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八千慢悠悠地琢磨着:
最开始应该算是“梦穿”,就好比他做了一场梦,梦中来到了亮剑世界,摇身一变成了小七。
在那儿待了七天。这七天对李八千来说毫无实感,一觉醒来,时间、地点分毫未变,就连身体状况都和之前一模一样,活脱脱就是“黄粱一梦”。
站在小七的角度看,同样像是做了个怪梦,梦里成了现代的胖子李八千。
不管李八千在现代吃了多少大鱼大肉,泡了多少次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哪怕把皮都搓掉一层,等小七梦醒,肚子依旧饿得咕咕叫,身上依旧脏兮兮的,伤痛依旧如影随形,手上脚上长的冻疮还是痒得钻心。
唯一发生改变的,是思维、知识、思想以及技能。
李八千在射击馆打了几万发子弹,发射过上万发炮弹。
神奇的是,小七仿佛也有了同样的经历,枪感好得没话说,根本不用仔细瞄准,抬手就能命中目标。
要不是两人在体型和体力上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是膘肥体壮的大胖子,一个是面黄肌瘦的小丫头——小七绝对能成为称霸战场的绝世兵王。
这种变化可不单单体现在对枪械的熟练运用上,战斗意识、战斗技巧以及对战场局势的掌控等方面,随着李八千在现代查阅的资料越来越多,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丰富,小七在这些方面的本事,虽说不敢夸口在全军独占鳌头,但至少在独立团里,没人能与她匹敌。
假定“梦穿”是1.0版本,那么2.0版本就可以叫做“变身穿”。
现代的李八千要是吃得饱饱的,亮剑世界里的小七至少两天都不会感到饥饿;
李八千要是洗澡洗到把皮都搓破了,小七也能清爽好几天。更关键的是,小七一旦受了伤,李八千也会跟着遭罪。
可亮剑世界的医疗条件哪能和现代相提并论呢?
在那儿,摔疼了,爬起来拍拍土继续;冻着了,跑几步暖和暖和;出血了,随手抓把锅底灰往上一按。
但现在不同了,小七受伤,李八千在现代给她,不对,是给自己治疗。李八千把伤治好了,小七自然也就没事了。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营养的传递,虽说“传递”这个词不太准确,但大致就是那个意思。
如今的小七,面黄肌瘦早已成为过去式,脸蛋变得粉嘟嘟的,小嘴红扑扑的,就连那原本皮包骨头的小身板,也开始慢慢长肉了。
现在的小七在独立团里,那可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
此刻,李八千手里摩挲着子弹壳,意识到自己竟然能带着东西穿越了,这算是3.0版本?该叫它“带货穿”吗?
想了半天,李八千也没想明白。
算了,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在深入讲述接下来的故事之前,必须得先好好剖析剖析李八千那独特的性格。
往好听了讲,他是个十足的乐天派,整日里乐呵呵的,仿佛世间就没有能让他发愁的事儿;
可要是说得直接些,他就是个大大咧咧的马大哈,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就三个字:没正形!
就说刚结婚那会,小两口欢欢喜喜地去度蜜月。
到了目的地,妻子兴致勃勃地逛街购物,用的还是老李的手机扫码付款呢。
而老李呢,被委以看包的重任,站在一旁百无聊赖。
就在这时,一个小孩路过,手里捧着手机,正全神贯注地玩着王者。
李八千随意一瞥,嚯!这小孩操作还挺溜,瞬间就被吸引住了。
于是,小孩在前面一边走一边玩,李八千就在后面一边走一边伸着脖子瞧,眼睛死死地盯着小孩的手机屏幕,完全沉浸在了游戏的世界里。
等小孩到了自家门口,李八千还跟在后面看得津津有味。
小孩的妈妈回家看到这一幕,还以为遇到了什么心怀不轨之人,差点没直接报警。
李八千这才回过神来,尴尬地摸了摸脑袋,朝四周打量一番,这才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地点。
好在离入住的酒店不算太远,他便慢悠悠地溜达回房间睡觉去了。
刚迷迷糊糊快睡着的时候,他突然猛地坐了起来,心里直犯嘀咕:
不大对啊,好像少了点啥?
哎?哎哎?我老婆呢?
对了,之前看的包呢?
时光匆匆,大女儿出生了。
女儿三岁那年,爷俩一起去游乐园玩耍。
你想想,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能玩的项目其实并不多。
可咱老李倒好,一进游乐园就像脱缰的野马,彻底玩疯了。
他兴高采烈地挤在一堆小学生中间,什么旋转木马、碰碰车、球球池,一个项目都不放过,玩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等玩累了,李八千舔着买来的雪糕,优哉游哉地往家走。都走到家门口了,他才猛地一拍脑门,
哎呀,坏了!我闺女呢?
本以为年轻时候没个正形,等年纪大些总会稳重一点吧?
呵呵呵!想多了!
有一次,李八千去接小女儿放学。
他老老实实地在幼儿园门口等着,眼睛紧紧盯着幼儿园的大门,可左等右等,一直等到天黑,都没瞧见女儿的身影。
满心疑惑地回到家,却发现小女儿正坐在沙发上抹眼泪呢。一番询问之下,真相终于大白。小女儿委屈得嚎啕大哭:
“我都小学三年级了,你居然跑去幼儿园接我!”
瞧见了吧?
本书的主角,李八千,就是这么一号人物。
都50多岁的人了,行事还是这般没正形。
想想看,这样的李八千,穿越成小孩一样的小七,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所以啊,既然想不清楚,那就不要想了。
对于李八千来说,想破脑袋也理不清那些复杂事儿,与其纠结,倒不如干脆点,莽就完事儿了!
李八千在网上仔仔细细查了好几天资料,前前后后权衡了无数次,最终拿定了主意。
他打算先带上精盐、味精、胺磺、种子这四大件。
至于其他特殊的需求,到时候随机应变也来得及。
那为啥非得带这几样东西呢?这里面可大有讲究。
先说精盐,独立团缺盐吗?
那缺得可不是一星半点,简直是太缺了!
平日里煮一大锅菜,就只能往里头小心翼翼地撒上那么一小撮盐。其实啊,不光独立团缺盐,整个八路军,乃至整个根据地,盐都匮乏得很。
听说敌后的同志们为了能把盐带进根据地,大冷天的,把棉衣浸在盐水里泡透,就为了蒙混过鬼子那严密的封锁线。等好不容易进了根据地,再用大锅煮棉衣,费了好大的劲,一大锅煮下来,也就只能得到可怜巴巴的那么一点点盐,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再讲讲味精。
八路军扩充部队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尤其是咱李云龙李大团长,但凡有点好处,恨不能一股脑全划拉到自己部队里。
就拿黄连财的一营一连来说吧,手下足足九个排!这还是连?这他妈是营!
人越来越多,粮食可就不够吃了。
最近这几天,战士们甚至把树叶当成了主粮。
上级还特意下了命令,规定驻地三公里以内的树叶不准战士们去薅,得留给老乡们吃。
可那树叶能好吃吗?
不管是掺和了棒子面做成的树叶团子,还是加了小米粒熬成的树叶粥,小七刚吃了一口,就“呸呸呸”地全吐出来了。
唉,这时候要是能放点味精进去提提味,好歹也能骗骗嘴巴,让大家吃得稍微好受点。
接着说胺磺,这东西珍贵到什么程度呢?
说它价比黄金都算是轻描淡写了,实际上在市面上根本就买不到!
也就只有院长手里还能有那么一小瓶胺磺,那可是留着在关键时刻救命用的,轻易都不敢拿出来。
最后谈谈种子。
在根据地,不管是玉米、大豆、土豆、地瓜,还是各种各样的蔬菜,产量都低得吓人,连现代产量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这说出来谁能信呐?
李八千在网上下好了订单,还反复跟商家强调,一定要10克一包的小包装,而且必须得是用白纸做的小包装。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周末。一切准备就绪的李八千躺在床上,浑身上下缠满了那些装着物资的小纸包,手里紧紧抓着,嘴里也含着,甚至连床上都铺了厚厚一层。
哈哈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