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得才的呼喊声在空气中回荡着,但为首的大将却对这呼喊声视若无睹,仿佛完全没有听到一般。
紧接着,这位大将径直走到蓝大顺面前,敬礼道:“在下乃是革命军步兵第二军军长陈英,特来拜见蓝师长。”
蓝大顺见状,有些惊讶,但还是迅速回礼。
并说道:“久仰陈军长大名,今日得以相见,实乃幸事。”
陈英微笑着点点头,继续说道:“此次前来,是奉傅帅之命,前来收编第十师。从现在起,第十师将正式纳入第二军的作战序列。”
蓝大顺心中一紧,他原本以为来的会是傅昊,没想到竟然是陈英。
不过他很快调整好心态,回应道:“一切听从军长安排。”
陈英接着指了指自己身后的骑兵团,说道:“此外,我身后的这个骑兵团,也将归属于你们第二师指挥。希望你们能够善加利用,发挥其最大的战斗力。”
蓝大顺看着那支气势雄壮的骑兵团,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暗自嘀咕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突然多了个骑兵团?而且还归我指挥?”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陈英身后的蔡昌龄和曹灿章两人,只见他们俩正强忍着笑意,似乎在看一场好戏。
蓝大顺顿时明白过来,心中暗骂:“好啊,你们这两个兔崽子,居然敢瞒着我!看我等会儿怎么收拾你们!”
不过,在这种场合下,蓝大顺也不好发作,只能再次向陈英敬礼道:“见过军长。”
陈英微笑着回礼,然后说道:“蓝师长,不必多礼。”
蓝大顺无奈地笑了笑,心想:“虽然傅昊是革命军的总指挥,但这个陈英才是我的顶头上司啊!看来以后得小心应对了。”
而且这个陈英绝对不一般,从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冷酷和杀伐之气就能感觉到,他绝对杀过不少人。
更何况在革命军当中,于彦禄、马正和、杨文治这三位虎将才仅仅是师长而已,一个年轻人竟然能够力压群雄,成为军长,这实在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所以,这个陈英要么是个关系户,靠着背景和人脉才当上军长的。
要么就是个实力钉子户,凭借着自身过硬的实力硬生生地杀出一条血路来。
然而,蓝大顺却根本没有想到,陈英既是关系户,也是实力钉子户。
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陈英其实就是已经死去的英王陈玉成!
面对这样一个神秘而强大的人物,蓝大顺心中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他诚邀陈英,这位自己的顶头上司入城,希望能与他进一步交流,了解更多关于他的事情。
可是,陈英却摇了摇头,似乎对进城并不感兴趣。
淡淡地说道:“咱们先去见见我这位叔父扶王陈得才吧。”
说罢,陈英转身招呼身后的第二军后勤处处长乜代荣、警卫连连长胡虎元、旅长蔡昌龄以及曹灿章四人,一同朝着陈得才所在的方向走去。
陈得才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终于见到他有所反应,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
“这才对嘛!”
陈得才满意地说道。
“我可是你老爹啊,你刚才怎么能无视我呢?”
然而,就在陈英走到距离陈得才不到十米的地方时,陈得才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
下意识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似乎想要确认一下眼前所见是否真实。
不仅是陈得才,站在他身旁的赖文光和蓝成春也不约而同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
陈得才惊讶地说道:“我的儿子……是不是有一种当年英王的感觉?”
赖文光和蓝成春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同时发出一声感叹:“简直一毛一样啊!”
“原来环境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啊!”
陈得才感慨道,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赖文光和蓝成春听了陈得才的话,都有些无语。
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默默地看着陈得才,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其中的缘由。
过了一会儿,赖文光突然开口说道:“要不要你去查查,看看你的儿子陈扶昊和陈玉成是不是同胞弟兄?”
话语虽然有些调侃的意味,但也透露出对这一现象的好奇和疑惑。
陈得才和众王越来越疑惑,因为这个陈扶昊年龄有点太大了吧!此人绝对快将近三十岁,众所周知,幼扶王陈扶昊才二十岁。
陈得才眉头紧锁,目光在陈英脸上来回打量,仿佛要从中找出答案。
他记得儿子出征时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如今眼前之人虽面容与幼子有七分相似,但眉宇间的沧桑与杀伐之气却像是历经十年沙场的将军。
陈得才喉头颤动,声音沙哑,“你当真是扶昊?”
陈玉成一脸惊愕,满脸狐疑地指着自己,难以置信地问道。
“我和大帅长得有那么像吗?”
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难以置信和困惑。
接着,转头看向陈得才,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无语。
仿佛在说:“叔父啊,居然连你儿子陈扶昊的特征都不熟悉!”
这种情况让陈玉成感到十分荒谬和无奈,他不禁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感叹。
其实仔细想来,这其中的缘由也并非难以理解。
自从金田起义爆发之后,当时年仅八岁的陈扶昊便被安置在女营之中。
这一切都要归因于太平天国独特的制度规定。
按照太平天国的规定,若无特殊情况发生,男子是不被允许与自己的妻儿相见的。
因此,尽管陈扶昊年纪尚小,但他也无法见到自己的亲人。
时光荏苒,转眼间陈扶昊已经十岁了。
在这个年纪,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跟随陈玉成加入太平天国的童子军。
自此以后,陈扶昊便开始了他在童子军中的生活。
由于童子军的特殊性质以及太平天国的相关制度,陈扶昊与他的父亲陈得才始终未能谋面。
在天京发生内乱之后,太平天国的局势变得愈发严峻,众多大将纷纷凋零。
在这种情况下,陈玉成作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不得不肩负起一方统帅的重任。
与此同时,当年的童子营也经历了改编,被改编为陈玉成主力步兵队右小队。
然而,在这期间,陈得才和陈扶昊两人的见面次数却屈指可数。
安庆之战成为了一个转折点,这场惨烈的战役使得右小队遭受重创,全军覆没。
实际上,右小队的主要将领们并非全部战死,而是选择了投降。
然而,他们最终的结局却异常悲惨,被处以凌迟处死的极刑。
由于安庆之战的惨败,陈扶昊这位右小队的总指挥也受到牵连,被降职为旅帅。
此后,傅昊率领着法镜泉、刚八、孙义宝以及五百名士卒,提前进入陕西。
正因如此,陈得才和陈扶昊这对父子之间的见面机会变得愈发稀少。
或许是因为长时间的分离和信息不畅,陈得才竟然将陈玉成误认成了陈扶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