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上午,爸爸妈妈从城里休假回乡下看望爷爷奶奶还有小唐辰,自然是带了各种新奇的玩意儿还有好吃的,每次这个时候都是小唐辰最开心幸福的时刻,因为可以见到爸爸妈妈,还有好吃的好玩儿的。小唐辰坐在椅子上,拆着各种新奇的玩具,有拼图,有玩具车,还有一些看不懂的小玩具,大概也是些益智类玩具吧。而爸爸妈妈则是帮着爷爷奶奶忙前忙后,准备着中饭,一家五口人其乐融融吃了顿丰富的中餐,可以说也是小唐辰记忆中最欣喜的片段了。
到了下午,爷爷奶奶没有去田里,而是五个人在家门口晒着太阳,今天的太阳并没有很热,反而带着一丝微风吹拂过的凉爽感。年幼的小唐辰听不懂大人的对话,只知道他们聊得很开心,他也就跟着一起笑,傻乎乎的确实很可爱。时间很快又到了傍晚,今天没有听爷爷的故事入睡,小唐辰挤在了爸爸妈妈中间,想要听爸爸妈妈的故事。
爸爸也是很耐心地跟儿子分享城里的所见所闻,高楼大厦,汽车川流不息,跟乡下的景象是完全不同。在爸爸的描述里,城市里的房子不仅大大的,还是高高的,而且墙的颜色也都是雪白的,不是黄黄的老旧墙皮,小唐辰听得瞪大了双眼,问爸爸:“那小车车比我这个玩具车还要好看吗?”妈妈温柔地说:“辰辰,等你长大了,你也会有属于你自己的小车车,那可不是玩具噢!”
“哇!我也有车车啦!”小唐辰激动地叫了起来,接连问道:“爸爸妈妈,那我会不会有自己的大房子?超大超大的?”爸爸摸着唐辰的头说:“那就要看我们家辰辰的本事啦,能不能赚很多钱去买大大的房子”小唐辰握紧那小小的小拳头,对着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相信我,我要赚很多很多大金子给你们买房子!”爸爸妈妈听到后不禁被逗笑,同时也是感到心头一暖,虽然是孩童的玩笑话,但却很真心实意。
妈妈想到这儿也是心头一震,对唐蔺说:“老公,你说要不要早一些把辰辰接到城里去?早点适应起来,以后读书就在城里读,文化接受的程度可以更好一点?”唐蔺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在那个时候,村里的教育水平确实远远不如城里的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更别说教学环境了。
当时村里并没有设立学校,村里的孩子如果要上学是要走蛮远的路,或者是家里骑着自行车好几里路才可以到学校,而且大多家庭的父母并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去接送孩子,尤其是农忙的时候,所以孩子们都是组团一起走路上下学,那个时候没有校车,村里没有这个条件去租用校车。
唐蔺跟妻子商量之后,决定把小唐辰接到自己身边,一来是孩子慢慢长大,更需要父母的教育以及陪伴,二来就是为之后孩子上学提前做好准备,不仅仅是适应性,还要教会孩子最基本的普通话。于是二人跟小唐辰的爷爷奶奶商量了一下,决定在唐辰四岁末,接到城里,由他们自行照顾唐辰。
爷爷奶奶也答应了,虽然很不舍,但他们知道,不能让孩子缺乏教育,读书是步入社会立足的唯一途径。于是他们很认真地问了小唐辰,愿不愿意跟着爸爸妈妈去城里读书,小唐辰没有太多的思考,用力地点点头说:“我想要去城里!”
就这样,四年的乡下时光很快结束了。
这一年正值九九年夏,小唐辰带着憧憬和激动,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坐着大巴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大城市,一切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跟未知感。
与此同时,太湖市的洪志山村,一个女娃呱呱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