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根绳头,则沿着天桥的柱子向下延伸,似乎是连接到了一只框架轴上。
鲁有林仔细检查着每一处连接点,确保牢固无误,待左右两边都连接妥当后,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时,鲁有林挥舞起手中的令旗,发出了指令。
一组太监们立刻迈着整齐的步伐,扛着箱子走进了场地。
他们动作娴熟,迅速打开箱子,将里面的尖头炮弹一一拿出来。
这些炮弹造型独特,尖头部分尖锐无比,闪烁着寒光。
太监们小心翼翼地将炮弹放进框架的圆洞里,每放好一枚炮弹,都会仔细调整位置,确保其安放稳固。
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每一个步骤都紧密相连,鲁有林的指挥如臂使指,太监们的配合也是默契十足。
朱有建站在高台上,饶有兴致地观看着这一切,心中对鲁有林的巧思和众人的执行力赞叹不已。
同时也更加期待这即将完成的组合炮试射时的场景,想看看这凝聚了众人心血的新武器究竟能有怎样惊人的表现。
朱有建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中,只觉得自己的眼睛都有些不够用了。
那一枚枚炮弹,果然如同他当初画出来的造型,是尖头圆柱体的模样,长度大约有一尺五寸。
弹头泛着铜色的光泽,在阳光下闪耀着,显得格外精致;弹筒则是钢色,坚硬而冷峻,透着一股威慑力。
再看那炮架的框架,竟是镂空设计,十八个孔整齐排列着,正好能够稳稳放置十八枚炮弹,如此巧妙的设计,让朱有建心中暗暗称奇。
此时的朱有建,满心都是好奇,他实在想不明白这组合炮究竟要怎么发射,这份期待如同藤蔓一般在心中肆意生长,挠得他心痒痒。
鲁有林将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一路小跑来到高台下面,扯着嗓子大声喊道:
“敬请圣上戴好耳塞,老奴马上就要试射了!”
声音洪亮而清晰,在试炮场上空回荡。
听到这话,王德化立刻拿出一面黄旗,在空中摇了摇,算是回应。
鲁有林见状,也挥了挥手中的红旗,随后转身,快步返回了炮位。
朱有建看着这一幕,心中感到十分舒心。
他暗自思忖,鲁有林还真是会办事,竟然能想到让自己戴好耳塞,还专门通过摇旗来进行沟通。
这既考虑到了自己的安全,又让自己有了参与试炮的仪式感。
想到之前王德化和王承恩还认为鲁有林古板、不开化,朱有建不禁在心中冷笑一声,觉得他们实在是有失偏颇。
此刻的他,更加期待接下来的试射,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证这组合炮的威力。
鲁有林站在组合炮不远处,身姿挺拔,神情专注。
他手中的旗子开始挥舞起来,那动作连贯而有节奏,显然是在传递着特定的旗语。
很快,四名太监收到指令,迅速走向辕桩处,他们手中的旗子也跟着舞动起来,仿佛是在与鲁有林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紧接着,又有四名太监快步走来,分别站定在天桥的左右两侧,严阵以待。
鲁有林收起了手中的红旗,转而拿出一面令旗,高高举过头顶,然后猛地向下一挥。
这一挥,如同开启了一场精彩表演的开关,站在天桥旁的太监们立刻有了动作。
与此同时,手摇组的太监们也开始发力,他们有节奏地转动着手摇拐柄,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在众人的注视下,装着炮弹的框架缓缓沿着天桥柱子开始上升。
那框架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托举着,平稳而又坚定地向上移动着。
当框架上升到炮口处时,它稳稳地停了下来。
这时,站在天桥旁的太监弯下腰,在天桥柱下一阵摸索,似乎是拉下了什么机关。
随着这一动作,炮弹框架突然散开,那十八枚炮弹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沿着炮筒迅速滑了进去。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流畅而又精准,展现出了鲁有林及其团队的高超技艺和默契配合。
朱有建站在高台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对鲁有林的敬佩又多了几分,同时也更加期待着接下来的试射时刻,想看看这精心装填的炮弹会爆发出怎样惊人的威力。
随着鲁有林一系列精准的操作,那组合炮终于发射了。
朱有建只听到一声带着些许杂音的巨响在耳边炸开,紧接着,组炮口猛地腾起一团浓密的白烟,瞬间将炮口笼罩其中,让他一时间什么都看不清。
就在他还没反应过来时,远处传来了密集的爆炸声。
他赶忙拿起望远镜,朝着远处望去。这一看,他不禁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只见远处的天空下,竟有十八团火团如同绽放的花朵般冉冉升起,火光照亮了周围的天空,场面无比壮观。
由于这个时代没有摄像机,无法将发射的瞬间进行慢放,朱有建根本就没看清炮弹飞行的轨迹,只看到那一团白烟升起,紧接着炮弹就已经在远处爆炸了。
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对这组合炮的发射原理更加感兴趣了。
他回过头,再次看向那组合炮。此时,鲁有林已经收起了令旗,挥舞着红旗发出新的指令。
只见炮座后方迅速站起两名太监,他们各自伸出手在刻度槽上熟练地操作着。
随着他们的动作,组炮的炮首缓缓向下移动,一直移动到与地面只有半尺的距离时,十八只炮筒被齐刷刷地吐了出来。
随后,炮首又开始慢慢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两名太监完成操作后便离开了。
很快,第二组炮弹开始被装填进框架中。
鲁有林重复着之前的操作步骤,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不一会儿,第二组炮弹也被成功发射出去。
这一次,朱有建紧紧地盯着组炮,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他清楚地看到,组炮的炮管在发射瞬间向后顿了顿,随后又恢复了平静。
两名太监再次上前,在刻度槽上操作起来,吐出弹筒、恢复炮位、装填炮弹、升起框架、炮弹进炮管、框架回落,如此循环往复,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展现出了极高的操作水平。
朱有建看着这一幕,心中对鲁有林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
他深知,这看似简单的重复操作背后,是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是鲁有林及其团队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而这威力惊人的组合炮,或许真的能成为挽救大明危局的有力武器。
看着那组合炮一次次成功发射,威力惊人,朱有建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不禁脱口而出:
“叹为观止!鲁有林太有才啦!”
这简单的几个字,饱含着他对鲁有林的高度赞赏和钦佩。
当第三组炮弹发射完毕后,鲁有林便指挥着手下开始拆炮。
或许是之前为了能让朱有建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操作细节,演示的速度相对较慢。
而此刻恢复了正常速度,效率之高让朱有建都有些始料未及
朱有建饶有兴致地从高台上走下来,本想着近距离再仔细瞧瞧这神奇的组合炮,可还没等他走到组炮旁边,就惊讶地发现,现场竟已经大变样。
刚才还矗立着的组合炮,此刻只剩下左右两根辕桩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而那些原本构成组合炮的部件,都已经被庄卫们扛在了肩膀上,准备撤离。
朱有建一下子愣住了,脸上满是错愕的神情,他赶紧大声叫停:
“朕还没有仔细观看,你们居然都已经拆除了?”
庄卫们听到他的呼喊,停下了脚步,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鲁有林。
鲁有林也有些尴尬,连忙走上前来准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