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你这是从顺城回来?去家家福买东西了?”
“是啊,你瞧瞧,买了不少。”
“那边东西贵不贵?我看你这大包小包的,得花不少钱吧?”
“贵什么呀!有些东西比我们随西县城菜市场的还便宜!而且人家那质量,那叫一个好,好多东西咱们这边想买都买不到,我就多买了点……”
客运车上,几个去随西的妇女很快就自来熟地聊了起来,叽叽喳喳,说的都是顺城本地口音。
“我也听说家家福超市特别大,就是每次去市里都急匆匆的,没功夫逛。”
“你下次可一定要去看看!那超市,又干净又亮堂,服务员个个都笑眯眯的,东西应有尽有!唉,要是咱们随西也有一家这样的超市就好了!”
车厢里立刻热闹起来,不少人跟着附和。
“想得美!随西这么个穷地方,哪个老板肯来开超市?你不想想,开那么大个超市,不得几百万?”
“听说家家福的老板可年轻了,啧啧,这么年轻就这么有钱,他爹妈上辈子是烧了什么高香?哪个姑娘嫁给他,那真是掉进福窝里了!”
听着这些话,李克军的肺都要气炸了。
一群无知的蠢妇!
他猛地把头扭向窗外,颠簸的土路扬起的灰尘扑了他一脸,他也不在乎。
看着车里那些兴高采烈的面孔,只觉得一阵阵烦躁。
偏偏,他就要被发配到随西去。
一想到以后就要跟这些愚昧无知的人打交道,他心里就堵得慌,前途黑得像锅底。
这日子,还怎么过?
一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
李四乔迁新居这天,李克垚让超市的货车把东西送去,自己则带着放假的儿子小宝和媳妇赵颖,回了李家村。
车刚到村口,就听见有人扯着嗓子大喊:
“来啦!来啦!贵客来啦——!”
这一声喊得中气十足,把李克垚都给喊愣了。他左看右看,除了自己一家,没别人啊。
这贵客……说的是他?不至于这么夸张吧!
正纳闷呢,穿着一身崭新的确良衬衫的李四,一阵风似的从旁边的小路里钻了出来,满面红光,一把就拉住了李克垚的胳膊。
“李哥!可把你给盼来了!我这一大早就伸长了脖子等,走走走,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
李四现在的心情,好得简直要飞起来。
在村里买了新房,这可是人生头等大喜事。
说到底,都是托了李克垚的福,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今天就把李克垚当成最尊贵的客人。
甚至专门叫了个半大孩子在村口守着,一看到李克垚的车,立马就喊。
“恭喜啊,乔迁之喜。你嫂子给你挑了个礼物,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一会儿车就给你送过来了。”李克垚笑着说。
赵颖这次特意从超市仓库里提了两台洗衣机。
一台给李四当贺礼,另一台,是李克垚前两天提了一嘴,说母亲年纪大了,在茶山那边洗衣服肯定费劲。
赵颖就记下了,索性让人一起送来。
“什么礼物?李哥你人来就是最大的礼物了!”李四激动得搓着手。
话音刚落,后面家家福的送货小货车就开了过来。
“师傅,这洗衣机放哪儿?”送货员跳下车问道。
李四的笑容僵在脸上:“洗衣机?谁……谁的洗衣机?”
“给你媳妇用的,”李克垚拍拍他的肩膀,“农村家里活计多,有这东西,你媳妇能省不少力气。”
李四的嘴巴张了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眼圈瞬间就红了。
一台洗衣机!这玩意儿得上千块!他做梦都不敢想!
送货的车一来,李四家的亲戚朋友全跑出来看热闹了。
当看到两个工人哼哧哼哧地从车上抬下一台崭新的洗衣机时,人群里“嗡”的一声炸开了锅。
“我的天!是‘小天鹅’牌的!这得一千多块吧!”
“李四你这……你这真是走大运了!”
“李四,你赚翻了!你送那几个破西瓜,换了李哥一台洗衣机啊!”有人哄笑着打趣。
李四今年种的西瓜卖不上价,就挑好的到处送人,送得最多的就是李克垚家。
谁能想到,傻人有傻福,这福气也太大了!种一季西瓜的钱,连个洗衣机轮子都买不起!
“那可不!跟着李哥就是好!多谢李哥,多谢嫂子!”
李四激动得满脸通红。
前两天他老婆还在嘀咕,说要不要借点钱添个大件,被他好一顿骂,说穷家小户的别做那白日梦。
没想到,今天这梦就成真了!
他老婆从屋里挤出来,看到那崭新的洗衣机,眼睛都直了,捂着嘴半天没说出话,眼泪却先下来了。
九十年代,洗衣机可是稀罕的大件。搬新家能收到一台洗衣机当贺礼,这面子,能在十里八乡被人羡慕一年!
“妈!你一会跟着车回去一趟,也给你送了一台!”李克垚被众人簇拥着,看见人群里的金秀兰,赶紧喊了一声。
“哎呀你这孩子!”金秀兰又惊又喜,嘴里却念叨着,“
李四搬新家是喜事,送一台就够了!我们家就我和你爸两个老骨头,几件衣服搓搓就完了,买那玩意儿干啥?净浪费钱!”
嘴上说着浪费,脚下却比谁都快,已经朝着货车那边挤过去了,心里盘算着这宝贝疙瘩该放哪儿才好。
“金嫂子,你可真是有福气!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儿子,我做梦都得笑醒!”
“就是!我要是有婶子这福气,我喝碗凉水都是甜的!”
周围的妇人们看着金秀兰,眼睛里全是羡慕。
谁不知道,以前金秀兰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苦,女人当男人使,什么罪没受过?
都说她心善信佛,这下可真是好人有好报了!
被一群老伙计围在中间的李勇兵,此刻也是一脸的自豪,下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
“老李,你这儿子咋教的?快给我们传授传授经验!”
李勇兵清了清嗓子,背着手,一副宗师派头:
“教育嘛,就得讲究方法!三句好话不管用,就得上一嘴巴!棍子底下出孝子,晓得不?不听话,就得用扫把疙瘩伺候!”
李克垚听得直想笑,赶紧拉着赵颖往旁边走了几步。
他爹在那边眉飞色舞地传授经验:“孩子这东西,不能惯!你对他好一点,他就敢上房揭瓦!当爹的,就得狠下心,舍得打!”
周围一群当爹的纷纷点头,深以为然,好像找到了自己儿子不成器的根本原因。
“爷爷!爷爷!你快过来,我要那个蝴蝶!”小宝在不远处喊了一声。
“哎哟!我的宝!”李勇兵的宗师风范瞬间消失,屁颠屁颠地就跑了过去,蹲在孙子面前,心疼得不行,
“哪儿呢?哪个蝴蝶?爷爷给你抓!”
哪里还有半点“棍子底下出孝子”的严父模样?
对儿子和对孙子,压根就不是一个态度。
李四家客人多,院里摆了好几桌,连带着李克垚家院子里也摆上了。
开席的时候,按照乡下规矩,上席该是李四的岳父岳母家坐。
可李四媳妇和她娘家妈,死活要把李克垚和赵颖往上席上推。
“李哥,嫂子,你们必须坐这儿!没有你们,我们家哪有今天!”
“不用不用,这哪使得?”李克垚笑着推辞。
他这谦虚的模样,让在场的乡亲们更是点头称赞。
瞧瞧人家这大老板,多有钱啊,一点架子都没有,真是越有本事的人越低调!
最后,还是李克垚有办法,硬是把自己的父亲李勇兵和村长李言兵按在了两张桌子的上席,
自己和赵颖则坐在了旁边,这才算把这番礼让推辞给了结了。
一时间,李家人几乎都坐了上席,弄得一家人都有点不好意思。
但所有人都觉得,本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