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死死盯着那匿名短信,手指下意识地收紧,把手机攥得嘎吱作响。
“被出卖?究竟是谁干的呢?”他小声嘟囔着,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不安的感觉在身体里疯狂蔓延。会议室里热闹非凡,人们正兴奋地讨论联合行动的具体细节,欢声笑语不断,可林羽却觉得自己仿佛掉进了冰窟窿,浑身发冷。
国际刑警组织的专员杰克眼尖,一下就注意到林羽不对劲。他快步走过来,抬手轻轻拍了拍林羽的肩膀,问道:“林先生,咋啦?脸色这么差。”林羽赶紧强装镇定,嘴角勉强扯出个笑,“没事儿,可能是太累了。”
杰克多精明啊,一眼就看穿林羽在伪装。他皱着眉头,关切地追问:“是不是碰到啥难题了?咱们既然合作,有困难就一块儿解决。”林羽犹豫了一会儿,心一横,还是把短信的事儿跟杰克说了。
杰克听完,眉头拧成了麻花,严肃地说:“这事儿可不能轻视。调查期间收到匿名警告,说明内部很可能有问题。”两人当下就决定,先偷偷排查团队里的每个人。
接下来几天,林羽表面上跟团队正常干活,可暗地里眼睛就没从大家身上挪开过,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然而,几天时间一晃而过,啥有用的线索都没找到。
原本清晰的线索突然就断了,就像突然没了线的风筝,一下子消失得没影了。那些好不容易掌握的犯罪集团转移货物的蛛丝马迹,就像被橡皮擦给擦没了一样。
调查陷入了死胡同。林羽望着桌上堆得像小山似的资料,心里头满是挫败感。“这到底咋回事儿啊?难道真让内鬼给搅和了?”他越想越气,一拳狠狠砸在桌子上,“砰”的一声,声音沉闷得吓人。
调查团队一下子乱套了。队员们有的在会议室里来回瞎转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的对着电脑屏幕唉声叹气,一脸无奈。大家从各个角度找线索中断的原因,可每次尝试都像撞到墙上,根本没用。
“会不会是咱之前方向搞错了?”一名队员忍不住提出疑问。另一名队员马上反驳:“不可能,之前的线索都经过反复验证的。”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可就是找不到问题的关键。
林羽心里清楚这起跨国案件有多重要,线索一断,压力像山一样压在他身上。他一个人坐在办公室,昏黄的灯光照在脸上,把他紧皱的眉头映得更加明显。他不停地回想之前的调查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在脑袋里翻来覆去地过,盼着能找到一点转机。
“那天在废弃工厂,是不是漏了啥?”他小声自言自语。他又想起和黑衣人对峙的场景,重新琢磨着对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可依旧啥都没发现。
日子一天天过去,案件侦破工作就像走进了死胡同,怎么都绕不出去。国际刑警组织那边也开始催了,不停地问调查进展。林羽感觉自己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有力气都没处使。
“再这么耗下去可不行,必须想办法打破僵局。”林羽咬了咬牙,下定决心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室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林羽站在前面,目光挨个扫过队员们的脸,说道:“各位,现在情况很严峻,线索断了,咱不能这么干等着。大家都说说想法。”
队员们七嘴八舌地发言。有人提议重新梳理所有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有人建议扩大调查范围,从其他相关案件里找关联;还有人提议再审问之前锁定的嫌疑人。
然而,这些方案听起来可行,做起来却难如登天。重新梳理线索要花大量人力和时间,还不一定有新发现;扩大调查范围就像大海捞针,根本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再审问嫌疑人,人家早有防备,想突破太难了。
“这些方案都有局限,得找个更有效的办法。”林羽揉了揉太阳穴,脑袋疼得厉害。
大家正愁得没办法的时候,一名队员突然说:“会不会是犯罪集团发现咱们行动了,故意切断线索?他们可能有更高级的反侦察手段。”
这个想法让大家眼前一亮。林羽沉思了一会儿,说:“有道理。要是这样,咱就得换个思路。他们以为咱们会顺着原来的线索查,那咱就反着来。”
“咋反着来啊?”有人问道。林羽眼睛里闪过一道光,“从他们想不到的地方入手。他们的交易模式虽然复杂,但总有规律。从这些规律里找破绽,说不定能打开新局面。”
于是,大家开始重新分析犯罪集团的交易数据和行为模式。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还真发现了一个可疑的节点。每次货物转移前,一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物流公司就会有频繁的业务往来。
“难道这家物流公司就是突破口?”林羽心里燃起了一丝希望。他立刻安排队员去调查这家物流公司。
队员们兵分两路,一路去物流公司实地查看,另一路通过网络和情报部门收集信息。然而,等他们赶到物流公司时,却发现公司早就没人了。所有设备和文件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就好像这儿从来没存在过一样。
“糟了,又晚了一步。”前去探查的队员垂头丧气地汇报。林羽的心一下子沉到了底,刚刚燃起的希望又灭了。
这时,距离会议已经过去6个小时了,大家都累得不行。但林羽知道,不能放弃。他看着队员们疲惫的脸,坚定地说:“虽然这次又失败了,但咱不能泄气。犯罪集团再狡猾,也肯定会留痕迹。接着查,一定能找到他们的弱点。”
就在大家打算重新调整计划时,林羽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脸色瞬间变得像纸一样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