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神越来越亮,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也越来越难以掩饰。
十天!仅仅是十天!被他以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收入造化戒,最终化为精纯原液的刀锋蚁魔,其数量已然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足足上亿之多!
堆积起来的原液在造化戒的空间里,不同的原液,就如同一个个能量澎湃的“湖泊”,其蕴含的力量足以支撑一个庞大宗门数百年甚至更久的消耗!每一次提纯,都如同在挖掘一座取之不尽的金矿。
此刻,进化魔池周围依旧有络绎不绝的刀锋蚁魔从巢穴的各个分支通道汇聚而来,它们眼中充满了对力量提升的渴望,毫无防备地踏入这片被精心布置的陷阱。
迷魂散的气味再次悄然弥漫,一批批魔物如同被收割的麦子般倒下,随即被燕飞羽悄然收走。流程依旧高效,收获依旧丰厚。
但是,看着那些依旧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魔影,燕飞羽的眉头却微微蹙起。
兴奋之余,一丝不满足悄然滋生。“效率……还是太慢了。”他心中暗自思忖。虽然每天都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魔物成为他的“原材料”,但相对于整个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刀锋蚁魔族群,这仍旧如同在巨大的湖泊中舀水。
而且,这种细水长流的模式持续下去,风险也在累积。万一某个环节出现纰漏,或者引起蚁魔族那位至高存在——蚁魔母皇的警觉,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更大胆、更激进、收益也呈指数级增长的念头,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熊熊燃起。与其这样小心翼翼地“钓鱼”,不如直接去“捕鲸”!
“与其循序渐进,不如一步到位!”这个想法瞬间占据了他的思维高地。
目标,直指这大罗金仙巅峰势力的核心主宰——蚁魔母皇!若能成功奴役她,整个刀锋蚁魔族群将尽在掌握,所有资源予取予求,那才是真正的一步登天!
这个计划的核心在于他手中已有的十六位魔王级刀锋蚁魔。
这十六位魔王,是蚁魔母皇的得力干将,位高权重,负责进化魔池的运转和守卫,拥有直接觐见母皇的特权。
它们的存在,是实施这个惊天计划的唯一钥匙。
燕飞羽的计划清晰而直接:他利用变化神通,完美地模拟其中一位太乙金仙级别的魔王(包括其气息、魔元波动、灵魂印记乃至细微的行为习惯)。
然后,他将足量的、经过特殊强化以确保对大罗金仙有效的迷魂散,分发给另外十五位魔王。
由这十五位同样被绝对奴役的魔王,以“有关于进化魔池的紧急要事必须面禀母皇”为理由,集体前往蚁魔母皇所在的深层魔巢。
在觐见之时,趁其不备,十五魔王同时发难,以雷霆手段将迷魂散洒向蚁魔母皇及其贴身护卫。
而他本人,则伪装成第十六位魔王,混入其中,在混乱爆发、注意力被完全吸引的刹那,作为最后的“撒手锏”,倾尽全力投掷出更多、更致命的迷魂散,并伺机发动他最强的攻击手段——雷之法则,进行干扰和压制,力求将蚁魔母皇一举拿下!
这个计划的核心风险在于两点:一是迷魂散能否在蚁魔母皇这等大罗金仙巅峰强者有所防备的情况下成功侵入;二是十五位魔王燃烧本源强行提升实力后的自杀式攻击,能否真正拖住三位大罗金仙,为他创造那关键的出手时机。
风险巨大,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但收益同样巨大到令人窒息!燕飞羽骨子里那份狠厉与果决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不是瞻前顾后之人,既然有了可行的方案,哪怕成功率不足五成,也值得赌上一切去搏一把!
“富贵险中求!”燕飞羽眼中厉芒一闪,再无半分犹豫。他立刻通过灵魂链接,向那十六位魔王级别的奴仆下达了集结的指令。很快,十六道散发着强大魔威的身影出现在他面前,恭敬地单膝跪地。
燕飞羽目光锐利地扫过它们,最终定格在一位外形相对普通、实力在太乙金仙中期的魔王身上。
燕飞羽催动变换神通,他体内灵力流转,身体骨骼发出轻微的噼啪声,肌肉、皮肤如同水银般蠕动、重塑。
仅仅几个呼吸间,他的身高、体态、甲壳纹理、复眼神采,甚至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独特的魔元波动,都与那位选中的魔王分毫不差!甚至连灵魂层面都模拟出一种特有的、对母皇依旧保持表面恭敬但深处略有机械感的波动。这变化神通,已然臻至化境。
他示意那位被模仿的魔王本人留在原地,负责维持进化魔池区域的“正常”运转,确保后方不乱。
随后,在那位实力最强、达到太乙金仙巅峰的魔王带领下,燕飞羽伪装的魔王以及其他十四位魔王,一行十六“魔”,离开进化魔池所在的巨大沿着一条明显更加宽阔、守卫更加森严、魔气也浓郁得几乎凝成实质的主通道,向着巢穴最核心、最隐秘的区域——蚁魔母皇所在的魔巢,疾驰而去。
蚁魔母皇的魔巢,位于整个蚁魔星地带的极深处,深入地壳千万里之下。
通往那里的通道,不再是由粘液和矿石构成,而是由某种暗沉如黑曜石、却隐隐流动着血色符文的奇异金属整体浇铸而成,坚固无比,且布满了肉眼可见的强大禁制。
通道两侧,不再是低阶蚁魔的孔洞,而是间隔极短便矗立着一尊尊气息凶悍、全身覆盖着厚重狰狞魔甲、手持巨大符文兵刃的精英守卫。
它们如同雕像般矗立,复眼中闪烁着冷酷的红光,任何未经许可的闯入者,都会在瞬间被撕成碎片。
无形的力场笼罩着整个通道,强大的空间禁锢和能量压制无处不在,即便是太乙金仙级别的魔王在此,也感到行动迟滞,魔元运转不畅。
这里的防御,用铜墙铁壁、龙潭虎穴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