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武越说越期待嬴正与李奇相认的那一天。”王简、桓漪、李牧,我们蒙家与奇公子关系都不错,且或多或少都受过奇公子的恩惠,这难道是巧合?”
蒙骜突然问道。
此言一出。
蒙武和蒙逸皆大吃一惊。”这全都是奇公子的布局?”
两人异口同声道。”结交一人或许是巧合,但诸多上将皆与奇公子有往来,这难道不是他的刻意为之?”
蒙骜感慨道,语中满含赞赏。”奇公子不知自身身份,却已赢得众人的好感,这是为何?”
蒙逸疑惑不解。”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存。”
蒙骜笃定回答。
蒙武父子抬头凝视,若有所思。”奇公子虽位高权重,但他深知权力的威严,故早做准备。
这些布局将助他在权力下安身立命。”
蒙骜断言。”原来是这样。”
“这就合理了。”
蒙武与蒙逸点头同意。
事实确乎如此。
以他们目前的理解,正是如此。
然而,阅人无数的蒙骜未能洞悉李奇的真实意图。
他布局不仅为求自保,更欲积蓄力量,终有一日与权力抗衡。”祖父、父亲。”
蒙逸忽然想起,“我们还没决定是否向大王禀告此事。”
“我等忠于王室,理应告知。”
蒙武沉声道。”此举会不会影响奇公子?毕竟我家已与他紧密相连。”
蒙逸担忧。”无妨,大王只会更看重他。”
蒙武微笑。
环顾四周,最后看了一眼石柱,“逸儿,拆下此柱,明夜秘密送至王宫,我亲自面奏大王。”
……
次日晨。
初阳未升,天色依旧朦胧。
朝会开始。
秦王殿内。
百官已在殿外候驾。
李奇居武臣之首,神色泰然。
蒙武今日亦在朝班之中。
众官员屏息以待。
清晨未至,李奇心中满是疲惫。
身为将领,却总要这般早起上朝,实在令他心生倦意。”若将来能安定天下,我定选择留在军营,不必每日如此辛苦。”
他低声自语。
蒙武瞧见李奇的模样,不禁笑言:“习惯了咸阳的生活吗?或许留在家乡会更自在些。”
李奇苦笑着回应:“比起在咸阳听候差遣,我倒宁愿待在故土。”
“日后你会慢慢适应的,也许还会更早起床呢。”
蒙武打趣道,话虽如此,却并未解释为何要提前。
忽闻秦王殿门开启,李高的声音随之响起:“大王有旨,百官觐见。”
众人闻声而动,李奇亦迈步跟随,与其他官员一同步入大殿。
嬴正端坐于殿首,群臣齐声跪拜:“臣等叩见大王,愿大王千秋万代,大秦永固。”
此起彼伏的颂词回荡在殿中,正式拉开了新一天的序幕。”众卿免礼。”
嬴正抬手示意。
待众人归位后,李高高声宣布:“有事奏报,无事退朝。”
随即,王绾起身说道:“大王,关于燕国战书一事,现已送往燕都,预计半月即达。
同时,我们已派使者赴齐楚二国说明燕国刺杀之罪。”
“相邦所言极是,寡人决定兴师问罪燕国。
此次出征,由谁领军……”
秦王嬴正话音稍停,视线转向武安君李奇。
朝堂之上,百官随之瞩目,皆对李奇投以敬重的目光。
显而易见,秦王之意已然昭然。”为我大秦谋划出征之事。”
嬴正言毕。”大王英明。”
蒙逸随即附和,“自武安君从军以来,屡建奇功,百战百胜。
若由武安君领军攻燕,必能一举成功。”
韩非亦紧接着说道:“臣赞同此议。”
秦王心意已决。
寒郸大营距燕国最近,无需多费时日奔波,由李奇率军攻打最为适宜。”武安君,可有把握助我大秦平定燕国?”
秦王含笑问道。”臣遵旨。”
李奇起身答道,“绝不会辜负大王期望,亦不会令我大秦蒙羞。
臣统兵出击,燕国必亡。”
“甚好。”
秦王满意地笑了,“有武安君领军,寡人安心。
至于出征日期,待寡人择日再定。”
“臣领命。”
李奇复归原位,随后朝议继续。
既定主帅,秦王不再多议。”启禀大王。”
一位御史起身,神色凝重。”何事?”
秦王问。”臣欲弹劾武安君,亦弹劾大王。”
此言一出,满朝震动。
高位上的秦王略作沉思,而李奇则显得颇为疑惑。”这般朝廷竟如此复杂?我又没做错什么,怎会遭此弹劾?”
李奇心中暗自埋怨。
然而,他并未在意。”说吧。”
秦王平静道。”你想弹劾寡人与武安君何事?”
秦王冷声问道。
御史位列御史大夫之下。
朝堂之上,御史大夫这一职位尚空缺,而御史的职权极为广泛,不仅负责监察朝廷事务,更可直接向君主进谏,弹劾同僚,甚至参与史册记载及史官相关事宜。
历史上,秦汉时期的御史和言官以刚直不阿着称,面对生死亦无所畏惧。”臣听闻,”
一位御史直言不讳,“大王是否确实在章台宫中命武安君批阅奏折?”
“确有此事。”
嬴正语气平和。”臣请求弹劾大王。”
御史毫不退缩,“身为大秦之主,您应当恪守祖制,按照规矩,只有您与监国太子才具备批阅奏折的资格。
武安君虽地位尊崇,却终究只是外臣,此举实属不符礼制。”
“此外,”
御史进一步说道,“武安君身为秦国臣子,竟无视国家法规,擅自越权行事,理应严惩。”
此言一出,满朝震惊,无人敢接话。
然而,几位御史相继站起,齐声附和:“恳请大王反思自身行为,整顿纲纪,同时,对武安君越权之举给予严厉处置。”
“恳请大王裁决。”
“臣附议。”
数名朝臣随之发声支持。”有趣。”
李奇冷眼旁观,嘴角带笑,“看来这些人早有准备。”
嬴正冷冷扫视全场,目光最终停留在那弹劾的御史身上,“这就是你的弹劾依据吗?”
“正是。”
御史神情严肃,毫无惧色。”那么,奏折批阅的规矩又是谁制定的呢?”
嬴正问道。”当然是我大秦历代先王。”
御史迅速回答。”我大秦历代先王定下的规矩,他们都能因时而变,为何到我这里就不能改?难道我说话不算数?我不是王吗?”
嬴正语气骤然转冷,目光如刀般射向御史。
御史被他的眼神刺得心神微颤,忙道:“大王乃我大秦之主,天下皆归于您。
更改规制自是大王之权,但武安君身为重臣,未尽规劝之责,确有失察。”
“寡人命他阅折,他也遵从,这也有罪?”
嬴正冷笑。”大王若令臣等退下,臣等怎敢违抗?”
御史低头应答,声音已带几分怯意。
用传统礼仪约束至高无上的权力,实属荒谬。
若是庸君,或许还会顾忌名声,可在嬴正眼中,这些都不重要。
他只关心统一六国的大业,以及他挚爱的妻儿。”臣等冒犯,请大王息怒。”
众御史齐声道,“臣等直言,皆为大秦社稷。
若有得罪,任凭处置。”
“臣等附议。”
其余御史亦随声响应。”朕的章台宫,朕的奏折,何时轮到你们置喙?什么礼法、规矩,现在拿来压朕?难道朕做什么都要问过你们?没有你们认可就是违背礼法?”
“你们以为朕真的不知晓你们的心思?”
“莫非朕还怕治不了你们?”
嬴正冷眼环视众人,眸中寒光四溢。
他洞悉一切,此刻连双目都泛起血丝,似要喷薄而出。
对他而言,冬儿已逝,奇儿及两位孙儿便是他的底线,任何人若触碰,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不论是谁。
朝堂之上,嬴正怒火如潮。
这一瞬,看着那些御史言官的奏疏弹劾,不过小事罢了,却让他们小题大做。
回想起二十年前,他也曾站在这里,刚登基时意气风发。
在朝会前,他对冬儿许诺,今日将正式册封她为后。
然而,话音未落,群臣哗然,以冬儿出身低微为由纷纷反对,连贵胄也随声附和。
纵使嬴正再坚定,终究孤掌难鸣。
从那日起,冬儿离开他,生死两隔。
此恨深埋于心,永难消解。
如今,这些言官又针对他的家人,嬴正岂能容忍?
“来人!”
嬴正暴喝。
话未出口,李奇起身:“大王息怒,臣有一事想问这位御史。”
他面露笑意,“大人所言皆为大秦着想,是为了国家甘愿赴死,对吗?”
说着,李奇直视那御史,“敢问大人,若为大秦,真可无怨无悔?”
“嗯。”
“为大秦,臣愿肝脑涂地,死而无悔。”
那名御史挺直身躯,目光坚定地说。”很好。”
“朕向来敬重像你这样忠诚于大秦的臣子。”
李奇微微一笑,随后面向嬴正,高声说道:“陛下,这位御史实乃忠良之士,万不可杀。
他冒犯陛下,也是为了大秦社稷。
臣恳请陛下宽恕他的性命。”
“哦?”
嬴正闻言,眼神中掠过一丝奇异之色。
尽管与李奇共事时日不多,但他深知自己的儿子绝非轻易妥协之人。
满朝大臣皆惊讶地看着李奇。
蒙逸和韩非亦对此感到不解。”礼法或许无法约束陛下,但对武安君李奇来说,却是极大的震慑。”
御史心中暗喜,却也略感失落。
毕竟他们本以为弹劾对象主要是李奇,未曾料到秦始皇竟如此袒护,且愤怒异常。
谁也没想到二十年前的嬴正也曾经历过类似之事,如今旧事重提,难免触动了他的情绪。
然而,话锋一转。
李奇再次开口:“这位御史一心为国,足见其赤诚之心。
在朝廷任职实属埋没才华,不如调任至寒郸大营,加入军队为大秦效力,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才是真正的忠诚体现。”
“战场杀敌,开疆拓土,方显忠勇。
相信几位御史定能各展所长,不负所托。
望陛下应允。”
李奇语气诚挚,充满期待。
此言一出,满朝官员无不震惊地注视着李奇。”太狠了!这是釜底抽薪啊!”
李斯瞳孔微缩,眼中透着几分忌惮,盯着李奇不语。
昔日他以为李奇只会弹劾这些御史,甚至威胁严惩,却没料到,李奇的手段竟远超秦始皇直接处决的决心。
战场上。
对这些毫无武力的御史而言,踏入寒郸大营就等于走向死亡,何况一切都在李奇掌控之中。
一旦进入军营,他们的生死完全取决于李奇的一念之间。
生或死,皆不可测。”主上果然英明,今日之举令人胆寒,今后朝堂之上,再无人敢轻举妄动。”
众人低声赞叹。
韩非暗自点头,心中一笑,“奇公子手段果然高明,这不仅是立威,更是震慑。”
蒙逸随之附和,“奇兄这一手,堪称神来之笔,日后无人敢小觑他。”
蒙武亦展颜,“奇公子此举,让满朝文武皆知武安君的威严,无人敢轻易挑衅。”
此时,韩非挺身而出,“武安君所言极是,臣完全赞同。”
“几位御史忠心为国,即便触怒大王,亦无怨无悔。
如今派他们上阵杀敌,正是对他们忠诚的最大嘉奖。”
蒙逸紧随其后,“臣深表认同。”
冯劫也不甘落后,立即站出表示支持。
朝堂上一片寂静,众人无不震惊。
那些御史听闻此言,脸色瞬间惨白。
……
pS:感谢支持,欢迎推荐与点赞。
在咸阳朝堂上,御史们因弹劾李奇而感到忐忑不安。
他们虽手握监察大权,令百官敬畏,但在军中却毫无地位。
面对李奇的质问,他们语塞,内心满是恐惧。”武安君,你意欲何为?我等身为言官,弹劾你是职责所在,你竟以此报复?”
几位御史愤怒地质问。
李奇冷笑:“诸位不是声称愿为大秦赴汤蹈火吗?战场杀敌,建功立业,乃无上荣光,何来报复之说?莫非你们报国之言只是空谈?”
他的语气愈发严厉:“尔等是在戏弄寡人?”
随着李奇的怒喝,一股凛冽杀气弥漫开来,整个朝堂为之震动。
几个御史被吓得脸色发白,浑身战栗,连话都说不出来。”一群懦夫,竟敢挑战本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