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书说到,刘田在营帐中踱步,眉头紧锁,反复权衡下一步作战计划。突然,一名士兵匆匆闯入,单膝跪地,急切禀报道:“报,刘将军!城外远方尘烟滚滚,大队兵马气势汹汹压境而来,目标直逼我军,请将军定夺!”刘田神色骤变,目光如炬,疾声问道:“来者究竟何人?怎会突然出现这等大军?”士兵连忙回应:“目前距离尚远,难以辨清军旗,但看这排兵布阵与行军气势,极有可能是王猛的军队。如今周边势力中,王猛兵力最为强盛,除他之外,应无其他势力能掀起这般风浪。”
刘田听闻,脚步一顿,抬手轻抚下颌,略作思忖后,沉稳说道:“不错,当下局势,王猛与我军对峙已久,其兵力最强,其他皆为小股势力,断不会造成如此紧迫之势。”言罢,他果断下令:“火速传令,召集所有将领,即刻于将军府议事!”紧接着又对守城兵卒叮嘱道:“立刻准备强弓硬弩,紧闭城门,任何人没有我的命令,擅自放箭者,军法处置!”士兵们领命后,如离弦之箭,迅速返回城头,有条不紊地将滚木礌石摆放就位,把一张张弓弩擦拭一新,严阵以待。
片刻后,将军府内,灯火通明。众多将领鱼贯而入,按序落座,神色凝重。刘田端坐在主位,目光扫视众人,沉声道:“诸位将军,如今城外来势汹汹的兵马,极有可能是王猛所率。大家集思广益,可有退敌良策?”话落,庞将军“噌”地站起身,抱拳行礼,语气急切:“将军,我早说王猛此人反复无常,不可轻信。咱们刚把李彪放还,没几日他就背信弃义,大兵压境,分明是蓄意挑起两国争端,居心叵测!”刘田抬手示意庞将军稍安勿躁,神色冷静:“先莫急下定论,我军城外设有伏兵,若他敢贸然攻城,定叫他付出惨重代价。”庞将军又向前一步,拱手建言:“依末将之见,咱们不仅要依靠城外伏兵,还需在城墙上多备巨石、热油等防御之物,加强城防,以防万一。”刘田微微颔首,赞同道:“所言甚是,不可掉以轻心。”
一番激烈商讨后,众将领达成共识:先按兵不动,观察王猛出兵意图,搞清楚他为何出尔反尔。随后,将领们各自奔赴岗位,带领人马在四座城门严密布防,没有军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同时,在城外精心布置“双龙突水阵”,安排精锐伏兵隐匿其中,只等敌军踏入陷阱。
就在此时,又有士兵匆忙来报:“将军,王猛大军已至城下,城外伏兵请示,是否即刻发动突袭?”刘田目光一凛,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传令伏兵,按兵不动,听我号令行事。没有我的命令,哪怕敌军近在咫尺,也不可轻举妄动。”士兵领命,快步离去。刘田起身,扫视众将,沉声道:“诸位将军,随我出城会会他们,看王猛到底有何图谋!”
于是,刘田与将领们披挂整齐,飞身上马。刘田手提寒光闪闪的天龙弯月刀,一马当先,威风凛凛地朝着城门外奔去。随着“吱呀呀”一阵声响,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吊桥轰然落下。刘田胯下骏马昂首嘶鸣,踏着厚实积雪,率先冲至两军阵前。身后,一众将士铠甲锃亮,队列整齐,气势如虹,马上战将英姿飒爽,一字排开,宛如钢铁长城。
刘田勒住缰绳,在阵前站定,声若洪钟,大喝:“对面来者何人?快报上名来!”话音刚落,敌方阵营中一员大将骑着一匹矫健黑马,风驰电掣般冲出,手中方天画戟寒光闪烁。此人正是王猛,他在刘田面前稳稳停住,双手抱拳,朗声道:“刘将军,别来无恙,咱们又见面了!”刘田见是王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手捻胡须说道:“哼,王将军,久违了。你之前信誓旦旦答应本帅兵退百里,如今却大兵压境,这是何意?你要的人,我可已如约放出。”王猛哈哈一笑,脸上却毫无愧色,说道:“刘将军,误会一场,我此次前来,是要给你引荐一位贵客。”
刘田闻言,心中一疑,剑眉微蹙,疑惑道:“王猛,无需拐弯抹角,有话直说。”王猛神色一正,说道:“上次约定,我退兵,你交出李彪将军,你已履约。可后来你又提出,要退兵聊城与峡口,条件是我交出偷袭猎鹰山的主谋,可有此事?”刘田神色坦然,毫不犹豫道:“不错,想要我退兵,交出主谋是前提,否则,这战事恐怕还得继续。”说罢,他神色冷峻,将脸转向一旁,尽显强硬态度。
王猛见状,不慌不忙,胸有成竹道:“如此便好,今日我把能拍板的人带来了,我家大王愿与你当面一谈,他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答复。”言罢,手一挥,后方一匹白色骏马缓缓踏出,马背上端坐着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此人身着华丽锦袍,外罩厚实貂裘,头戴皮帽,虽未着战甲,却难掩一身威严。他轻夹马腹,不紧不慢地来到阵前。刘田定睛细看,心中已然明了,此人正是藩王。
刘田微微一怔,旋即双手抱拳,恭敬说道:“久违了,藩王殿下。”藩王面带微笑,目光温和,说道:“久闻刘田将军威名,今日得见,果然气宇轩昂,闻名不如一见。”刘田目光如炬,直视藩王,问道:“藩王殿下亲临,可是为了交出偷袭猎鹰山的主谋一事?”藩王手抚胡须,神色从容,微笑道:“刘田将军,若你执意要我交出主谋,那你也得答应我,即刻退兵,退出峡口和聊城。”刘田面不改色,目光坚定,回应道:“那是自然,只要殿下交出主谋,我不仅退兵,日后你与陈国纷争,我军绝不插手。但不知殿下是否真有诚意,交出那罪魁祸首?”
藩王微微沉吟,片刻后,微笑道:“我自然有诚意,不过此事重大,需些时日安排,五日后,我定将那三员大将带到。但有个条件,他们是我麾下将领,死罪难逃,不过行刑得由我亲自动手,我不能让他们死在他人之手。审讯可以当着双方的面进行,但不能带回城中,必须在这两军阵前。刘将军,你意下如何?”
刘田听闻,心中暗自思量,脸上露出犹豫之色。片刻后,他抬眼直视藩王,沉声道:“这是为何?如此要求,是否有其他考量?”藩王神色坦然,解释道:“刘将军,既然是和谈,自然要讲究公平公正,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在两军阵前行刑,双方监督,以示公正。还望将军理解。”刘田思索再三,权衡利弊后,缓缓说道:“好吧,我答应你。若证实他们确为攻打猎影山的元凶,理应伏法,行刑由你来做,但我必须亲眼看到他们人头落地。”藩王点头微笑:“好,一言为定,五日后,在此交割。”
双方商定后,又简单寒暄几句,便各自返回。藩王翻身上马,在护卫簇拥下,疾驰回军营大帐;刘田则望着藩王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随后也策马回城。
回到城中营帐,刘田召集众将,神色凝重道:“藩王今日亲至,就退兵和交出主谋一事与我商谈。此事你们怎么看?会不会暗藏玄机?”众将领纷纷发表看法,有人说:“依我看,藩王要求在两军阵前行刑审讯,或许是怕我们暗中动手脚,故意陷害。如此一来,双方都在,倒也公平,应该不会有大问题。”刘田微微点头,分析道:“话虽如此,但不可不防。藩王心思难测,我们还是要做好万全准备。”于是,众人商议决定,届时安排精锐弓箭手在城墙上隐蔽待命,将四路人马提前埋伏在护城河两侧,伪装得毫无破绽,切不可让敌军察觉我军防范之举,以免引发冲突。
再说藩王这边,回到大营后,他立刻召集将领,询问众人对今日阵前谈判的看法。一时间,营帐内议论纷纷,众人各抒己见。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