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帝妥懽帖睦尔(tuo huān tiè mu'ěr)登基的第三年,黄河又发洪水了。
1344年夏天,黄河在白茅堤(今河南兰考东北)决口,浊浪滔天,把河南、山东、安徽的几十个州县变成了汪洋。灾民们抱着门板在水里漂,饿急了就吃树皮,树皮吃完了就人吃人——《元史》里那句\"饿殍遍野,父子相食\",说的就是这光景。
朝廷里吵成一团。丞相脱脱说要修河堤,反对派说\"修堤会逼反百姓\"。吵了两年,脱脱拍板:\"不修?等着黄河淹到大都吗?\"于是征发了十五万民工,又派了两万军队监督,号称\"治河\",其实是给元朝的棺材钉上最后一颗钉子。
黄河工地上,民工们光着膀子在泥水里刨土,监工的士兵拿着鞭子来回抽。每天累死累活,却只能喝到掺沙子的粥。有个叫韩山童的白鹿庄(今河北栾城)人,看着这一切,眼睛里冒着火。
韩山童是个\"传教士\",但他传的不是佛教道教,而是白莲教(民间宗教,信奉\"明王出世\")。他跟徒弟刘福通说:\"元朝把人分四等(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咱们汉人南人连条狗都不如。现在黄河决口,就是老天爷要收元人了。\"
两人合计着,得给老百姓一个起兵的由头。他们偷偷刻了个独眼石人,在背上刻了\"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然后半夜扔进黄河故道的淤泥里。
几天后,民工们挖河时挖出了石人。\"快看!石人睁眼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工地上瞬间炸了锅。消息像长了翅膀,三天就传遍了黄河两岸——连石头人都睁眼说要反,这元朝气数尽了!
1351年五月,韩山童在白鹿庄召集了三千教徒。他穿着龙袍(当然是粗布缝的),刘福通捧着自制的玉玺(其实是块破石头),当众宣布:\"我韩山童,今天要恢复大宋江山!\"
就在这时,官兵突然杀到了。原来有人告了密。韩山童没防备,当场被砍了脑袋。他儿子韩林儿才十岁,被亲信抱着钻进芦苇荡,好歹捡了条命。
刘福通红着眼杀出重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反了!拼了!\"他带着剩下的人冲到颍州(今安徽阜阳),杀了知州,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老百姓早就憋坏了,听说刘福通要反元,扛着锄头、拿着菜刀就来投奔。
刘福通让人做了无数块红布,撕成布条分给大家:\"把头包起来,让元人看看咱们的血性!\"从此,这支起义军有了个响亮的名号——红巾军。
红巾军一闹起来,全国各地的\"火药桶\"全炸了。
徐州有个叫芝麻李的盐贩,跟同伙说:\"元人把盐价抬得比金子还贵,咱们反了,让百姓都吃得起盐!\"他带着八个人,装作修河民工混进徐州城,半夜里杀了守门的兵,聚集了十万起义军。
蕲水(qi shui,今湖北浠水)的徐寿辉更直接,他本来是个卖布的,被红巾军拥为\"天完皇帝\"——\"天完\"就是把\"大元\"两个字头上加笔画,意思是要盖过元朝。他的队伍头裹红巾,脸涂墨炭,看着就像从地府里冲出来的神兵。
最有意思的是濠州(háo zhou,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他是个地主,却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原因很简单:\"元人见了汉人就像狼见了羊,与其等着被吃,不如先咬他们一口!\"后来有个和尚来投奔他,这和尚就是朱元璋。
元顺帝急了,派大军去镇压。可他忘了,燕铁木儿当年把军队折腾得只剩空架子——蒙古骑兵早就不是成吉思汗时代的虎狼之师了,军官们忙着贪污军饷,士兵们连马都骑不稳,碰上红巾军就像纸糊的一样。
有个叫也先帖木儿的将领,带着三十万大军去打刘福通。走到沙河(今河北邢台南),半夜里不知谁喊了一声\"红巾军来了\",三十万人马顿时溃散,兵器、粮草丢得满地都是。也先帖木儿骑着马一口气跑回大都,连皇帝的圣旨都敢违抗——这哪是打仗,简直是搞笑。
更荒唐的是,元军打不过红巾军,就去欺负老百姓。有支元军在山东\"剿匪\",见村就烧,见人就杀,回来报功时说\"杀贼十万\",其实杀的全是无辜百姓。老百姓气坏了:\"反正都是死,不如跟着红巾军反了!\"
刘福通没忘了韩山童的儿子。1355年,他找到韩林儿,在亳州(bo zhou,今安徽亳州)立他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这面\"复宋\"的旗帜一竖,更多人来投奔了——毕竟宋朝灭亡才七十多年,好多老人还记得汉人当皇帝的日子。
刘福通带着红巾军开始北伐,一路势如破竹:中路军打到大同,差点冲进上都;东路军杀到高丽(今朝鲜半岛),把高丽国王吓得逃到海岛上;西路军一直打到陕西、甘肃,连吐蕃(今西藏)都震动了。
1358年,刘福通攻占了汴梁(今河南开封),把小明王接到这里,宣布以汴梁为都城。站在汴梁的城楼上,刘福通望着麾下几十万红巾军,觉得离推翻元朝只有一步之遥。
可他没注意到,红巾军内部已经开始窝里斗了。徐寿辉的部将陈友谅杀了徐寿辉,自己当皇帝;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接管了他的队伍,在南京悄悄发展势力;还有张士诚、方国珍这些起义军,忙着抢地盘,早就忘了\"反元\"的初心。
元顺帝虽然糊涂,但也知道不能坐以待毙。他重用了一个叫察罕帖木儿的蒙古人。这家伙是个狠角色,带着一支地主武装,专门跟红巾军死磕。
1359年,察罕帖木儿攻破汴梁,刘福通带着小明王狼狈逃往安丰(今安徽寿县)。曾经辉煌的北伐军,眨眼间就散了架。五年后,张士诚派军围攻安丰,刘福通战死,小明王被朱元璋救了去——后来这孩子神秘失踪,有人说被朱元璋沉了江。
刘福通死了,红巾军的主力也垮了,但反元的火种已经烧遍了大江南北。元军被折腾得精疲力尽,蒙古贵族还在窝里斗:丞相脱脱被杀,各路军阀互相攻杀,连元顺帝都懒得管朝政,整天在皇宫里跟喇嘛学佛法,玩\"天魔舞\"。
1367年,当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誓师北伐时,他发布的檄文里有句话说得很实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这句话,其实是所有红巾军战士想说的话。他们或许没文化,或许不识字,或许只是为了一口饱饭而拿起锄头,但正是这些最普通的老百姓,用最原始的愤怒,敲响了元朝的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