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迅速记录完毕,随后退出大殿。”楚国幅员辽阔,这场扰乱楚国的大计成功后,一年内即可平定楚国。
灭楚之后,齐国孤立无援,凭借那位不够强硬的齐王,或许能直接令其屈服投降。
历史上记载,秦统一六国时,最后灭亡的齐国正是主动归降的。”
“暗影的力量,比我预想的还要强大得多。”
“掌控天下情报,果然是名不虚传。”
“只是那玉佩的来源仍无头绪,即便是在秦王宫的宗库中也未寻得痕迹。”
“他到底是什么人?”
李奇眉宇间透着深思,内心久久无法平复。
楚国,都城寿春。
正逢早朝时分,数百禁卫护送之下,李园乘坐君王车驾入宫。
沿着官道直抵王宫深处。
自从刺杀掌控楚国正务的春申君黄歇后,李园便彻底控制了楚国。
他甚至比黄歇更甚,连名义上的楚王都是他的亲生儿子,不过是他统治楚国的一个工具罢了。
这些事在楚国并非秘密,但众人因惧怕李园的权势,无人敢发声。
王宫内,楚国王族分昭、屈、景三支,虽权势颇重,却远不及如今的李园。
面对李园的专横,三族虽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诸位大人,李园即将入宫。”
一名楚国将领匆匆来报,神情严肃。”一切准备妥当了吗?”
一位策划此事的三族成员问道。”已准备完毕。
忠于李园的将领已被调离,如今宫门守卫尽是我方之人。
只要我们速战速决,解决李园,再取其调兵虎符,项燕将军便可领军进城平定叛乱,稳定局势。
到时我们便可一举铲除李园的势力。”
将领毕恭毕敬地回答。”很好。”
众人心领神会,纷纷点头。”诸位,半年来的筹划,成败在此一举。”
“李园骄横跋扈,甚至玷污我楚国王族血统,我们身为王族,绝不能容忍。
此乃生死存亡之局,唯有除掉李园,才能复兴楚国,肃清那些败坏血脉者。”
“事成之后,李园伏法,诸位皆为楚国功臣,楚国亦将迎来盛世。”
为首之人对将领说道。”为楚国,纵死无悔。”
众将齐声应和。”开始行动吧。”
三族之人齐齐点头。
为这一天,他们苦心筹备半年,所有布局均已到位,只待李园自投罗网。
楚国宫门前,李园的车驾徐徐逼近。
一如往常,随着他的到来,值守的禁卫立即列队迎接,一个个俯身行礼,丝毫不敢怠慢。
待车驾被数百禁卫护送到宫门内,异变突生。”杀!”
“拿下李园!”
宫门骤然关闭,四周杀声四起,数千禁卫从暗处冲出,直扑李园车驾。
转瞬间,宫门内便陷入激战。
鲜血染满台阶,尸体堆积如山。
在绝对的兵力压制下,保护李园的禁卫全数覆灭,车驾也被重重围困。”诸位大人,大事已成!”
目睹眼前景象,禁卫统领激动不已。”动手!杀掉李园!”
三族之人一声令下,数十支长矛、戈戟同时刺向车驾。
然而,车内空无一人。”将军!李园不在车里!”
一名禁卫惊恐地禀报。
此言一出,三族策划者与参与行动的将领皆面露苍白。”糟了……他早已知晓我们的计划。”
望着空荡荡的车厢,众人的心沉入谷底。
就在此刻,远处传来密集的脚步声。”快看,外面像是大军压境!”
三族之人听闻,脸色愈加惨白。”各位大人,计划泄露了!李园一定洞悉一切。
诸位乃我国栋梁,绝不可有失!”
“速从侧门离去,赶往会稽与项燕将军汇合。
项燕将军驻守会稽,麾下有十万大军,或许唯有与其正面交锋,才能对抗李园。
李园绝不会放过你们。”
领兵刺杀的楚将对三族之人说道。”郝将军,你是我国的中流砥柱。”
“我们定不负所托,日后必讨伐叛贼。
背叛者亦会被揪出,以告慰英灵。”
话音刚落,那三族之人便迅速朝侧门奔去,逃离是非之地。
在这楚国都城,李园操控一切。
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选择突袭李园。”诸位将士,李园扰乱我楚根基,身为楚人,当为国家而战。”
“开门!”
禁卫将领高声呼喊。
宫门洞开。
王宫之外,乌压压的军队集结。
李园肥硕的身影居于中军,冷眼俯视。”一群废物,竟敢行刺本官?”
“找死!”
李园冷笑一声,挥手道:“全歼。”
“遵令。”
“杀无赦。”
将领们嘶吼起来,大军如潮水般向宫门涌去,一场血战拉开序幕。
一个个被视为叛逆的士兵倒在刀锋之下。”陈仕,此次你及时察觉叛贼行刺,救我一命,想要何赏赐?但说无妨。”
李园看着身旁的亲信,笑道。”为主公效力,是属下分内之事,不敢索求赏赐。”
陈仕立即谄媚回应。”哈哈……”
“你的功劳,本官自会铭记。”
然而,这一切皆在李奇布局之内。
楚国内乱由此爆发。
……
新郑。”主公。”
“楚国,已乱。”
暗影将楚国三族的刺杀布局全盘告知李园,李园顺势而为,在楚王宫设伏,重创三族势力,摧毁他们在寿春的根基,并在全国范围内追剿三族及其党羽,彻底决裂关系。
三族并未束手待毙,集结全部力量与李园对抗。
如今的楚国,已陷入全面混乱。
顿弱冷笑着进言。
一国动荡,皆因暗影操控,不可否认,暗影现已成为左右大局的重要势力。”干得漂亮。”
李奇对顿弱赞赏有加。”让暗影继续在楚国内部行动,针对与李园和三族相关的嫡系目标。”
“本侯要让楚国更加混乱。”
李奇冷酷下令。”是。”
顿弱拱手退下,瞬间隐没于殿中。”李青。”
“传信屠睢、章寒、任嚣。”
“调兵攻楚。”
“传信王简、桓漪,按既定计划进军楚国。”
李奇大手一挥,语气威严。
如帝王般的气势。”属下领命。”
李青高声应答,即刻去执行命令。”这一战。”
“本侯出动三大营,共计九十万大军。”
“再加上暗影在楚国内部制造分裂,挑拨内斗。”
“一年之内,必灭楚国。”
指令下达后,李奇眼中透着寒意。
这场战争。
不同寻常。
在此之前,李奇从未掌握大秦兵权时,这次战役便是他首次统率全国兵力的大规模出击。
调动了三大营。
王简、桓漪两位秦军宿将也在李奇麾下听令。
三大营的九十万大军,消灭一个陷入内乱的楚国,并非难事。”李园、楚王,你们的人头就是我的战利品。”
李奇眼神充满期待。
三大营从三面包围楚国,只等大军逼近寿春之日,李奇便会亲临寿春……
至于齐国。
李奇毫无担忧。
因为李奇早已下令李牧严密监视齐国,一旦齐国胆敢出兵援助楚国,立即发起攻击。
灭楚之战即将展开。
战鼓已响,时光飞逝。
一个月后,在李奇的调度下,大秦三大营分路出击楚国。
寒郸大营由韩国境内出兵三十万,南下攻打曲阜;函谷大营由王简统领三十万大军,出函谷关直指郧城;蓝田大营则由桓漪率领,经蜀地而出,目标若城。
三路大军呈合围之势,迅速推进。
楚国本就动荡不安,如今面临百万秦军的强势进攻,局势愈发危急。
短短三个月,秦国便攻占了楚国大半领土。
在此紧要关头,李园不得不暂停对三族的追剿,试图与他们联手抵抗秦军,却屡遭暗影组织阻挠,联合计划最终破产。
无奈之下,李园只能集中兵力守护都城寿春。
六个月的激战后,数十万秦军已兵临城下。
寿春城内形势岌岌可危,守军不足数万。
屠睢登上战车,向李奇汇报:“寿春兵力薄弱,楚国已是强弩之末,我军士气高昂,随时可以攻城。”
李奇点头道:“李园,我要活捉他。”
李奇微微点头,吐字清晰:“攻。”
“是。”
屠睢领命而退。
数百传令官疾驰而去,军令如山,瞬间传遍全军。
随之,数十万秦军齐声呐喊,战鼓震天,攻势开启。
结局自在意料之中。
楚国内斗耗尽国力,秦国大军压境,势不可挡。
楚国已无反击之力,士气尽失。
寿春沦陷。
秦军入城,展开了残酷的屠戮。
最终,李园与其子、现任楚王被押至李奇面前,由其亲手处决。
楚都陷落,但楚地反抗仍在继续。
楚王已死,李园伏诛,然而楚王族的三支血脉并未屈服。
他们在淮南另立负刍为王,以咸阳为柱国,统领剩余二十万楚军,誓与秦军对抗,并向齐国求援。
尽管如此,李奇的战略布局早已锁定胜局,秦灭楚已是铁板钉钉之事。
秦军三大营围攻淮南,历时两月,终破敌军防线,击杀咸阳,王简亲手斩杀项燕,生擒楚王负刍,楚国彻底覆灭。
值得注意的是,李奇的介入虽大幅改写了历史进程,将原需三年的灭楚之战压缩至一年,但项燕临终前仍高呼那句流传千古的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寿春王宫内。”拜见武安君。”
王简、桓漪及诸将齐聚大殿,他们中的大部分曾为秦军名将。
数月前,李奇一封奏疏荐屠睢为寒郸大营上将,得到秦王批准。
今日,众人面前,不论资历深浅,皆对李奇执礼甚恭。
无论是朝廷还是军中,层级分明,不容僭越。”诸位免礼。”
李奇环视诸将,声音沉稳有力。”谢武安君。”
众将齐声致谢。”诸位将军请坐。”
李奇温和一笑,挥了挥手,“我平定诸国,王宫皆曾涉足,但楚宫之壮丽,实属罕见。
得此胜果,我大秦实为有幸。”
众人开怀大笑。”武安君所言极是,楚国文武之座,今日便归我们所有。”
听闻此言,将领们无不欢悦,各自落座于楚国文武之席。”如此,我也就不客气了。”
李奇坦然道,“王位我虽不能坐,但这阶梯尚可一用。”
他径直坐在王位旁的台阶上,目光扫向三大营诸将。
此话一出,王简与桓漪面露异色:“旁人或不敢坐此位,但将来,武安君自当登临。”
……
当日章台宫中,嬴正亲口提及此事,王简、桓漪心中自是明了。
未来,李奇将成为大秦继承者,未来的秦王。”诸位将军,战果如何?”
李奇看向王简等几位上将询问。”回禀武安君。”
王简答道,“此次灭楚,武安君把握楚国内乱良机,我军大获全胜。”
“楚国国力雄厚,堪比昔日李国,全国兵力达六七十万,若非乘其混乱之际出击,我大秦欲灭楚必损失惨重,且绝非一年能成。”
桓漪亦点头附和。”此役,武安君运筹帷幄,我大秦情报机关以特殊手段促使楚国内乱扩大,方得此大捷。”
大战之后……
\"我军共计斩杀敌军二十万以上,俘虏三十万有余,在绝对兵力优势下,损失不过数万,多为伤者。” 屠睢随即补充道。”楚国已亡。”
\"本侯亦未辜负大王所望。”
\"眼下中原大地,秦国之敌仅剩一国。”
李奇微微一笑,眼神却显锋利。”启禀武安君。”
\"说起楚国在淮南残存时,曾向齐国求救,齐王答应了,然而齐军行进途中,淮南楚军已被我军击溃,齐军因此退回。”
\"只等彻底平定楚地,全面掌控。”
\"秦灭齐,易如反掌。” 王简出声,语气中充满信心。
计算时日。
自秦灭韩以来,至今日灭楚,不过七年光景。
据史载,
秦灭六国共耗时十四年,如今李奇进入这个时代,也主导了这一时期,加速了秦统一中原的步伐。”因此,\" 李奇缓缓开口,眼中闪过一丝狂热。
大殿内所有将领都将目光聚焦于他。”听我号令,\"
\"上将军王简统领函谷大营,镇守楚地,看管楚降卒;\"
\"蓝田大营、寒郸大营即刻北上,\"
\"攻齐!\"
李奇环顾殿内众将,突然下达了一道命令。
话音刚落。
殿内将领们面露惊色。”武安君,\"
\"万万不可!\"
\"如今刚灭楚,楚地广阔,尚未稳定,若贸然攻齐,楚地残余势力必将生事,这对秦掌控楚地十分不利。” 王简立刻出言反对。”是啊,武安君。”
\"灭国之战切忌急躁,需稳妥应对。”
\"此次平定楚地,已极大损耗国力,近百万大军粮草使国库告急,若再攻齐,短时间内难以灭齐,只会加重国库负担,影响国家安定。” 桓漪接着说道。
大殿内其他将领沉默不语。
显然,他们都认同此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