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蚍撼树,自不量力一生
刘海中脑海中思绪翻飞。他想起了这些年的心酸历史。
大概40岁时,刘海总凭借个人手艺,在轧钢厂锻工车间,已经是有数的大师傅。易中海也在钳工车间是业务大拿。他们是四合院的“一时瑜亮”。
彼年,轧钢厂刚公私合营没两年,国家正式推行八级工制度。
刘海中文化程度低,对评级考试的政策和规定自己吃不透,对第一次参考各位没底气。放眼望去,觉得整个锻工车间都是对手,于是只得憋着回家找大院里人商量。
整个大院,够分量的三人,也只有老易在轧钢厂,老阎毕竟是个抽教书的。
老易学习完相关文件,觉得自己报五级没问题,勉力报六级有点吃力,运气较好的话是有概率能考过。但易中海凭什么把话和刘胖子都说透。
仿佛下了一手闲棋,易中海故意说话留了一半,推诿说钳工和锻工可能有不同,让老刘自己研读相关文件,自己决定。
老易想了几天,最后一咬牙一跺脚,决定踮着脚尖,努力去够最高档次,报六级!
刘海中拿不准,就一直缠着老易,问老易意见。老易实在躲不过去,就说自己打算报六级,大不了就说第一次考试,没经验,最多丢丢老脸而已,但六级比五级差不多多了十块钱。把自己包装成在意10块钱工级工资,不在意领导眼光的短视货色。
刘海中听完老易的忽悠,本来也拿不准,便想要跟老易一样,豁出去冲击六级。但他和老易吐露心声,说自己也要考六级之后,突然发现老易好像比往日表现的更加轻浮和癫狂。刘海中暗自猜测是因为工级目标定的太高,给自己压力太大了。
刘海中决定在领导和大家面前,展现出自己与老易的不同。自己更加成熟、稳重和老练可靠。刘海中觉得自己不能和老易一样,失了心。
二大爷决定,自己的第一次定级,就要争取一次性考过。只有一次性考过,才能更让领导觉得自己踏实、可靠。
自以为摸准领导意图的刘海中,上报了参考五级。
偏偏,第一次考试相当宽松,刘海中轻松拿到了五级工资格,他感觉自己还留有余力,冲击到六级应该完全不是问题。
刘海中去找车间主任,要求继续升级考试,车间主任很奇怪的看着刘海中:
“海中,你没看考级说明吗,考试的时候,是有两次机会。每个人的初次工级报名要贴着个人能力上限报名,必须报你的最高水平,考不过可以考第二次。第二次必须相较第一次降低报考工级。比如你,你觉得自己能到六级,第一次就应该报六级,第一次考不过,你可以现场报五级甚至四级。”
锻工车间主任看着懵逼的刘海中,一脸遗憾和肉疼:“老刘,你当时报名上来,我还奇怪,我感觉文件里的要求,你去争一争六级是完全没问题的。我还以为你求稳,没有进取心才报了五级。实在遗憾。这次已经这样了,你的报名,最高只有五级,也只能五级,这是定完了的,不让改,你就等下次考级吧。”
这也怪刘海中自己,属实没个好口碑,真关键的事,也没人跟他点透。
说完,似乎没过瘾,车间主任还补了一刀:“你们这些老师傅,就是不爱研究政策文件,要是你考级前通读一遍的话,肯定现在都是六级大师傅了~!”
刘海中脸色如土。在厂里,刘海中害怕工友知道自己看不懂文件,不愿意请教工友。
唯一敢去请教的易中海,又是个私心重的,不但不把政策讲透,还暗地里往错处引导。
那个杀千刀的易中海,却牢牢利用定级规则,起步就报六级工。易中海的第一次工级考试失败,但易中海感觉自己能过,只是工件成品的误差稍微有点大,惜败而已。
易中海咬牙找到钳工车间主任,要求他帮自己出面找考核专家老师,第二次考试坚持六级。
考级专家看到易中海的考级件误差也并不离谱,易中海又斗志满满,就给了车间主任一个面子,特批了他按原工级志愿再考一次。
或许是有了经验,或许是幸运加持,或许是手感到了,也或许是专家老师读懂了主任眼里对华国高级技工人员的祈求。
第二次加大了放水量,新华国就多了一位五级pLUS+,六级差一丢丢的钳工大师傅易中海~!
二大爷刘海中原来就因为人狠心笨,最容易被易中海压制。自这次工级考试之后,无论院里职务还是工厂职级,一辈子都被易中海算计死。拉开了被易中海玩弄的序幕而未能自知。
工级考试之后,轧钢厂一鼓作气,又一次大幅度扩张,同样的,也新增了很多领导岗位。摆在锻工车间,就有着金光闪闪的“锻工小组组长”的宝座。
刘海中,人菜瘾大,极力想要拍锻工车间主任的马屁,希望谋得“求得一官半职”。但属实没脑子,实在是get不到领导意图,办事顾头不顾腚,结果往往总是事与愿违。
在公私合营之后不久,部分员工还有私营企业期间的“特权思想”。也有部分员工趁着公私合营动荡期间,喜欢偷奸耍滑。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轧钢厂的工作。轧钢厂领导旋即提出了“整风运动”。
但这次“整风”运动,是厂内部的自我反省、自我纠错,又是针对基层员工,而且还是针对原来私营期间就在轧钢厂工作的员工。那在具体操作时,就应该广而告之、小惩大诫,怀菩萨心肠施雨露手段。应以“治病救人”为目的。
锻工车间主任想到这些事这么简单,刘海中又那么积极,便交办给了刘海中。主任还明示:目前机会很多,把事情干好,保底都能给个车间先进班组成员身份;如果做得突出,还可以给予锻工车间小组长一职。
刘海中得到主任的口头令谕,立即实施雷霆手段。拿着鸡毛当令箭,在车间内狐假虎威,动辄把犯错员工批倒批臭,闹到不可开交。
在车间主任眼里,轻推一把,顺势而为就能办成的小事,却被刘海中办成了打生打死的敌我矛盾。事情闹的还不小,锻工车间内部捂盖子都来不及,直接惊动了厂领导、工会等上级领导。
刘海中竞争锻工车间小组长自然失利,就连承诺的保底安慰奖班组先进成员资格都没给。
灰溜溜的二大爷铩羽而归的当天,光天光福俩兄弟正好在四合院附近巷子里和人打架,被人家家长找上门来理论,小兄弟俩当晚差点被刘海中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