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西部戈壁深处,“东方神光”国家可控核聚变实验基地。
中央控制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了。
数百名顶尖的物理学家、工程师,此刻都像被施了定身术一般,死死地盯着主屏幕上那一条条疯狂跳动,最终趋于一条完美水平线的数据流。
“能量增益因子q值……31.2……稳定运行时间……1800秒……”
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研究员,颤抖着嘴唇,逐字逐句地念出屏幕上的最终数据。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
落针可闻。
“啪嗒。”
不知是谁手中的保温杯没拿稳,掉在地上,清脆的响声瞬间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下一秒,整个控制室如同被投入了深水炸弹的鱼塘,彻底沸腾了!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q值超过30!稳定运行半个小时!天啊!这不是梦!这不是在做梦!”
“我们……我们真的用托卡马克装置,实现了商业发电级别的能量输出!我们亲手点燃了人造太阳!”
欢呼声、呐喊声、甚至喜极而泣的呜咽声,汇成了一股巨大的声浪,几乎要将控制室的屋顶掀翻。无数白发苍苍的国之栋梁,此刻像孩子一样拥抱在一起,老泪纵横。他们为了这一天,奋斗了太久,牺牲了太多。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这条追逐“终极能源”的道路,充满了太多的荆棘与苦涩。
而今天,所有的等待,都有了结果。
在这片狂欢的海洋中,唯有两个人显得格格不入。
一个是项目的总负责人,德高望重的王振海院士。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激动地呐喊,只是靠在指挥台旁,双手微微颤抖,眼眶通红,目光却越过狂喜的人群,望向了角落里那个平静得有些过分的年轻人。
另一个,自然就是秦风。
作为“东方神光”项目能够取得历史性突破的绝对核心,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作弊码”,秦风此刻的表现,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而又滑稽的对比。
他正拿着手机,眉头微蹙,似乎在处理什么天大的难题。
“奇怪,今天的校园网怎么这么卡?点个外卖都转半天圈圈……”
如果让控制室里任何一个人听到他此刻的心声,恐怕会当场吐血三升,然后把他绑到实验堆里去研究一下物种构造。
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们正在为你创造的科学奇迹而疯狂,而你,奇迹的缔造者,却在关心外卖能不能准时送到?
这合理吗?
这很不合理!
但这就是秦风。
当系统面板上【主线任务:点亮人造太阳(华夏篇)】显示为“已完成”,并奖励了海量积分和一项名为“高能粒子束流精准约束(初级)”的新能力后,秦对于眼前的欢庆场面,就已经提不起太多兴趣了。
对他而言,这不过是又完成了一道题,仅此而已。
“小风!你个臭小子!过来!”
王振海院士终于忍不住了,他大步流星地走过去,一把夺过秦风的手机,吹胡子瞪眼地吼道:“都什么时候了,还玩手机!你看看!你看看大家!这历史性的一刻,你就没点表示?”
秦风眨了眨眼,一脸无辜:“王老,我表示了啊。你看,我的内心,正在为祖国的强大而欢呼,为科学的进步而雀跃,为人类的未来而高歌。”
王振海被他这番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给气笑了:“我信你个鬼!你那点小心思我还不知道?是不是又在琢磨下一个要搞什么东西了?”
“咳咳,”秦风干咳两声,算是默认了。
王老无奈地摇了摇头,但眼神里的欣赏和宠溺却怎么也藏不住。他拍了拍秦风的肩膀,感慨万千:“你啊……真是个怪物!一个彻头彻尾的怪物!”
他转过头,看向那些依旧沉浸在激动中的同僚们,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一圈人听清。
“各位,静一静,静一静!”
王老在科研界的威望极高,他一开口,周围立刻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我知道大家现在很激动,我也一样。”王老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一个面色有些复杂的院士身上,“特别是刘院士,你之前不是说,秦风提出的‘等离子体湍流的非线性协同抑制模型’在工程上绝无实现的可能性吗?现在感觉如何?”
被点名的刘院士,是国内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权威之一,以治学严谨(或者说保守)着称。当初秦风拿出那套颠覆性的理论时,他是在评审会上第一个提出强烈质疑的。
此刻,这位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刘院士,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像是便秘了半个月。他推了推眼镜,嘴巴张了张,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来。
数据就摆在眼前,事实胜于雄辩。
那套被他斥为“异想天开”、“纸上谈兵”的理论模型,不仅在工程上实现了,而且实现得如此完美,其效果甚至比理论预测的还要好!
这脸,打得“啪啪”作响,而且还是全球直播级别的。
周围的同事们都投来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目光,一些和刘院士平日里不太对付的老家伙,嘴角已经快咧到耳根了。
“咳……那个……”刘院士最终还是艰难地开了口,他走到秦风面前,神情复杂地看着这个比自己孙子还年轻的青年,良久,才深深地鞠了一躬。
“秦风同志,我为我之前的固执和偏见,向你道歉。你的才华,是我生平仅见。你不是在解决问题,你是在创造未来。老头子我……服了!心服口服!”
这一躬,让全场再次陷入了寂静。
所有人都知道刘院士的脾气有多倔,能让他当众认错,而且是如此心悦诚服地认错,这比可控核聚变成功本身,还要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秦风连忙扶起他:“刘老,您言重了。科学的道路,本就是在不断的争论和验证中前进的。您的质疑,也让我对模型的一些细节思考得更加周全。”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老院士台阶下,又彰显了自己的气度。
刘院士更是感慨,握着秦风的手,连连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华夏有你,何愁不能屹立于世界之巅!”
王老在一旁看得哈哈大笑,他最喜欢看这种场面了。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各位,今天我们取得的成就,毫无疑问,将是载入史册的!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更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秦风!”
他指着秦风,声音洪亮。
“他以一人之力,解决了困扰我们几十年的三大核心难题:高约束模式下的等离子体稳定性、第一壁材料的中子辐照损伤,以及最关键的能量增益理论模型!他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那几篇论文,你们都看了吧?”
众人纷纷点头。
何止是看了,简直是当圣经一样逐字逐句地研究!每一篇,都足以让任何一个物理学家名垂青史,可这些成果,却集中在了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
“不客气地说,”王老的语气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凡尔赛,“秦风同学以他目前的研究成果,别说是硕士毕业,就算是直接授予他博士学位,甚至是我们这些老家伙头上的‘院士’头衔,那都是绰绰有余,甚至可以说是我们高攀了!”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但这一次,没有人反驳。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王振海院士说的,是事实。
一个还在读硕士研究生的年轻人,其学术成就已经让国内外的院士们感到汗颜和自愧不如。
这已经不是“天才”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
这是“神迹”。
……
庆功宴上,秦风成了绝对的焦点。
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佬们,一个个端着酒杯过来,说的不是祝贺,而是“请教”。
“秦老师,关于那个‘量子隧穿效应在狄利克雷边界条件下的非微扰计算’,我还是有些地方没想明白,您看什么时候有空,给学生我开个小灶?”一位六十多岁的博导,腆着脸,用上了“学生”的自称。
“秦神,您上次提到的那个‘基于弦论m理论的额外维度观测方案’,简直是神来之笔!我们天体物理所准备成立一个专项小组,您看能不能来当个总顾问?”
“秦院士(已经有人开始这么叫了),我们材料学院想聘请您为终身名誉教授,您千万别拒绝!”
秦风被围在中间,应付得滴水不漏,脸上挂着标准的职业假笑,心里却在疯狂吐槽。
“开小灶?我哪有时间,我还得回去打游戏呢。”
“总顾问?饶了我吧,我对看星星没兴趣。”
“名誉教授?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好不容易,他才借着上厕所的由头,从人群中溜了出来,躲到走廊尽头透了口气。
“嗡嗡……”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老妈打来的视频电话。
秦风赶紧接通。
“喂,妈。”
“儿子!吃饭了没啊?”视频那头,老妈熟悉的脸庞出现,背景还是家里的厨房,她正围着围裙。
“吃了吃了,在基地食堂吃的,伙食挺好。”秦-风-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那就好,在那边习不习惯啊?戈壁滩上是不是风沙特别大?你那老寒腿……哦不对,你没老寒腿。反正要注意身体,别仗着年轻就瞎折腾。”老妈絮絮叨叨地关心着。
“放心吧妈,我壮得跟头牛一样。倒是您和我爸,要注意身体。”
“我们好着呢!对了,你那个……实验,做得怎么样了?顺不顺利啊?”老妈小心翼翼地问道。她知道儿子在做国家的大项目,但具体是什么,她也不懂,也不敢多问。
秦风笑了笑,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道:“挺顺利的,妈。就跟咱们家以前那个烧煤的炉子一样,我帮着大家想了个办法,让火烧得更旺了,也更省煤了。以后啊,全国人民都不用担心电不够用了。”
“哎哟!那可太好了!我儿子真有出息!”老妈一听就懂了,顿时喜笑颜开,骄傲得不行,“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给你炖你最爱喝的排骨汤!”
“快了,这边收个尾,我就申请回学校了。”
挂了电话,秦风心头暖暖的。
无论他在外面取得了多么惊天动地的成就,在父母眼里,他永远是那个需要被关心、被惦记的孩子。
这种感觉,很好。
他正准备回去,迎面碰上了他的“秦之队”的几个核心成员。这群平均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此刻一个个面色潮红,眼神发亮,看秦风的目光,就像是狂热的信徒在仰望自己的神明。
“老大!”
“风哥!”
“秦神!”
几个人围了上来,激动得语无伦次。
“老大,你太牛逼了!你是我的神!”一个负责数据模拟的小胖子,激动地挥舞着拳头。
“是啊风哥,我刚才看到刘院士给你鞠躬道歉,我差点就跪下了!太解气了!之前他可没少在评审会上给咱们穿小鞋!”
“老大,咱们现在是不是已经站在世界之巅了?下一步,咱们是不是要冲出地球,走向宇宙了?”
看着这群与有荣焉的伙伴,秦风笑了。
他拍了拍那个说要走向宇宙的年轻人的肩膀,说道:“宇宙先不急着去,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过……”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硕士阶段该学的东西,该做的研究,咱们确实已经提前完成了。而且,是以远远超出预期的标准完成的。”
他摊了摊手,语气轻松地说道:“不夸张地说,我现在这套研究成果,随便拆一部分出来,都够十个博士顺利毕业,而且是优秀毕业。所以……”
他看着自己的队员们,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是时候,该考虑一些更深层次,也更有趣的问题了。”
队员们瞬间安静下来,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询问。
更有趣的问题?
比可控核聚变还更有趣的问题?
那会是什么?
秦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抬头望向了窗外。戈壁的夜空,没有城市的光污染,显得格外深邃。繁星点点,如同镶嵌在黑色天鹅绒上的钻石,璀璨而又神秘。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稀薄的大气,越过了月球,掠过了太阳系的行星,投向了那片更加广袤、更加黑暗、也更加充满未知的宇宙深处。
在那里,隐藏着宇宙的终极规律。
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这四大基本力,为何不能统一?
宇宙,真的只有我们所能感知的四个维度吗?
暗物质、暗能量,这些占据了宇宙95%质量和能量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这些,才是他真正感兴趣的“题目”。
本科和硕士阶段,他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常温超导,还是量子计算机,亦或是眼前的可控核聚变,都只是为了给解答这些终极问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已。
现在,基础已经打好。
是时候,向着科学的终极圣杯,发起冲击了。
他已经实质性地、以碾压性的姿态,完成了硕士乃至传统博士阶段的所有核心研究目标。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
是时候,该跟王老他们谈谈,那个挂在自己名下的“硕士研究生”身份,是不是有点太占地方,也太掉价了。
或许,直接“跳级”攻读那个虚无缥缈的博士学位,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那所谓的“博士资格考核”和“开题报告”,对他而言,早已不是什么障碍。
那更像是一个仪式。
一个向全世界宣告,他秦风,将要开始挑战物理学终极奥秘的,宣言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