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谷一战大获全胜,楚墨和沈若班师回朝。
京城的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响彻云霄。
楚墨骑在高头大马上,意气风发,沈若紧随其后,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然而,朝堂之上,一场暗流正在涌动。
“陛下,此次青岚谷之战虽胜,但耗费巨大,国库空虚。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削减军费,与北戎议和。”
说话的是宰相陈宏,他身材肥胖,眼神中透着狡黠。
楚墨眉头一皱,还未开口,沈若便站了出来出声:
“陈宰相,北戎屡次犯我边境,此次虽被击溃,但狼子野心不死。若此时议和,无疑是养虎为患,日后必成大患!”
陈宏冷笑一声,出声:
“沈皇后,你不过是一介女流,懂什么军国大事?打仗要的是钱粮,如今国库空虚,拿什么去打仗?”
楚墨拍了下桌子,出声:
“够了!此次青岚谷之战,将士们浴血奋战,才换来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岂能轻易议和?”
这时,御史大夫赵庸也站了出来,出声:
“陛下,陈宰相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如今国内民生艰难,若再继续打仗,百姓恐难以承受。”
朝堂上顿时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议和,一派支持继续备战。
楚墨心中烦闷,出声:“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散朝后,楚墨和沈若回到御书房。
楚墨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出声:
“若儿,你觉得陈宏和赵庸他们为何力主议和?”
沈若沉思片刻,出声:
“陛下,我怀疑他们与北戎有勾结。此次青岚谷之战,北戎大败,他们怕北戎报复,想尽快议和。削减军费对他们这些贪官来说,也有好处,他们可从中谋取私利。”
楚墨握紧拳头,出声:
“哼,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报:
“陛下,不好了!北戎派使者前来,要求割让三城,否则就再次开战!”
楚墨大怒,出声:
“欺人太甚!朕绝不答应!”
沈若冷静地说:“陛下先别急,这或许是北戎的计谋。我们不妨先听听使者怎么说。”
楚墨点了点头,下令:“传北戎使者!”
不一会儿,北戎使者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出声:
“陛下,我家大汗说了,此次青岚谷之战,是你们的军队偷袭在先。只要你们割让三城,我们便可既往不咎,否则,大军即刻南下,踏平你们的京城。”
楚墨怒目圆睁,出声:
“荒谬!青岚谷是我国领土,你们北戎无故侵犯,还敢倒打一耙!朕绝不割让一寸土地!”
北戎使者冷笑一声,出声:“陛下,你可要想清楚了。如今你们国库空虚,拿什么来抵挡我家大汗的铁骑?”
沈若走上前,出声:
“使者,你以为我们大宋无人吗?青岚谷之战,你们北戎死伤惨重,难道还想再来一次?”
北戎使者不屑地看了沈若一眼,出声:“哼,你不过是个女人,懂什么?我只跟陛下说话。”
楚墨站起身,出声:“使者,你回去告诉你们大汗,若他敢再次侵犯我国领土,朕定让他有来无回!”
北戎使者见谈判无果,便拂袖而去。
沈若出声:
“陛下,北戎此次派使者前来,不过是试探我们的态度。我们必须做好备战准备。”
楚墨点了点头,出声:“朕这就下令,让各地加强防守,同时扩充军队。”
就在楚墨准备调兵遣将的时候,却发现国库中的钱粮所剩无几。
经过调查,原来是陈宏和赵庸等人暗中勾结,贪污了大量的军费。
楚墨大怒,出声:“来人,将陈宏和赵庸给朕抓起来!”
陈宏和赵庸被押到了朝堂上,楚墨怒目而视,出声:
“你们二人身为朝廷大臣,却贪污军费,通敌卖国,该当何罪?”
陈宏和赵庸吓得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
“陛下饶命啊,我们一时糊涂,才犯下了大错。”
楚墨冷哼一声,出声:
“哼,一时糊涂?你们可知,因为你们的贪婪,让多少将士在战场上流血牺牲?朕绝不轻饶你们!”
最终,陈宏和赵庸被判处死刑,抄没家产。
朝堂上的奸佞之臣被肃清,楚墨和沈若开始全力备战。
就在这时,北戎果然再次调集大军,准备南下。
楚墨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前往边境迎敌。
沈若则留在京城,负责后勤保障和治理朝政。
边境之上,战火纷飞。
楚墨指挥着宋军,与北戎大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沈若在京城,日夜牵挂着楚墨的安危,她不断地调配钱粮和物资,支援前线。
经过数日的激战,宋军终于顶住了北戎的进攻。
就在北戎大军士气低落的时候,楚墨抓住机会,发起了反攻。
楚墨的军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了北戎的阵营。
北戎士兵们被打得节节败退,死伤无数。
最终,北戎大军溃败而逃,楚墨的军队取得了又一次的胜利。
楚墨班师回朝,京城再次沸腾。
百姓们欢呼雀跃,庆祝胜利。
楚墨和沈若站在城楼上,望着欢呼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
“若儿,这江山,多亏有你。”楚墨紧紧地握住沈若的手。
沈若微微一笑,出声:
“陛下,这是我们共同的努力。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守护这江山,让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
楚墨点了点头,出声:“没错,这江山,与你共掌!”
就在他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个神秘的身影却在暗中注视着他们。
一场新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