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揽月轩内殿,烛火在夜风中不安地摇曳。
“有蛇——!!”小宫女那声凄厉惊恐的尖叫,如同淬了冰的针,狠狠扎破了深夜的宁静。
玉桃脸色煞白,一个箭步冲到沈清漪身前,张开双臂,如同护雏的母鸟!
沈清漪端坐未动,指尖却已深深掐入掌心!寒夜毒蛇?这绝非巧合!端王刚伏诛,沈家冤案方昭雪,暗处的毒牙便已迫不及待地亮出!
殿外很快传来侍卫沉稳的呼喝与刀剑出鞘的铿锵声,片刻后归于沉寂。
“娘娘!”一名龙骧卫统领疾步入内,单膝跪地,声音带着一丝后怕的紧绷,“蛇已斩杀!是一条剧毒的赤链蛇!此蛇性喜阴凉,深秋本应蛰伏……断不会无端出现在宫苑深处!属下在其藏匿的花圃土壤下,发现此物!”他双手呈上一个沾着泥土的、指节大小的赤金圆环,环身镂刻着极其繁复的缠枝纹。
沈清漪的目光落在那金环上,瞳孔骤然收缩!这纹饰……她曾在端王府某位已故老侧妃的首饰匣中见过!是端王府内造独有的标记!
端王府余孽?!还是……有人故意用此物混淆视听,嫁祸于人?!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席卷全身!这深宫的血雨腥风,果然从未停歇!端王虽死,其阴魂不散!更有新的豺狼,已悄然潜伏至她脚下!
翌日清晨,揽月轩的惊魂尚未彻底平复,肃穆庄严的钟鼓之声便已响彻宫禁。
“圣旨到——!”
王德顺那特有的、穿透力极强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前所未有的庄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喜庆。
沈清漪的心猛地一跳。她强压下昨夜惊魂带来的余悸,迅速整理仪容。依旧是素雅的宫装,发髻间也只簪了母亲留下的那支白玉簪。她带着玉桃及所有宫人,再次跪迎于庭前。
阳光正好,驱散了昨夜阴霾,洒在明黄的圣旨上,耀目生辉。
王德顺展开圣旨,声音洪亮如钟,字字清晰,带着帝王金口玉言的威压与……前所未有的恩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乾坤定位,坤仪攸彰。内治之隆,实系宫闱之助。咨尔昭妃沈氏,毓秀名门,秉性端淑。自入掖庭,恪谨持躬,温良恭俭。侍奉朕躬,夙夜匪懈,解语兰心,深慰朕怀。”
“溯其家世,忠良蒙冤,血染丹书。然其不以家仇蔽目,反怀赤诚之心,明察秋毫,智勇无双!于端逆谋叛一案,洞悉奸谋,匡扶社稷,功在千秋!更献良策,定北境之危局,安国本于未然!其忠贞体国,智略超群,实乃巾帼之英杰,六宫之典范!”
“其抚育皇嗣,麟儿聪颖,教导有方,慈爱为怀。于家至孝,洗雪沉冤,告慰先灵,孝感天地!”
王德顺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宣告无上荣光的激昂:
“朕感其功勋卓着,悯其家族之悲,嘉其忠孝之诚!特擢拔殊荣,以彰其德!”
“着,晋封昭妃沈氏为——皇贵妃!”
“位同副后,尊崇无匹!赐协理六宫之权,掌皇后凤印!代行中宫之职,统御六宫!”
“望其秉持谦和,恪守宫规,辅佐朕躬,表率六宫,毋负朕望!”
“钦此——!”
“轰——!”
皇贵妃!位同副后!掌凤印!统御六宫!
这如同九天惊雷般的恩旨,瞬间劈开了揽月轩庭院的寂静!也劈开了沈清漪心中翻涌的惊涛骇浪!
饶是她历经生死,心智坚韧,此刻也被这滔天的恩宠与权力砸得心神剧震!
皇贵妃!位同副后!这已非寻常妃位晋升!这是将她置于后宫权力的绝对巅峰!仅在皇后之下!而如今后位空悬,这掌凤印、协理六宫、代行中宫之职的实权……便是名副其实的后宫之主!
这不仅是无上的尊荣,更是皇帝对她功勋、智慧、以及那份复杂情感的终极认可与托付!
泪水,再次不受控制地涌上眼眶。这一次,不再是悲恸,而是混杂着难以置信的震动、沉冤得雪后的释然、以及一丝……被推向权力漩涡最中心的本能凝重。
“臣妾……沈清漪……”她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深深叩首,额头触及冰凉的金砖,“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玉桃和满院宫人激动得声音发颤,跟着山呼叩拜,声浪几乎要掀翻揽月轩的屋顶!自家主子,竟一跃成为后宫最尊贵的皇贵妃!掌凤印!这是何等的荣耀与权势!
王德顺脸上带着少有的恭敬笑意,亲自上前,双手虚扶:“皇贵妃娘娘,快快请起!陛下隆恩,娘娘实至名归!请娘娘即刻更衣,移驾交泰殿,受册封宝册金印!”
交泰殿,这座象征着帝后和谐、后宫权力中心的宏伟殿堂,今日肃穆而辉煌。
巨大的蟠龙柱支撑着高耸的穹顶,金砖铺地,光可鉴人。殿内香雾缭绕,沉水香与龙涎香的气息交织。文武命妇、后宫妃嫔(无论位份高低,只要在京)、宗室女眷,皆已按品阶盛装肃立两侧,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殿门方向,带着敬畏、艳羡、嫉妒、以及深深的震撼。
端王伏诛的余波尚在,沈家沉冤昭雪的震撼未平,这位以宫女之身起于微末、却一路披荆斩棘、立下不世之功的昭妃,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一步登天,晋封皇贵妃,执掌凤印!
这是大梁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殊荣与传奇!
“皇贵妃娘娘驾到——!”
随着殿前太监一声高亢的通传,沉重的殿门缓缓开启。
刹那间,仿佛有万丈光华涌入殿内!
沈清漪身着皇贵妃专属的明黄色吉服!吉服之上,以金线、孔雀羽线、各色宝石,绣着繁复到令人窒息的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雉鸡)、宗彝(祭祀礼器)、藻(水草)、火、粉米(白米)、黼(斧形)、黻(亚形)!每一章纹都代表着天地间至高的德行与威权!衣领袖口,皆镶滚着璀璨的东珠与金边。
她头戴皇贵妃凤冠!赤金累丝为底,九条展翅翱翔、口衔珠滴的金凤盘旋其上,正中一只最大的金凤,口中衔着一颗龙眼大小、光华夺目的浑圆东珠!凤冠两侧垂下长长的珍珠流苏,随着她的步伐微微晃动,折射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泽。
她步履沉稳,仪态万方,在玉桃及四名盛装宫女的簇拥下,缓缓步入交泰殿。那身明黄吉服与璀璨凤冠带来的无上威仪,瞬间压下了殿内所有的窃窃私语!她脸上施了薄薄的脂粉,掩盖了连日来的疲惫,眉宇间沉静如水,眼神清澈而坚定,带着一种历经劫波、俯瞰众生的淡然与威仪。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背负血仇、隐忍挣扎的沈清漪,而是大梁后宫真正的、无冕的女主!
“臣妾\/臣妇参见皇贵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满殿命妇妃嫔,无论心中作何想法,此刻皆心悦诚服(至少表面如此)地跪拜下去,山呼千岁!声浪在宏伟的交泰殿内回荡,久久不息。
沈清漪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黑压压跪伏的人群。她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那些曾经对她冷嘲热讽的妃嫔,此刻眼中只剩下敬畏;那些依附过贵妃、皇后的命妇,此刻脸色煞白,不敢抬头。她也看到了几张新面孔,其中一道来自妃嫔队列中、格外炽热且带着毫不掩饰嫉恨的目光——正是昨日立于长春宫角门处窥伺的新晋丽妃!
沈清漪心中了然,面上却无丝毫波澜。她莲步轻移,步履沉稳,一步步踏上那通往最高御座的、铺着猩红织金地毯的丹陛。
御座之侧,皇帝萧珩身着明黄龙袍,负手而立。他没有坐在象征着帝王的龙椅上,而是站在一旁,亲自见证这一刻。他的目光落在沈清漪身上,深邃的眼眸中翻涌着复杂难明的情绪:有激赏,有欣慰,有怜惜,更有一丝将如此重担交付于她的深沉托付与……不易察觉的担忧。
王德顺手捧紫檀木托盘,上面覆盖着明黄锦缎。他走到丹陛中央,对着沈清漪深深躬身。
沈清漪在御座前三步之遥停下,对着萧珩的方向,屈膝行了一个最庄重的万福礼:“臣妾参见陛下。”
“爱妃平身。”萧珩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喑哑。
王德顺上前一步,声音庄严肃穆:“请皇贵妃娘娘,受册封宝册金印!”
他掀开明黄锦缎。
托盘之上,静静安放着两样象征后宫至高权柄的宝物:
左侧,是皇贵妃的金册!赤金打造,页页相连,其上以最工整的楷体,镌刻着晋封的诏书全文,在殿内烛火下金光流转!
右侧,则是那枚令六宫粉黛梦寐以求、象征着母仪天下权柄的——皇后凤印!
印钮是一只展翅欲飞、栩栩如生的金凤!印身由上好的翡翠雕琢而成,通体碧绿,温润如水,却又蕴含着无上的威严!印文篆刻着四个古朴厚重的大字:“皇后之玺”!
虽然沈清漪如今是皇贵妃,但代掌凤印,执掌后宫,这方象征着皇后权威的凤印,此刻便由她执掌!
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目光死死盯着那方碧绿温润、却又重逾千钧的凤印!
沈清漪的目光落在凤印之上。前世今生,无数画面在脑海中飞掠:冷宫罪妇苏晚晴接过贵妃金印时的得意;废后陈氏执掌凤印时的倨傲;自己被灌下毒酒时的绝望;重生归来饮下毒酒时的决绝;藏书阁初遇帝王时的惊惶;一步步复仇除奸的刀光剑影……最终,定格在父亲沈明远那清癯而充满书卷气的脸庞上。
父亲,女儿……走到今天了。
她缓缓伸出双手。那双手,曾沾染过敌人的血,也曾为麟儿缝制过衣裳,此刻,平稳得没有一丝颤抖。
她先恭敬地接过那沉甸甸的金册,交给身旁的玉桃。
然后,她的双手,稳稳地、无比郑重地,捧起了那方通体碧绿、触手生温的翡翠凤印!
就在指尖触碰到那冰润玉质的瞬间——
一股难以言喻的、仿佛源自血脉深处的悸动席卷全身!这方印,承载着多少后宫女子的血泪与野心?又凝聚着多少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责任?
“嗡——!”
沈清漪仿佛听到了一声来自灵魂深处的清鸣!手中的凤印仿佛有了生命,沉甸甸地压在她的掌心,也沉沉地压在了她的心头。
她捧着凤印,缓缓转过身,面向下方依旧跪伏的满殿命妇妃嫔。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正好落在她身上。明黄的十二章纹吉服,璀璨的九凤衔珠冠,手中那方碧绿温润、却又散发着无形威压的翡翠凤印……交相辉映,让她整个人沐浴在一片神圣而威严的光辉之中!
“众卿平身。”她的声音清越而平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交泰殿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自然而然、不容置疑的威仪。
“谢皇贵妃娘娘!”众人起身,垂首肃立。
沈清漪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在掠过丽妃那张因嫉恨而微微扭曲的娇艳脸庞时,她停顿了微不可察的一瞬。丽妃似乎感觉到了,身体一僵,慌忙低下头,掩饰眼中的怨毒。
沈清漪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沉静如水。她的目光最终落回御座旁那个身着龙袍、目光深邃的男人身上。
萧珩看着她,微微颔首,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激赏与信任。他缓步上前,走到沈清漪身边,与她并肩而立,共同俯视着下方。
帝妃并肩,执掌乾坤!
这一刻,沈清漪站在了后宫权力的绝对巅峰!
虽无后名,已有后实!距离那至高无上的凤座,仅剩半步之遥!
册封大典的余韵如同金色的涟漪,在深宫之中久久荡漾。
揽月轩的牌匾已被取下,换上了皇帝御笔亲书的“昭宸宫”三个鎏金大字!这是历代宠妃也未必能得的殊荣!宫苑内外焕然一新,规制比照皇后寝宫,守卫森严更胜往昔。来往宫人无不屏息凝神,恭敬万分。
昭宸宫正殿,香炉吐纳着清冽的沉水香。
沈清漪已换下那身沉重的吉服凤冠,只着一袭家常的湖蓝色宫装,发髻间簪着一支点翠嵌珠的步摇,少了几分典礼上的威压,多了几分雍容沉静。她端坐于主位,面前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上,整齐地摆放着刚刚送来的、堆积如山的宫务册簿、对牌钥匙、以及……那方用明黄锦缎覆盖着的、象征着无上权柄的翡翠凤印。
玉桃指挥着几名新拨来的、手脚麻利的大宫女,正将一摞摞账册分门别类地摆放好。
“娘娘,”玉桃捧着一本厚厚的《内廷司库总录》,轻声道,“这是近三年六宫用度的总录,还有各宫妃嫔的份例发放细目,尚宫局、司设局、尚膳局等二十四衙门的管事牌子已在殿外候着了,等着向娘娘回禀差事,听候娘娘示下。”
权力的交接,如同精密仪器的齿轮啮合,已然开始。
沈清漪的目光落在那些册簿上,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光滑的封面。前世,她作为贵妃苏晚晴的心腹大宫女,对这些宫务流程并不陌生,甚至了如指掌。但那时,她只是执行者,是幕后操盘的影子。而如今,她是执棋者,是坐在明处、执掌生杀予夺的裁决者!
这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更带着沉甸甸的责任。
“让他们先候着。”沈清漪的声音平静,“玉桃,把尚宫局掌事、内务府总管、还有慎刑司掌印太监的牌子单独挑出来,本宫先见他们。”
“是。”玉桃立刻应道。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小太监的通禀:“启禀娘娘,丽妃娘娘求见。”
丽妃?
沈清漪眉梢微挑。册封大典上那道炽热嫉恨的目光,她可没忘。这位新晋的丽妃,家世不俗(其父是吏部侍郎),容貌娇艳,入宫不久便颇得几分恩宠,正是心高气傲、野心勃勃之时。此刻前来,是示好?还是……试探?
“请她进来。”沈清漪淡淡道,随手拿起案头一本账册,漫不经心地翻阅着。
一阵香风袭来。丽妃身着桃红色缕金百蝶穿花宫装,云鬓高耸,珠翠环绕,妆容精致,端的是明艳照人。她袅袅婷婷地走进殿中,对着沈清漪盈盈下拜,声音娇媚婉转:“臣妾给皇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丽妃妹妹不必多礼,赐座。”沈清漪放下账册,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和笑意。
丽妃谢了座,一双美目流转,不着痕迹地扫过书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册簿和那方被锦缎覆盖的凤印,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艳羡与不甘。她端起宫女奉上的茶盏,抿了一口,才笑着开口,声音带着刻意的亲近:
“娘娘今日真是风华绝代,威仪无双!臣妾在下面瞧着,心都跳快了几分呢!陛下对娘娘的恩宠,当真是旷古烁今!臣妾等只有仰望的份儿了。”
“妹妹过誉了。”沈清漪神色淡淡,“陛下恩典,本宫唯有兢兢业业,打理好六宫,方不负圣恩。”
“娘娘说的是!”丽妃连忙附和,随即话锋一转,带着一丝好奇与试探,“说起来,今日臣妾来给娘娘请安的路上,倒是瞧见了一桩新鲜事儿。”
“哦?”沈清漪端起茶盏,吹了吹浮沫。
“臣妾看到国丈陈老大人(废后陈氏之父)的轿子进了宫,似乎是往太后娘娘的慈宁宫方向去了。”丽妃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神秘兮兮,“陈老大人自皇后……哦不,自废后之事后,不是一直称病在家,闭门谢客吗?这突然进宫……还是去见太后娘娘……不知是不是身子大好了?”
陈嵩?去见太后?
沈清漪端着茶盏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眼底瞬间掠过一丝冰冷的锐芒!
端王伏诛,其党羽正在清算。陈嵩作为废后之父,当年与端王、废后密谋毒杀皇子、构陷沈家的核心人物之一,虽因废后事发被褫夺了国丈封号,削去实权,但其门生故旧遍布朝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此刻称病多年后突然入宫面见太后……绝非探病叙旧那么简单!
太后……这位深居简出、看似不问世事的后宫至尊,她的态度,又将如何?
丽妃这看似无意的“闲谈”,究竟是单纯的好奇,还是……受人指使,刻意传递的消息?或是想挑起她对陈嵩和太后的忌惮?
沈清漪心中念头飞转,面上却依旧波澜不惊,只淡淡一笑:“陈老大人是三朝元老,身子骨硬朗着呢。进宫探望太后娘娘,也是人之常情。妹妹有心了。”
她放下茶盏,目光平静地看向丽妃,那眼神清澈见底,却又仿佛能洞穿人心:“本宫刚接手宫务,千头万绪,还需费些精神。妹妹若无事……”
这是送客了。
丽妃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堆起更甜美的笑意:“是臣妾叨扰娘娘了。娘娘操劳国事宫务,臣妾就不打扰了。改日再来给娘娘请安。”她起身,再次行礼,袅袅婷婷地退了出去。
看着丽妃消失在殿门口的身影,沈清漪脸上的温和笑意瞬间褪去,只剩下冰冷的凝重。
“玉桃。”
“奴婢在。”
“去查,”沈清漪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不容置疑的寒意,“陈嵩今日入宫见太后,所为何事!说了什么!见了什么人!一丝一毫,本宫都要知道!”
“是!”玉桃神色一凛,立刻领命。
沈清漪的目光重新落回书案上那方被锦缎覆盖的翡翠凤印。她伸出手,缓缓掀开明黄的锦缎。碧绿温润的印身,展翅的金凤,在殿内烛火下流转着内敛而威严的光华。
指尖轻轻抚过那冰凉的印身。
权力在手,亦是众矢之的!
陈嵩的异动,丽妃的试探,太后深不可测的态度……还有那蛰伏在暗处、如同毒蛇般随时准备反噬的端王余孽……
执掌凤印的第一日,新的风暴,已然在平静的表象下,悄然凝聚。
她距离那真正的凤座,仅有半步之遥。
但这半步,注定步步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