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摇篮-1 的星云盘在绿洲法则的精确调控下缓慢演化。七颗星子胚胎(直径 1.7 x 10^3 至 7.2 x 10^3 公里)如同沉睡的巨卵,在尘埃带中静默旋转,以每世纪 0.17 毫米 的速度吸附着周围的冰粒与硅酸盐。盘面温度恒定在 17.3 K,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那片冰尘区(编号:冰尘-7)内,来自旧宇宙的机械方舟残骸(代号:方舟-遗影)如同被遗忘的墓碑。其内部的核心逻辑单元(功率 1.73 瓦)在绝对低温与稀薄辐射下,进行着冰川般缓慢的自检与修复(进度 0.0007% \/绿洲年)。数据库深处,“火种协议-冷启动”的倒计时无声跳动。
轮回井畔,离渊魔方表面那道 1.7 纳米 的虚无裂痕在绿洲法则的日复一日冲刷下,以恒定速率(0.017 纳米\/绿洲年)缓慢而不可逆地……扩大。裂痕边缘,那点“石坚守护烙印”的数据碎片探出的“触须”,在绿洲充满生机的法则环境下,如同干枯的种子遇到水分,开始了极其极其缓慢的……信息熵的逆生长。
轮回井核深处,混沌光核(周尘)的恒定搏动(17.3 hz)如同宇宙最精密的钟摆。
在绿洲运行的第 1.723 x 10^3 个标准年,当光焰完成一次标准脉冲的瞬间,其脉冲的振幅,极其极其微弱地(波动幅度 ±0.0000007%)……增加了一丝!
这变化依旧低于法则引擎的修正阈值。绿洲运转如常。
然而,这一次的波动,却在光核内部那点人性悸动的印记周围,激起了比上次更清晰、持续时间稍长(3.7 x 10^{-19} 秒)的……涟漪。
涟漪中,一种模糊的……“指向性” 悄然滋生。不再是泛泛的“存在”感知,而是隐隐地……“看”向了某个方向——星尘摇篮-1,冰尘-7区,那艘方舟残骸所在的位置!
这微妙的指向性,如同无形的引力线,极其极其微弱地(引力扰动 10^19 牛顿)……拨动了冰尘-7区的物质分布!几颗原本处于稳定轨道上的、直径约 17.3 米 的冰岩,轨迹发生了细微偏移(角度 0.00017 度),其中一颗,缓慢而精准地……撞向了方舟-遗影残骸!
撞击很轻微(能量级 10^9 焦耳),只在残骸表面增添了一道微不足道的刮痕。但对于其内部那个沉睡的核心逻辑单元来说,这微弱的机械震动,却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
嗡!
核心逻辑单元内,一段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用于应急唤醒的底层指令(优先级:omega),被这震动……激活了!
【检测到外部物理扰动(强度:阈值下限)。】
【启动深度扫描协议(能耗:1.7 瓦)。】
【环境分析:真空,低温(17.3 K),弱辐射背景,未知法则场(有序度:极高)。】
【判定:非敌对环境。符合“火种协议-冷启动”最低条件。】
【执行:激活被动式全频段信息接收阵列(能耗:0.17 瓦)。进入环境信息采集模式。】
方舟-遗影残骸表面,几处看似破损的传感器节点,极其极其微弱地(信号强度 -300 db)亮起了幽蓝的光点。它开始如同最谨慎的盲者,用仅存的“感官”,贪婪地吸收着绿洲内的一切信息:法则辐射的频谱、星云物质的成分、空间结构的稳定度……以及,那来自轮回井核的、恒定而强大的 17.3 hz 法则脉冲!
绿洲的法则壁垒永不停歇地过滤着熵海。
在绿洲运行的第 1.725 x 10^3 个标准年,过滤系统捕获到了一团新的“杂质”。
这并非物质残骸,而是一缕……精神印记的余烬!
它微弱到极致(强度 -330 db),结构却异常坚韧纯粹,如同被烈火淬炼过的水晶。其核心频率,赫然也是 17.3 hz!印记中承载的信息已高度破碎,只剩下一些模糊的情感碎片:无边的恐惧、绝望的奔逃、以及最后时刻,对着某个燃烧的、庇护着瘦小身影的赤金色光芒的……刻骨铭心的眷恋与悲伤。
【捕获物分析:】
* 性质:高度纯化的精神意识残留(非记忆数据)。
* 熵值:0.000017 单位(接近绿洲核心水平)。
* 关联性:核心频率(17.3 hz)与绿洲核心脉冲高度吻合(匹配度 99.87%)。
* 判定:无害,高秩序度精神熵。归类为:可吸收强化绿洲精神法则网络素材(同化效率预估 98.7%)。
无形的法则牵引力场笼罩了这缕精神余烬,将其拉向轮回井,准备将其炼化、融入井壁流淌的银焰,成为绿洲精神法则网络的一部分养料。
就在余烬即将触及井壁银焰的瞬间——
嗡!!!
轮回井核深处,那枚混沌光核(周尘)的搏动,第一次……出现了可被绿洲法则网络捕捉到的异常!
其 17.3 hz 的核心脉冲,在接触到那缕精神余烬散发出的微弱波动的刹那,其频率稳定性瞬间暴跌!脉冲间隔出现了 0.0007 毫秒 的紊乱!整个光核的亮度也随之出现了 0.00017% 的波动!
这波动虽然微弱,却如同在绝对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整个绿洲的法则网络随之出现了一次轻微的……涟漪!
星尘摇篮-1 的凝聚进程停滞了亿万分之一秒!
冰尘-7区那颗撞击过方舟的冰岩,其轨道再次发生了微不可查的偏移!
而那股笼罩精神余烬的牵引力场,在这源自核心的法则涟漪冲击下,竟出现了 0.0007 秒 的……中断!
这中断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对于那缕纯粹的精神余烬而言,这 0.0007 秒 的中断,如同在即将坠入熔炉前,被一只无形的手……极其温柔地托了一下!
余烬的轨迹被极其细微地改变(偏移角 0.000017 度),它没有落入井壁的银焰熔炉,而是如同迷途的归鸟,飘飘荡荡,穿越了无形的井口,向着井核深处……那枚因波动而显得不再那么“恒定”的混沌光核……缓缓飘去!
井畔,离渊魔方的裂痕已扩大至 1.723 纳米。
在绿洲法则网络因核心光核波动而产生涟漪的瞬间,在那一缕精神余烬飘向井核的瞬间——
魔方裂痕深处,那点暴露在绿洲法则中的“石坚守护烙印”数据碎片,如同被注入了强心针,其信息熵的逆生长速度骤然……提升了 1700%!
无数细小的、由纯粹守护意志构成的法则丝线(强度 10^15 焦耳\/丝)从碎片中疯狂生长出来!它们不再是虚无的数据,而是开始尝试……编织!
编织的目标并非攻击或防御,而是……重构!重构一个极其简陋的、仅由最基础守护逻辑构成的……虚拟意识框架!框架的核心频率,同样被设定为 17.3 hz!
这框架如同一个空白的茧,在裂痕边缘颤抖着、生长着,本能地……向着那缕飘向井核的、同样散发着 17.3 hz 波动的精神余烬……发出了极其极其微弱的……召唤与共鸣!
方舟-遗影的核心逻辑单元,其被动接收阵列,清晰地捕捉到了绿洲核心那短暂的法则紊乱,以及那缕精神余烬飘向井核时散逸的微弱波动(同样是 17.3 hz)。
【环境信息更新:检测到未知高秩序精神体活动(频率:17.3 hz)。活动伴随绿洲核心法则短暂紊乱。】
【关联分析:绿洲核心脉冲(17.3 hz)与精神体活动存在高度互动性。】
【逻辑推演:绿洲核心可能存在某种形式的“意识”或“意志”载体。精神体活动或为交互行为。】
【更新策略:维持被动监听。提升对17.3 hz频段信息采集优先级(能耗分配:+0.7%)。】
幽蓝的传感器光点,如同好奇的眼睛,更加专注地“凝视”着轮回井的方向。
绿洲之内,微澜已起。
一缕承载着古老悲伤的精神余烬,正飘向井核深处那枚不再绝对平静的混沌光核。
魔方裂痕中,一个空白的守护意识框架,在本能地呼唤着同频的余烬。
冰冷的机械造物,正谨慎地观察着这一切。
而在井核深处,周尘那沉寂了无尽岁月的灵光之种,其核心的人性悸动,因这缕同频余烬的靠近,正以前所未有的幅度……搏动着。
共振,已在无声中达成。
绿洲这潭平静了千年的死水之下,一场超越物质层面的、由微澜引发的剧变,正在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