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第一个为之色变怒骂出声的竟是孟冰。
裴家军远赴辽西来和匈奴蛮子拼命,这两支北地驻军竟联手出兵偷袭裴家军的大本营,实在太卑劣太无耻了!
裴青禾领兵数年,城府愈来愈深,喜怒不形于色:“孟将军不用惊惶。裴家村修建已有八年,结实坚固远胜寻常县城,有二嫂坐镇,有四千步兵,能守得住。”
就是因为冒红菱留守,孟冰才格外焦虑情急。两人半路夫妻,却性情相投情意真切。
一想到冒红菱手中只有四千老弱残兵,对方却是来势汹汹的两路大军,孟冰额上冷汗都冒出来了,恨不得腋下生翅飞回去,和冒红菱一同对敌。
孟六郎咳嗽一声,主动建议:“要不然,让大哥领两千兵回去增援?”
裴青禾却道:“蒲奴就在辽西城外六十里处,三万骑兵虎视眈眈,怎么肯容援兵过去。派两千步兵出去,是让他们送死吗?”
孟六郎立刻闭嘴,给自家兄长一个无可奈何的眼神。
裴青禾看向心忧则乱的孟冰,声音缓和了许多:“眼下,辽西这里战事更重要。渤海郡也好,裴家村也罢,只要拒守不出,守城应该没有大碍。”
“我请大家伙来,是为了商议接下来和匈奴蛮子对战一事。渤海郡和裴家村的战事,暂且放一放。”
孟冰定定心神,拱手应是。
杨虎李驰吕奉等人一并应下,一同围到沙盘边。这沙盘是杨虎亲自动手做出来的,比起平面的地图生动直观得多。
“我们兵力是匈奴蛮子的两倍,我们有城墙之利,匈奴蛮子有骑兵之凶悍。”裴青禾沉声道:“这一个多月来,我们和匈奴蛮子交手数回,各有胜负死伤。蒲奴现在已经很清楚,诱敌出城这一套老法子,对我们没什么用处。我们不惧出城野战。”
“蒲奴迟早要发动攻城战,我们以守待攻,将匈奴骑兵都拖在这里。消耗他们的斗志和兵力,等待最佳时机,一战而胜。”
“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杀伤匈奴蛮子。这里是辽西,是我们的地盘。我们可以源源不断地招募新兵补充兵力,匈奴蛮子却是杀一个少一个,优势在我们。”
众武将听得热血沸腾。杨虎第一个张口附和:“将军说的是,这一战,我们上下一心战意沸腾,有地利有人和。更重要的是,军心士气都起来了,将士们不再惊惧害怕,敢打敢杀敢拼命。匈奴蛮子再厉害,也是人,一刀下去同样会死。”
吕奉迫不及待地主动请战,李驰也悍然张口请缨出城。
顾莲冯长孙成等人,也激昂地请求出兵。
肯定有人想问,为何蒲奴不来个诱敌出城大军包抄?这就是占了地利的好处了。骑兵出动的规模和动静,根本就瞒不过裴青禾。裴青禾每次出兵,兵力至少都是匈奴蛮子的两倍三倍之多。
这样的硬战,后果就是双方死伤都惨烈。就看哪一边先撑不住,要主动进行大军会战决战了。
开了半日的军事会议,众武将一一散去。
孟冰没走,厚颜留了下来。
私下里,裴青禾换了个亲近的称呼:“二哥,你还在担心二嫂?”
孟冰厚着脸应了一声:“是,裴家村里只有四千兵力。其中有一小半是受过重伤的老弱,还有一些是练了一年半载的新兵。真正能打的精兵,几乎都被带出来了。你二嫂就是再沉稳仔细,手中就这么些人。那两支北地军队联兵,加起来足有上万精兵。如何能打得过守得住?”
裴青禾挑眉道:“你别忘了,裴家村里还有三四万村民,人手不足的时候,他们也能拿刀杀敌。”
裴家村一直源源不断地吸纳流民。这些流民进了裴家村后,先种田一两年,性情坚韧身体素质不错的,很快会被挑选进军营,操练一到两年,才能上阵杀敌。
裴家军的士兵战力之高,冠绝北地,这且不必说。就是裴家村里的普通村民,在农闲的时候,也是要操练半日的。这些“普通”村民,到了战时发一把刀,就是现成的兵源。肯定比不上精心操练的裴家军精兵,打一打北地驻军,倒是不成问题。
而且,裴家村里有十几个大粮仓,囤的粮食够全村吃一年有余。还有几个兵器库,刀枪兵器软甲够配备一支三万人的正规军队。
裴家村是裴家军的大本营,也是她裴青禾的老巢。她怎么会不留后手不做准备?
孟冰讪讪一笑:“将军说的这些,其实我都知道。可心里还是不踏实。”
裴青禾失笑:“且放宽心,也看看二嫂的能耐。”
……
“二婶娘,外面现在约有七八千人。”
裴家村外一里设一个木楼,木楼有十几米高,站在上面了望,能看到周围十几里。裴婉裴望裴玉裴朗各自在木楼上眺望,然后齐齐来向冒红菱禀报。
十二岁的裴婉面容清秀,明亮的眉眼间满是英气,拔出手中长刀:“他们这是打听过我们裴家村里只有四千老弱残兵,想趁着青禾姑姑领兵在外来捡个大便宜。请二婶娘给我五百人,我先带兵出去,给他们一个教训。”
十岁的裴玉个头矮了一些,同样胆大:“我和裴婉一同去。”
八岁的裴朗七岁的裴望,也都是人小胆大的主,手持小一号的弓箭,雄赳赳气昂昂。
有裴青禾这个榜样在,裴氏的后辈儿郎个个都是好样的,大军到了裴家村外,生死激战就在眼前,竟没一个怯弱害怕的。个个跃跃欲试,想要领兵杀敌。
温柔内敛的冒红菱,微微一笑,柔和的眉眼流露出肃杀之气:“你们几个继续盯着外面的动静,有消息了,随时来禀报。杀敌这等事,有我在,还用不上你们拼命。”
冒红菱将姐弟几个打发走,然后迅速下军令,令所有弓箭手潜伏,另有三百长矛手做好准备。
裴家村里的村民,不分男女老少,每人都去领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