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书说到,刘田与赵涛会面,赵涛将自己的惊险逃亡历程告知刘田后,满脸疑惑,急声问道:“表姑父,陈国为何要杀害两国使臣,还写那挑衅书信?”刘田神情凝重,缓缓摇头:“此事蹊跷,我也摸不着头脑。”赵涛眉头紧蹙,喃喃自语:“到底是何居心,要对使臣下此毒手?”这疑问如乌云,在他心头不散。若要探寻真相,还得回溯过往。
当年,陈国左班丞相吴冯,把女儿送进宫中封为西宫娘娘后,内心被权力欲填满,野心勃勃。他一边在女儿面前花言巧语,灌输谋逆想法,一边秘密勾结藩王,许诺攻下陈国后平分江山。藩王本就觊觎陈国已久,收到密信,大喜过望。但忌惮大将李轩,便与吴冯合谋,精心策划“梨花桩血案”,诬陷李轩。彼时,在边关镇守的赵涛之父赵勇将军,无故被召回调查,也被卷入这场灾祸。
就这样,赵涛兄妹踏上逃亡路,一路被追杀,无奈前往吴国投奔表姑父;李轩同样厄运难逃,将军化龙拼死护卫夫人张玲带着亲信,朝晋王地界奔逃。李轩身负血海深仇,一心找出幕后黑手,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寻得吴鸿冯划血案的铁证。
李轩打算将证据呈给皇帝,吴冯得知后,立刻派出杀手截杀,想夺回并销毁证据,同时催促藩王出兵。边关无大将镇守,藩王大军迅速压境。可藩王野心远超吴冯想象,他想独吞陈国江山。表面与吴冯合作,实则把他当棋子,吴冯却浑然不知,还以为自己在利用藩王。
藩王攻打猎鹰山和宝鸡时,发现赵涛在两军征前,心中生疑立刻派使臣质问吴冯:“我军压境,为何赵涛还在?你不是说已斩草除根,一直在追杀吗?”
藩王施压,要求吴冯尽快除掉赵涛兄妹,查出李轩下落。与此同时,吴国使臣也来,强硬要求陈国皇帝交出杀害赵将军满门的主使,否则不撤兵。
吴鸿又急又恼,疯狂盘算:藩王紧逼,赵涛兄妹和李轩是心腹大患,若能挑起两国战争,让吴国和藩王合兵,自己就能趁机拿到兵马大元帅印信,掌控兵权。有了兵权,便无需惧怕任何人。
于是,吴鸿与军师密商后,心一横,下令杀害两国使臣,将头颅装入盒中,快马送至两军阵前。
时光流转,转眼间便到了如今这般危急时刻。吴鸿收到战报和守将周武的求援信。他拿着战报,大步走进朝堂,神色急切又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笃定,向皇帝奏道:“陛下,边境战事危急,城中良将稀缺,无御敌良策。臣请将兵马帅印交予小儿吴海涛,让他挂帅出征,平定叛逆。”皇帝原本平静的面庞瞬间笼上一层阴霾,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眼中满是忧虑与困惑,下意识地攥紧了龙椅的扶手,沉声道:“两国为何突然合兵,且如此迅速攻至此处?”吴鸿眼珠子一转,向前一步,拱手急切回禀:“都是那奸臣逆党赵涛兄妹,勾结吴国叛贼与藩王,如今两方势力合一,直逼正阳关。若正阳关失守,我朝危矣!陛下请速定夺。”皇帝长叹一声,脸上写满了无奈与哀愁,喟然道:“难道陈国江山,真要断送?”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