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紫禁城在朱慈烺穿越的干涉下,几乎完好无损,不像原本历史上被李自成烧的只剩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熏殿、和皇极门。
顺治小皇帝进宫便直接住进乾清宫之中,布木布泰则是住进慈宁宫之中,一个月前,就已经有盛京的内侍抵达,提前按照喜好布置完毕了。
第二天,在满汉群臣的劝进之下,顺治小皇帝率领百官和八旗勋贵,前往了南郊天坛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
而后在皇极门外,举行登基仪式,正式即皇帝位,诏告天下:““兹定鼎燕京,以绥中国”,宣示其成为天下共主,正式定今年为顺治元年。
同时宣布加封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济尔哈朗为信义辅政叔王、晋升阿济格为和硕英亲王、多铎为和硕德豫亲王。
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三人都分别被封为平南王、靖南王和定南王,豪格也恢复和硕肃亲王的爵位。
有了领兵入关的威望,现在的多尔衮是大清唯一的摄政王,在名义上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拥有绝对的实权。
完成各项仪式之后,多尔衮便在武英殿召集群臣,开始商议下一步的战略计划,目前挡在大清之前的,还有四方主要势力。
其中最强的就是还占据西部的大顺势力,其次坐享富裕江南的伪弘光朝廷,再者就是正在进攻四川的张献忠和盘踞山东的明太子。
在如今的清廷眼中,这几方势力都不是八旗兵的对手,平定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讨论的就是先向哪一方用兵。
多尔衮此刻非常膨胀,且急于一统中原,于是决定双线作战,任命大同的阿济格为“靖北大将军”,统领尚可喜和孔有德由大同西征,进攻陕北,直取西安。
另一路任命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耿仲明南下,先取山东,逮捕明太子,在沿运河进攻江南,直取南京。
十月初十,退回陕西的李自成再也按耐不住称帝之心,在西安秦王府祭天,正式宣布即皇帝位,改今年为永昌元年,恢复西安旧名长安,并定都于此。
登基称帝之后,李自成已经准备好了反攻计划,由泽侯田见秀指挥,集结了山西垣曲、河南兰阳两地兵力,约一万骑兵和两万步兵。
河南地区在过去的几个月,各方势力交错,乱成了一锅粥,五月份时,原已经投降的归德知府桑开第得知顺军败退山海关,离开北京的消息之后。
同原三边总督丁启睿的弟弟丁启光一起发动了叛变,逮捕了大顺委派的官员,并一口气收复了商丘、柘城、宁陵等地。
明援剿总兵许定国,聚集着多名散兵游勇,开始时在宁陵一带四处劫掠为生,见势也跟着起事,占领了睢州。
原本在京城第一个投降的兵部尚书张缙彦,趁乱逃回河南之后,召集了不少士绅和土寇,也加入到许定国的队伍中。
还有不少河南各地的土寇,纠结人马乘势而起,李际遇占领登封、韩甲第据许州、刘洪起占据汝宁,分割数百里。
清廷也趁着这个机会夺取了黄河以北的,怀庆、彰德、卫辉三府,并委派了各级官员总兵到任,为进取中原做准备。
十月十二号,田见秀向清廷占据的怀庆地区发动了进攻,顺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下济源和孟县,消灭多数土寇,直逼怀庆府驻地沁阳。
此时驻守怀庆的,是怀庆总兵梅勒额真金玉和,他根本没把顺军放在眼里,带领手下副将常鼎和参将陈国才迎战。
这两千多人,大多都是满洲兵,也是金玉和自信的源泉,双方在柏香镇附近遭遇,顺军凭借兵力的优势和战术将清军包围。
经过一上午的激战,全歼灭清军满洲兵两千多人,斩杀了金玉和以及常鼎和陈国才,随即攻陷了怀庆府所在的沁阳县。
此刻防守沁阳的是卫辉府总兵祖可法,见兵力悬殊紧急向北京的多尔衮求援,而此时多铎带领大军,刚刚抵达沧州。
金玉和全军覆没震惊京城,自从入关以来,甚至多次入塞之时,还没有阵亡过那么高级别的满将,更别说整建制的满洲兵被歼灭。
多尔衮意识到顺军不是软柿子,若多铎部按照原计划进攻山东,驻守山西河南一带的清军,兵力严重不足。
阿济格一支孤军深入,一旦顺军反扑成功,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紧急令已经到达沧州的多铎部,改变路线支援中原。
多铎从沧州转向河南,一路攻城掠地,不少土寇流兵,见清军势大而选择降清,至使手下的兵力越来越多。
围攻沁阳的顺军,探出多铎大军前来,不断后撤,一直撤退到潼关之内,而多铎的目标正是这座千百年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潼关。
多尔衮打算一举消灭李自成和大顺,阿济格沿原路线攻击陕北,多铎则是进攻潼关,两面夹击,势必拿下西安。
现在的形势除了时间上的延后,几乎和原本历史上如出一辙,只是原本历史上清廷早就占据了山东之地。
多铎的掉头,无疑让在山东朱慈烺松了一口气,探查到多铎大军逼近以后,朱慈烺已经做好了全面战备状态。
原本打算平定登莱的大军,全部都调到济南和德州的防线之中,准备阻击多铎大军,可后来的改道,让朱慈烺意识到,和原本历史轨迹一样,多铎定是去了潼关。
这是根本没把自己这个明太子放在眼里,朱慈烺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这也好,给自己了平定山东的时间。
现在摆在朱慈烺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按原计划先平定山东,二是李岩等人强烈建议,向北进军,直取北京城。
现在直取北京无疑是个机会,如果同历史上一样,阿济格率大军进攻陕北,多铎进攻潼关,北京城的兵力定是要弱几分。
经过两天的讨论,朱慈烺同李岩等人讨论的多种方案,进军北京看似可趁虚而入,实际也是风险最大,收益最小。
(pS:前文中有个大bUG,由于作者前期知识匮乏,这个时期的黄河根本就没入山东,是由江苏入海,现在黄河的河道是清咸丰五年改到山东入海的,我们就当黄河在山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