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大堂内。
大明都察院右都御史刘宗周,继续冲着崇祯皇帝开口劝谏着,而且他还给出了不能诛杀“衍圣公”孔胤植的充分理由来:
“陛下请三思而行,不可贸然诛杀‘衍圣公’一脉。理由有二:一是不让圣人血脉绝于陛下之手,让陛下日后承担千古骂名;二是能显示出陛下宽宏仁德之名,陛下对‘衍圣公’的宽宏,也就是对我大明天下读书人的宽宏。臣料定,我大明士子,在得知此事后,无一不会铭感五内,赞叹陛下的仁德之名!”
“而且,如今已经快到九月了,臣听说陛下此次特地为天下士子,亲自出题,举行了一次恩科考试,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正需要天下读书人同心协力,共卫大明江山!在如此节骨眼上,陛下若是对‘衍圣公’孔府一脉的圣人后裔,大加屠戮和株连,微臣恐怕会对陛下的抡才大考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进而影响陛下中兴我大明之伟业啊!”
刘宗周一口气将自己的观点都说了出来,最后开口说道:“臣所言,皆字字肺腑,还望陛下莫要冲动,三思而行啊!”
说罢,刘宗周老大人颤颤巍巍的冲着崇祯皇帝跪了下去,低头不语。
崇祯皇帝没想到这个一向固执的老儒生,居然这次并没有用大道理来劝自己放过孔胤植,而是全部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阐述若是杀掉孔胤植会对自己造成何等不良的影响。
这样的劝谏方法虽然老套,但是确实最为有效!
果然崇祯皇帝微微沉吟片刻,就在心底同意了都察院右都御史刘宗周的建议。
其实,崇祯皇帝从一开始也没想着真的要杀掉“衍圣公”孔胤植,毕竟其身为孔子后裔,杀掉他对于天下读书人而言,造成的不良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华夏大地上,儒家,特别是对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思想,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中国人日常行为的点点滴滴,后来虽然陈朱理学对儒家经典的诠释和延伸有些“存天理,灭人欲。”的消极影响,但还是无法动摇儒家思想对整个华夏的深刻影响。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百姓黔首,对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的尊崇已经达到了很深的程度,这个时候,如果崇祯皇帝贸然杀掉“衍圣公”孔胤植的影响,那比杀一千个言官李沾的影响都要大!
全天下的读书人,人人估计都会站出来指责崇祯皇帝为“暴君”了!
刚才崇祯皇帝表演了半天,就是等着有人能站出来阻止自己杀孔胤植,给自己递上台阶。
刚好,大儒刘宗周也“恰当”的站了出来,劝说自己不要杀掉“衍圣公”孔胤植。
于是,崇祯皇帝就坡下驴,在雷声大,雨点小,吓唬了一通孔胤植后,他站起身来,盯着孔胤植恐惧的双眼,沉声开口道:“孔胤植,你知道吗?朕有个好习惯,那就是从谏如流!刚才刘御史已经苦口婆心的劝谏朕,求朕不要杀你,朕思虑再三,还是决定给你一个机会!”
一听说自己能够活命,孔胤植立马一骨碌爬起来,跪在地上,冲着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陛下贤明宽仁,若能饶罪臣一命,罪臣情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崇祯皇帝摆摆手,轻笑一声说道:“欸,没有那么夸张,朕也不欺负你,要的还是之前提出的要求,那就是将你孔府的祭田,还是按照每名府兵十五亩的规格,分给曲阜县的府兵,最后剩下的土地,依旧由你孔府管理,不过,我大明值此危难之际,你‘衍圣公’一门,世受国恩,如今也当有所回报,这些给府兵,分封完剩下的田地,还是要按规定缴纳赋税。孔胤植这些你可能做到?”
听罢崇祯皇帝的话语,孔胤植连连点头道:“回禀陛下,罪臣都能做到,请陛下放心!”
“嗯,”崇祯皇帝点点头,脸色缓和了一些,随后他转身看着两侧不知何时,跪着的孔府族人和曲阜县令等人,微微皱了皱眉头,又低沉下语气,开口说道:“孔胤植,朕听说你权力极大?连这曲阜的县令,也是你安排的?”
跪在地上的孔胤植刚刚放下一半心,闻言又提了起来,他连忙矢口否认,摇头如拨浪鼓道:“不不不!陛下,绝无此事!县尊之位,都由陛下委派,罪臣绝不敢行此僭越之举啊!这都是别人在诽谤罪臣啊!请陛下明鉴!”
看到孔胤植矢口否认,崇祯皇帝轻哼一声,也不拆穿他的谎言。
他缓缓踱步走到不自觉抖动如筛糠的曲阜县令身前,开口道:“刘县令!朕问你,整个齐鲁之地,都在进行着府兵制度,山东布政使司早有详细公文,令尔等分田,建立府兵,屯置军田,为何到了你曲阜县,就推行不动了呢?”
“回……回禀……陛下!呃……这……这个……”汗如浆下的曲阜县刘县令,战战兢兢,吞吞吐吐的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让他怎么回答,自己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县令,人家‘衍圣公’孔胤植可是的太子太傅,实打实的大明朝廷一品大员,自己敢打孔府的主意吗?
“你是我大明的朝廷命官,不是他孔府的家奴!”崇祯皇帝冷哼一声,死死的盯住低着头的曲阜县令,高声怒斥道:“既然你不遵朝廷法令,那你这个县官也别当了,去给孔府当家奴吧!”
随即,崇祯皇帝抬头冲着门外叫道:“来人,把他的乌纱帽和官服给扒了,即日起,贬为庶民!”
很快便有两名如狼似虎的玄甲营士卒冲了进来,将曲阜县令按倒在地,将他的官帽官服通通扒了下来,按倒在地!
“拖出去!”崇祯皇帝随意的摆了摆手,这两名士卒就将不断委屈哀求的刘县令给拖出了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