说,从零开始创造远不如“暴力整合”高效。
测试结果迅速出炉,所有数据均完美符合预期。
郝仁望着操作间内的机器,突然开口:“这种石墨烯电路完全可以用于优化家用机器人与医疗机器人结构,而新型碳化硅芯片则能显着提升计算速度。”
教授们对他的跨领域联想大为惊讶。
郝仁转向马伯恩:“立刻联系客户,问他们是否需要升级机器人。我们直接安排上门服务。”
一名教授疑惑道:“不回收旧机?制造新机成本不是更低?”
郝仁神色肃然:“那样对环境的破坏太大。我们不能一味向地球索取。等宿舍楼建好,各领域研究员就位,我们将真正开始改变世界。”
韩凌诗望着他,目光中满是欣慰。
这时,她接到一通电话,脸色骤然凝重。
郝仁察觉不对,立刻问:“怎么了?”
她将他拉到一旁,声音压得极低:“凌诗被绑架了。所有人都很担心。”
两人毫不迟疑,迅速向教授们致歉,将现场交由下属接手,随后火速驱车离去。
空气中,隐隐透出一场风暴即将来临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